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将于2017年1月5日推出艺术家夏星同名个展“夏星 XIA XING”。展览将展出3件作品,一件由藏毯拼接而成的装置作品《四六》,以及夏星根据2011和2012年度《新京报》创作的2组油画。
这块4米×6米的装置由几十块解放前的藏毯拼接而成,夏星只为制作工人规定了每块毯子的剪裁尺寸为50×50厘米。颜色与花纹的形式感与完整性在这一尺寸控制下必然遭到破坏,如同社会中规则的制定,完全无视个体性与差异。“界定一件东西,重复它”,夏星在创作中一直用不同的集合来呈现他对社会的观察。看似不具有表现性,实则态度坚决,不避现实。
《新京报》是中国第一个由两个党报(光明日报和南方报业)合作跨地区经营的报纸,是一份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主流纸质媒体。从2004年开始,夏星每年都会选择60张左右新京报上的新闻照片,在画布上临摹。在绘制过程中,夏星只会做很少的技巧处理,只是在同年的图像中采用相同的尺寸。对于颜色的处理,他只用红、黄、蓝三原色机械地覆盖和重复。在内容上,他会根据每年发生的敏感事件来选择一个大概的方向。比如2007年他更关注与儿童有关的题材,2009年关注民间的生活方式,2010年的主题是维权。
本次展览中,2011年的作品延续了对前一年度维权主题的关注,视角转换到“控制和制造这种维权的人,从小商贩到警察,从企事业到打工者,从维权律师到当权者。现实社会的纠纷,都包含在内,生活在这些纷纷扬扬的事件中,凄凄苦苦命运中的土地上。它是中国现在人的生存的索引。”
2012年的主题是十八大,距离夏星开始画《新京报》已经过去了九年。在这期间网络媒体发展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报纸在内的纸媒遭遇最大的困境。夏星谈到“它不可能成为伪善的领头羊”,于是画完2012年,夏星也结束了九年的创作。
部分《新京报》将与油画一同在展览中展出,为图像提供完整的上下文关系。夏星认为他必须要告诉观众这些故事的出处,以及秩序表象下的谎言与真实,亦可算作对于理性良知的唤醒。
艾未未在文章《七年之痒》中这样评价夏星的《新京报》系列作品:“在穿越中国当代艺术的虚伪繁华的废墟之后,今天的艺术,仍然可以是帮助我们正视这个时代的面目和内心的可能。这个时代必然会成为过去,这个时代的羞辱和衰败必然会忠实的存活在这些画面的笔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