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悬浮半空的身躯,母子暂居在一个静谧的小木屋,或是男子与女子两人跌进险峻深渊的场景:都是法比安‧梅洛(生于1981年, 法国)编织而成的动人视觉故事。《拥抱》(étreindre) 是梅洛在香港的第二次个展,显现亲密拥抱的意识形态:与个人、他人、或大自然,彼此亲密交错的已知和未知关系。是次展览展示梅洛近期作品,每幅画作均能显示出梅洛精湛地给合水墨和水彩诉说其内心世界,而身边密切的人,他的妻子和孩子往往成为其灵感泉源。画中的雕塑,将艺术家的荒诞幻想立体呈现。作品看似独立却不可分割,《拥抱》系列每幅作品牵引人们窥探梅洛所创造的宇宙,是紧密地联系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复杂关系,在当下我们人类又如何面对未知、迁变和滑稽。
梅洛毕业于著名的巴黎国立美术学院,2005年获得奖学金,赴中国西安美术学院参与跨文化艺术深造计划,亦为日后自成一套的美学奠下基石。“抵达西安,梅洛随即被邀请钻研中国山水画技法、临摹艺术,而他亦发现了水墨存在无限可能性”[1] 融合东方水墨意念,梅洛创造出反映内心所思所感的画作。这位绘图大师的每幅作品,精细地利用中国山水画技法,融合西方绘图技巧带来新的美学思维、技法与境界。从不吝啬于画上留白,提示观众逐个观察他绘出的图形,个人意识亦随时间于纸上流动。这一系列并列作品中,每一件作品揉合了解剖学的精确与现实主义的奇妙,作品中的二元性呈现出一个吊诡:乍看之下,单色的图像看起来真实无比;但近距离细看之下,观众却被画作的描绘所抽离进入了如梦幻般的领域。的确梅洛受制于当时所被压抑的性格;命运中的不确定性亦因周遭的空白而增强。
传说与现实、保护与揭发等对立的概念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且矛盾,对梅洛的艺术实践和《拥抱》系列而言每一项都是重要的基石。在”她带我飞走” (Elle m’envole, 2016)中,梅洛在虚无的天空中梅洛站在女儿的背后,好像是已经为了堕入裂缝而作好凖备。纵使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但梅洛却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可能,在”鳄鱼” (Crocodile, 2016)中,梅洛与女儿一同身陷安全与危险之间的模糊状态,在错综复杂的创作中,观众象是被带到梅洛光怪陆离的主题里无奈地蹲在一起骑到鳄鱼的背上。荒诞的图像和生物象是对他女儿的安全的一种保护,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避难所,在这些重复的互动和并列的图像中,人的想象得到了开启;梅洛梦境般的世界跨越了现实的界限,提及到与关系有关的概念,例如人会以最大的努力去克制自己对家人作出任何伤害。
在梅洛的作品中,扭曲而又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大自然亦是其创作重要命题。”飞跃者1” (Homme Volent 1, 2016)和”飞跃者2” (Homme Volent 2, 2016),实际是梅洛他本人─穿上翅膀和雀鸟面具,以三个不同角度呈现。”飞跃者1”画中男人所穿的翅膀显然是人体构造,而”飞跃者2”或许是”飞跃者1”的延续─套上满布羽毛的翅膀意味着在精神或是现实上人与动物的隳刺。紧接着这禽类超越的作品是”火烈鸟” (Flamant Rose, 2016) 描绘失去双翼仍张开双臂的梅洛,在天空中飞随大鸟的场景。在表象上,人类是无法抵抗地心吸力,但这作品暗示只能在大自然里获得自由,而我们应该模仿鸟儿般的自在,而不是捕捉它。在《拥抱》系列中,梅洛亦呈现出另一种新的角度─化成碎件放置于地上的雕塑─去窥探这命题。”怀抱片段,父亲与儿子” (Fragments d'une étreinte, père et fils, 2016)呈现一段双臂与身躯扭曲交织的怀抱片段,就如同转变和突破两者间的状态。
《拥抱》系列中对保护、关系和进化等概念的诠释表达出梅洛通过了解、看见及偶尔的想象对世界作出深刻及细微的理解。透过投射自身及身边的事物在创作上,每一件作品包含着独特的个人意识,同时亦汇聚成一个自我与周遭关系的广泛探索;梅洛是他自己的创作中的主角,是无所不知的叙述者,他观察及传递他所身处的环境及精神世界。最后,梅洛为观众提供了一种独特多面的视觉体验─在不影响真实的全景下与他人分享自己对人性的反思和与自然的互动。
法比安‧梅洛作品在国际上广受推崇,曾在不同博物馆和艺术中心举行展览,如法国南特Lieu Unique和纽约绘画中心;亦在澳洲布里斯本UQ 美术馆、法国拉罗谢尔布杂艺术馆和巴黎庞毕度中心等先后参加展览。在2014年,获得了马德里著名的Casa Vélasquez驻村名额并获得Sanofi奖项,而在2010年成为Canson奬的第一位获得者。在2013年,专名学者Kaegan Sparks、杨佳玲博士和的Bertrand Dumas论文中谈论其别树一帜的风格。此外,梅洛的作品也曾记录于多份著名艺术刊物中,包括Art Actuel、Beaux-Arts Magazine 与 Le Monde,并被多个私人与公共收藏罗致,包括巴黎庞比度中心,和Daniel& Florence Guerlain当代艺术基金会。现生活工作于图尔市和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