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铁匠铺——蔡德全艺术展
开展时间:2016-05-26
结束时间:2016-06-15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草场地醉库国际文化创意园A2共同艺术中心
策展人:夏可君
参展艺术家:蔡德全
主办单位:共同艺术中心
2016年5月26日,蔡德全携其近两年的作品和新作亮相草场地共同艺术中心,展览以返璞归真的拟原生态形式呈现,将工作室的原样搬到了展厅,营造了独特的艺术氛围。著名艺术家刘炜先生、行为艺术家何云昌、策展人夏可君先生、北京国际设计组委会副主任曾辉先生、中国微电影发展中心主任郑子先生、李奇安艺术馆馆长、共同艺术中心运营总监鲍禹女士、共同艺术中心艺术总监赵轶女士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其中策展人夏可君致辞:我觉得共同艺术中心能够从那么多艺术家中把蔡德全找出来是很了不起几乎是个奇迹,我们把整个铁匠铺搬过来展示在这个时代真的非常特别,因为初次见面的那种铁锈味道及视觉感受给我留下极其深厚印象。那种才艺、那种包浆、在空间的摆放里面又有绘画感、又有雕塑感以及手工感;这种悟性里有他的时间和光阴;有艺术家的手感和气息;它在凝聚普光让我们安静下来,如此束缚又如此雅致,如此日常又如此新颖。
国际设计组组委会曾辉先生致辞:我是无意间遇到蔡小小的作品的,便成为他的粉丝,因为许久没有看到一个艺术家用自己的劳作来完成作品了,蔡德全是云南艺术学院毕业的他和我是同届,从那个时代的艺术情节能够一直坚持到现在仍然纯粹是很不容易的,有一种精神无形中你会觉得敲敲打打之间留下了痕迹,你会感受到一种天然的创造。当我拍“春夏秋冬”钵时,无形中拍出了一种隐含的禅佛的景象,我想这就是艺术所在的魔力吧。当代艺术家刘炜、共同艺术中心艺术总监赵轶、艺术家蔡德全分别为开幕式致辞。开幕式在艺术家蔡德全的“钵鸣”声中正式开启,展览持续开放至6月16日,欢迎感兴趣的观众前来观展。
蔡德全将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铁匠铺”,足以表明艺术家自身对于艺术的某种执着追求。从古代艺术家将自己的名字书写在艺术作品上那一刻开始,艺术家们就把自己的“匠人”地位提高到了文人和精英阶层的位置,并且在今后的一两千年时间里,不断复述着艺术家的精英理念。当艺术的形式上升到纯哲学和心理领域的时候,朴实的艺术形式反而会让人产生最亲切的,返璞归真的感受。在2012年,蔡德全提出了“朴实主义艺术”,所谓朴实主义艺术,提倡的是艺术家必须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注重创作者对于材料和制作过程的亲身体验,艺术应该是思想和现实手作的完美结合,提倡运用传统技艺来实现艺术创意。朴实主义艺术讲求的是实实在在的做事态度,艺术家一定要与现实结合并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创作艺术作品。朴实主义艺术就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合作的结果。同时也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处事平和低调,讲求劳作的快乐,穿布衣种菜蔬,物品尽量重复利用,与民同乐。
蔡德全的艺术实践也真实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锻造作品既具有朴实而高尚的审美情趣,又具有完美的实用功能。受到广大藏家和行业内艺术家的广泛赞誉,声名更是远播全国各地。认同策展人夏可君先生所说“这些器物有时候静静地呆在那里,宛若一幅静物画,就如同莫兰迪的作品,有着画意,只有彻底委身于时光与灰尘,这些打造之物才如此安静,似乎进入了物自身的冥想状态,当代艺术的魅力就在于重新塑造我们的心念。或者进入陈设的雅致摆放中,还可以装饰点缀我们的日常生活。蔡德全的打造法式改变了我们对于雕塑、手工、绘画与装置的区分,打破了物性的边界,使之更为具有可塑性与细微感知的联想。展览现场还可以看到艺术家把自己的铁匠铺整个搬过来了,似乎艺术家要我们与之一道,再次感受到火花四溅的热度,看到他火焰烧红的面孔,触摸到铁器在火焰中蜿蜒的舞蹈。那些锤子,一把把挂在那里,如同琴键,是的,我们应该闭口,让物自身充分说话,让沉黑的器物发出它们既素朴又雅致的卷舌音。据说魏晋时期的文人嵇康也爱打铁,其“萧萧肃肃”的风度与风骨也许由此而来,蔡德全的这些器物也有着自身的风度与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