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当某一种在常规及主流之外的材料被引入到“绘画”的语境之中的时候,首先要起到的是一种敷彩造型的作用,它的视觉关系度、附着度、融合度,以及流动性,便成为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关系。其次,这些被刻意引入绘画关系之中的特殊材料,除非经过周密的研磨、调和之后仅仅保留了其“颜料”意义上的视觉特性之外,大多数的异质材料在进入画面时候还保留了自身的自然属性,具备了这个特征之后,绘画的类型属性便转化成为了综合绘画。其三,在前述的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特定的材料在一个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又可以生发出某种文化属性,由此,绘画便具有了某种程度的观念性表达可能。
旅美艺术家张鹏野的近作,用茶汁来作为材料,绘制在纸质或布面的基底上,其作品的意义解读过程,也可以沿用上述的三个阶段来进行。
首先,在张鹏野运用茶汁绘制画面的过程中,他采取的是抛洒滴漏的方式,颇似波洛克的行动绘画。在此,笔并没有过多地人为地干预画面的最终效果,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所造成的晕化和痕迹对比,以及透明叠加之后所形成的空间关系,这些非人为控制的视觉效果,说明了茶汁作为异质性的绘画材料,其最终所能形成的视觉效果的不可替代性,对于丰富绘画的表现手段和表达空间,是具有极大价值的。
其次,茶汁在进入绘画语境的过程中,并没有认为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式改变其自然属性,也就是说,在作品的绘制过程完成之后,作为“材料”意义上的茶汁的自然反应还在继续,由时间来最终决定作品能走向何处,这是一个带有禅意的过程,经由材料的物理属性在画面中引入了时间的因素,是抽象性绘画语言在逃离了三维空间的束缚之后,又滑向了第四极的时间之维。
其三,茶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象征性意义内涵。小小的茶盅,蕴涵了极其复杂的宇宙观、生命观、时空观,以及社会文化态度。用茶汁来绘制抽象绘画,似乎用一个西方的容器来承载东方的文化内核,这种象征性的方式,其本身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具观念性的意义表达过程。
以上,是为张鹏野作品中,茶作为一种材料,所体现出来的视觉异质性、时间流行性以及文化象征性的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