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马可鲁的绘画 阶段时期二

开幕时间:2016-11-30 08:00:00

开展时间:2016-12-01

结束时间:2016-12-30

展览地址:璘宝轩,上海市中山东二路外滩22号303室

策展人:王笳力

参展艺术家:马可鲁

主办单位:璘宝轩画廊

展览介绍


2016年11月30日,外滩22号璘宝轩画廊隆重推出“马可鲁的绘画” 阶段时期二(2012-2015),这是马可鲁绘画阶段一展览的延续,第一阶段展示了马可鲁70年代“无名画会”时期的风景作品,以及一些创作于1975-2010年间重要的早期抽象代表作。在第二阶段主要展现马可鲁于2012-2015年的创作,作品形式较之早期绘画,更倾于主观化、纯粹化,从内容到理念均呈现出新的面貌和风格。
追溯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马可鲁并没有像其他艺术先行者一样,止步于印象主义、野兽派、表现主义,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让他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出了自己的抽象艺术道路。可以说,马可鲁是中国抽象艺术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个个案。观看马可鲁任何时期的创作,我们都能从中一窥其创作理念及个体状态,而情感要素和生命要素始终是其作品主体。由于长期研习水墨书法,马可鲁在抽象艺术探索过程中,将中国水墨的“书写性”与西方抽象的“绘画性”融会贯通,并从中寻得一种“有机发展”,既不是对自然表象的模拟,也不是对水墨色彩偶发性、随机性的“制造”。马可鲁有一种独特思考自然和处理自然的方式,这里的“自然”更像是一个有机的延伸,而非一种本来状态。由此,马可鲁逐渐步入对抽象艺术更深刻、理性的阐述。
在马可鲁的《黑色心跳》系列中,实际上已经给出了一个答案,抽象艺术家面对传统美学(水墨书法、东方哲思)的当代性诠释,或者说如何对抗以传统的感性思维描写“自然状态”,最终还原一种物质性的自然,绘画对象的自然。画面中随意、突兀、紧密的黑色笔触呈现形而上的简单化,黑点看似粗暴、紊乱、不均匀地排列,其实早被纳入到“制作”和理性的计算之中,意在记录心跳的韵律和节奏感,以及出乎意料的异质和情感干扰,所导致的局部混乱和无序。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节奏,节奏就是生命线。该作基本宣告了马可鲁试图借用书写式的涂写颠覆作画的企图,还原身体命脉——心律,或者说是节奏。
对照马可鲁近作《抽象2015-1985》和1985年作品《得大篇》,马可鲁再次向观众展现出强大的思辨本能,这种本能一直贯穿其四十多年的创作历程,思辨意味着看法、警示、觉悟,作为一个批判型知识分子,马可鲁的绘画带着严肃、稳健、激荡的态度,色块笔触象征力量在凝聚,在运作。当马可鲁不再一味自我否定,就不再过多纠缠于画面本身,甚至绘画这一形式本身。如果说《得大篇》是老庄哲学“大道至简”的物化形式和文本叙事,那么《抽2015-1985》更像是释重后的解脱,而艺术的创造与激情,让马可鲁愈发自信、通畅、灵动。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