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柔和的慢板——赵辉个展

开幕时间:2017-05-01 15:00:00

开展时间:2017-05-01

结束时间:2017-05-31

展览地址:青州宋城艺术馆3展厅

策展人:黄华三

参展艺术家:赵辉

主办单位:青州宋城艺术馆

展览介绍


  缄默之音
  黄华三
  赵辉,是我的老同学。1980年,我们考进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成为同班同学;1984年又一起考进中央美术学院,四年之后我们如长大的鸟各奔东西。2000年以后,我从德国回来,他从美国回来,又聚于北京。各自继续走在绘画的路上,但会常常见面,咖啡闲聊,彼此熟知。
  赵辉是澄静缄默、深居简出之人。熟悉他的人无不认为他是一个极低调的人,低至几乎听不到他的声音。休止符在乐谱中是一个不发声的符号,却是乐曲中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朋友圈是一首乐曲,那么赵辉就是其中的休止符,所以朋友聚会总要叫上他,有他这个无声的音在,友情的旋律才会抑扬顿挫而更显完美。
  赵辉又是思想活跃、情致深远之人。不熟悉他也没看过很多他的作品的人,是不可能知道他的这一方面。他是善于思考、富有情趣的,但不张扬,很谦和,总是做一个好听众。他为人处世的沉默低调妨碍了外界与他内心世界的连接,在很大程度上耽误了外界对他的关注,使他在同学中比许多人慢了几拍。
  读央美时,赵辉在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第一工作室当时由靳尚谊先生主持,其他教师有潘世勋、王征华、杨飞云等名家,以研究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古典主义绘画为主,讲求严谨的造型和精湛的油画技法。在美院四年的学习过程中,赵辉从众多的古典主义大师中找到了自己所相应的大师,如伦勃朗,委拉斯贵支,尤其对伦勃朗的技法颇有研究,这从他早期的绘画作品中可见一斑。后来赵辉旅美数年,其间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无疑对他的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看他近十几年的绘画,风格已从古典主义的样式中剥离出来,题材和形式也多样化,不拘一格,也发挥出他在色彩方面的功力,迥别于第一工作室的其他同学。但是不论写实风格还是抽象表现风格的,一种东西没变,就是作品中依存着典雅理性的古韵之美--这大概是美院第一工作室的传承,而我更相信这是他气质中固有的。
  与很多艺术家不同的是,赵辉不喜欢给自己的绘画定格。他曾不解为何要定格,很快他放下这个不解,觉得去解这个不解没有意义,这并不是一个艺术问题,于是继续他的随心所欲。他的艺术价值取向,使他与名利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好友都感到惋惜,为此常常开导他,但他依然随心所欲。前两年,他又放下了色彩,迷恋于近乎单色的白色绘画探索。"这是冒险,但想挑战白色的可能性。"为什么选择白呢?他说:"缘起对空性的思索和观想。白,在汉文化的含义中与空有关联,想以白色表现真空妙有的境界。"他就是这样一个随性的画家,相由心生,而心不随境迁,一直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越走越深远。
  这次展出的是赵辉近两年的写实风格的油画。画面典雅温情,形象多为少女孩童和马,色调沉稳,隐约透出一丝怀旧情绪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伤。但也不乏超脱现实的那份信马由缰的浪漫情怀。我期待赵辉的下一个展览,或许他会给我们打开另一扇门,欣赏到他的世界的另一面。
  前不久在同学王玉平的画展上看到他画的一幅赵辉肖像,取名《老夫子》。画面传神,名字传意。这就是同学心目中的赵辉。
  注:
  黄华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艺术学院绘画系主任,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
  赵辉简历
  赵辉 
  1964年出生于北京,成长于大连。
  1980-1984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1984-1988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师从靳尚谊、潘世勋、杨飞云等名师。
  1988-1995年任教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
  1995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艺术学院研读。
  1997-2007年作为职业画家往来于美国和中国,创作教学。
  2007年在北京宋庄建立工作室,在北京生活和工作至今。
  多次举办个展和参加联展,作品被多方发表和收藏。油画《生日》被收入《中国当代美术史》(高名潞著)。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