• 99艺术网
  • 新闻中心
  • 展览
  • 拍卖
  • 批评观点
  • 专题
  • 人物
  • 机构
  • 社区
  • 往期回顾
    董梦阳

      董梦阳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93~2002成功举办十届中国艺术博览会,是中国艺术博览会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业内影响力最大的艺术博览会。2004年~2005年成功的策划了两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2006至今任艺术北京执行总监,是众多艺术博览会组织者中的领军人物。...个人主页

      4月30日-5月3日艺术北京第七届即将亮相,同一个月内老牌国际艺博会巴塞尔强势登陆香港,任何事情都向国际化靠拢的我们难免在艺博会上也对比下"本土"与"国际"。但2013艺术北京的画廊名单中,海外画廊所占比例依然是与去年持平,整个艺博会也未见大的调整改革。对此,董梦阳回应:我的思路不是往前冲,而是往回走,做品质。

    • 99艺术网:艺术北京选择画廊具体的标准是什么?
    • 董梦阳:具体的标准要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找到有代理机制并且有推动性的的画廊,而不是只存在简单买卖关系的画店;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的门槛会水涨船高,今年有250家画廊申请进入艺术北京,我们从中选出了150家。当我有300家或者500家备选机构的时候,我们选出的画廊品质又会不一样了。今天艺术北京有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完整亚洲",我们离完整亚洲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第一步是完整中国,尽可能把中国好的画廊、好的艺术家呈现在这里,也许这是一个十年的任务。
    董梦阳
    艺术北京
    • 99艺术网:在艺术北京博览会里并存着画廊与拍卖会,这是在国外艺博会不会出现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 董梦阳:在我们国家一级市场的关注度远远不如二级市场,我们希望关注今天关注拍卖的客人能够因此关注到了一级市场,从长远角度看也是利用这些人群带动一级市场的宣传、推广。也许很多人因为关注拍卖而走进了画廊,从而认识了画廊。这是艺术北京所做的推广教育工作,初衷还是为了画廊的长远发展,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们国家的市场发展与西方是相反的,先有拍卖才有画廊然后才有美术馆,这是国情所致。艺术北京是因地制宜利用拍卖的影响力和强势的关注度来提高大家对于画廊的关注。
    • 99艺术网:从2006年第一届艺术北京到现在,您一直在寻找着什么是适合我们本土的艺博会方式对么?
    • 董梦阳:没错,我们国家有占世界1/5的人口,如果所有人都消费艺术可能是全球最大的艺术市场,但现实是我们对艺术的接触与收藏人群非常有限。我现在都不太去看国外的博览会,因为我们不是一个环境无法相比。我知道自己存在着多少弱点可以去改变去提高。从长远来看,我们肯定是先烈,我都没有想到我这一代人就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只是说我们能把这段路走到一条正道,再交给下一代人。有一天我们的艺术家、博览会都是世界级的,但这不是很短暂就能完成的。 more
    艺术北京

  • "不同的环境应该长出不同的东西来,我们真的不应该是长出一个巴塞尔,而是应该长出一个更适合我们国情,大家愿意接受和需求的东西。"
  • "我也知道好的画廊在哪里,但是我真的没有办法去骗他说中国人有钱,你来了一定特别好。这个和有钱没关系,和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和需求有关系。"
  • "我们只能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可能通过艺术北京去培养和教育藏家并且推广画廊,我希望我们一天天更有影响,发出的声音更大,传的更远。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更多的人加盟到这样一个力量中,形成一个更大的合力。"
  • "坦率地讲,每年我都有一些修正自己的东西,但是我一天天更加明白、更加坚定艺术北京要做什么。我只想怎么服务、培养这儿的人群跟艺术有关系,去收藏艺术、爱好艺术,这是我最大的一个目标和理想。"

    国外的东西很容易拿来的,重要的认清哪些东西适合我们,哪些东西不适合我们。在这么一个粗放的、狂热阶段的过去的时候,大家如果没有一个坚持是很难走得很远或者是走成一个品牌的。国外的画廊经营几十年、上百年的都有。我们更需要去学习如何经营理想。艺术北京如果今天不是想着如何为这儿的人们服务,只想着几个外国人的事,我们也会夭折的。more

  • 董梦阳:画廊是一个助推机构,不是一个画店
  • 2012艺术北京后记:定位越来越明确
  • 【视频】董梦阳:"艺术北京"缘何本土化?
  • 【视频】董梦阳:博览会把控好质量是关键
    专题策划:99艺术网 Email:xinwen@99ys.com 新闻热线:010-51374003-809/816/8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01商务楼401室 邮编:100015 99艺术网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文网文[2010]179号 京ICP备09023634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12 北京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