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 杨勇、王叔重、李颜珣三人作品展
开展时间:2025-01-11
结束时间:2025-02-23
展览地点:獭獭画廊
展览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M50 4号楼101
参展艺术家:杨勇、王叔重、李颜珣
主办单位:獭獭画廊
獭獭画廊 Lutra Gallery将于2025年1月11日至2025年2月23日呈现三位艺术家李颜珣、王叔重、杨勇三人作品展,三位艺术家通过各自的创作媒材与方式,呈现了“不周”这一主题的不同面貌。
本次展览名“不周”取自于《山海经》中的“不周山“:在《山海经·大荒北经》里,不周山被提到为一座巍峨的山脉,位于世界的边缘。它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这座山的不完整或断裂;“不周”也可表示事物的无常、不被标签化的人事物、观念解构后的重新架构等等⋯⋯;这些思考,为本次展览艺术家想要探索的方向。
王叔重
「不周」
不周,就是完美。
起首即言完美,是要点出我们实质上做不到完美——这诗意地幻念。当然,完美不等于全部,那些间接的、逃逸的、不明朗的、非正式的、未被界定的……或者逆,逆着来,反过来触及那些似乎不能被摸着的根本。
出自《山海经·大荒西经》的不周山,常被引用——“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一经被用,便也不是不周山了。不周,就不具体了。那就不周,我们都属于被共工怒触折后的不“不周山”。
我这次展出的作品是今年年初至今断断续续在做实验的有关“逃逸”的系列和一幅(二组)较大的《梦境-不周山》。《梦境-不周山》得来自我的梦,落实在绢本上,呈现出四座山合于一大山,也近于逃逸。“逃逸”系列,逐渐有了些数量上的规模,是这些年我泛读德勒兹《千高原》之《根茎》章所想到的形象。当然也是大量阅读了战后西方艺术家如博伊斯、贾科梅蒂诸人,与我此前的中国书画的训练相融合而来,提供一种可能,至少是自我的可能。
我想这就很不周,对自己的不周,也是对观者的不周,所以我选择逃逸。
这次我们三人展,作品本身且不说,只是我们三个人便构成不周,不是平平地说来,希翼的是要有向上突出的力量,即使是暗流也应涌动。
楊勇
「不周」
艺术就是点滴。
美就是𣊬间。
爱就是意义。
李顏珣
「不周」
陶瓷,是山河中多种矿石重组浴火后生成的新物质,从石到瓷是一次质变,是石非石,是山亦非山。陶瓷的泥料、釉料、彩料都是经过多种硅酸盐物质拼配而成,入窑之后,又经历了来自不同温度和烧成气氛等复杂因素的影响,烧制陶瓷是一个控制变化的游戏,在接受窑火洗礼之前一切都是充满了未知,至今人们还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的结果控制,而未知即为“不周”。
在作品中,不周是陶瓷的变数,是控制物质的艺术,是人与山石对话的另一种圆满。选择陶瓷作为我的艺术路径,其中充满着对不周的敬仰和诠释,也经常将这份特殊的情感化作一些表达山水自然的图像和色彩,于是就有了这些所谓的作品。
策展人:郭骐惟
「不周」
如同《山海经》中的不周山,它代表了天地初开时的原始混沌与动荡,然而时间是一直流动的,如今我们也见证了一个充满零碎与重构后的艺术世界。在本次展览《不周》中,艺术家以“不周山”为灵感,通过多维的艺术表现,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方式,通过多种媒介,包括油画、水墨、综合材料和雕塑,将观众带入一个无法被定义的艺术空间。这里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再主流的定义范畴、当然,也没有统一的答案。就像不周山的崩塌所带来的无限可能,每一件作品都在不断地“未完成”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
艺术家介绍
李颜珣 Li Yanxun
1983年生于中国广东潮州,当代陶瓷艺术家,
颜山美术馆、颜山艺术中心创办人。
李颜珣的作品以陶瓷为本位,通过丰富多变的材料和工艺手段,将山水、空间、图像等元素融入作品中,形成了包括图像、造型、雕塑和装置等多品类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陶瓷本位的美学魅力,更表达了当代艺术的深刻思考和精神内涵。
在近20余载光阴中,李颜珣深耕中国陶瓷艺术,系统复原并创新了跨越各时代的陶瓷材料与工艺,构建了涵盖500余种彩料与釉料的独立体系。自2019年起,他的研究跨越景德镇,深入探索古代彩釉如唐三彩与琺华彩的奥秘,不仅复原古法,更突破技术局限,创造近百种新型釉彩,极大地丰富了创作语言,使作品从具象迈向抽象,并应用于雕塑与装置艺术中。
重要展览:
2025年 不周,獭獭画廊,上海
2025年 况味,宝龙艺术中心,上海
2024年 秋水共长天,一条艺术中心,浙江杭州
2024年 油罐玩家艺术节,上海油罐艺术中心,上海
2023年 山界·李颜珣陶瓷作品展,阁瓷博物馆,广东佛山
2023年 回还 |Return and present 你看得到的远方,H Gallery,上海
2021年 色古——李颜珣陶瓷作品展,北京Temple东景缘,北京
2021年 唐现——唐代洛阳唐三彩——当代李颜珣三彩,颜山美术馆,江西景德镇
艺术家介绍
王叔重 Wang Shuzhong
1987年出生于安徽灵璧县,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王叔重的艺术实践,不仅是对传统山水画的致敬与传承,更是对当代艺术边界的勇敢探索与拓展。他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讲述着自然与人文、过去与现在之间的深刻联系。
王叔重巧妙地将古典的山水情怀与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再运用综合材料和自由涂写等创新技法,创作出了一系列既蕴含古意又不失时代感的作品。
个展:
2018年 松见——王叔重画展,上海展览中心,中国上海
群展:
2025年 不周,獭獭画廊,上海
2025年 况味,宝龙艺术中心,上海
2024年 赌物——审美的体验路径,中国上海
2024年 如果世界上的新鲜事物都曾出现,中国上海
2024年 回还展,中国上海
2023年 足下展,中国上海
2017年 海上新力量,中华艺术宫,中国上海
2017年 御风三醉,上海油画雕塑院,中国上海
2014年 上海中青年艺术家作品展,中国上海
艺术博览会:
2023年 第九届巴黎亚洲博览会,法国巴黎
2023年 Ink Asia 水墨艺博,中国香港
2021年 香港典亚艺博及水墨艺博,中国香港
2021年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中国上海
2020年 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中国上海
2019年 香港典亚艺博及水墨艺博,中国香港
编著:
《吴湖帆年谱》《梅景书屋画事》《绿遍池塘草图咏》《吴湖帆文献》《张大千文献图录》《吴湖帆册页精品集》《佞宋词痕》等。
策划:
2023年 回还,H Gallery,中国上海
2021年 独秀——陈巨来的艺术世界大展,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中国北京
2020年 子建习作——一览众山小小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杭州
2018年 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文献展,浙江大学,中国杭州
2017年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上海油画雕塑院,中国上海
**艺术家介绍 **
杨勇 Yang Yong
1979年生于江苏泰兴,毕业于中国油画院,职业画家,现居南京。
多次于国内外举办主题画展及个人巡展,在绘画领域建树颇丰。
杨勇的艺术实践跨越了油画、水墨、竹刻、屏风及扇面等多种媒介,作品风格鲜明,将西方油画的视觉魅力与东方水墨的意境韵味完美融合,凭借独特的色彩处理与构图设计,展现了东西方艺术对话的新面貌。
杨勇的作品,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文化与艺术传统,引领观众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发现艺术的无限可能。色彩斑斓的画面中,生存、梦想与希望交织,让人仿佛品尝到人生中的各种况味——苦涩、甜美、无奈与希望,共鸣自我,共鸣时代,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当代画卷。
个展经历:
2024年 落雨—杨勇作品展宜兴春山gallery,宜兴
2023年 写尽荣华—杨勇作品展上海圣佳艺术空间,上海
2022年 等花开——杨勇作品展杭州眠云居画廊,杭州
2022年 独艳—杨勇作品展,宝龙艺术中心,上海
2020年 最真的梦—杨勇近作沙龙展,眠云居画廊,杭州
2019年 沉醉—杨勇作品展,宝龙艺术中心,上海
2018年 覓·境—杨勇作品展,宝龙艺术中心,上海
2015年 自然天成—杨勇作品展,禾德堂艺术馆,溧阳
2015年 自然而然—杨勇作品展,海上艺术馆,上海
2015年 莫奈的花园—杨勇作品展,独墅湖艺术中心,苏州
2014年 心印雅集—破墨·立彩杨勇现代水墨展,青州
2014年 上彩—杨勇现代山水展,亚洲当代美术馆,福冈,日本
2014年 千秋藏Art Weekend:景观—杨勇近作展,南京
2013年 上色—杨勇艺术作品今日画廊个人画展,北京
2013年 诸子·生成·迷醉—杨勇作品展,诸子艺术馆,南京
2013年 今日艺术汇·杨勇艺术作品巡展,三亚
2013年 迷醉—杨勇个人作品展,北京
2012年 岁月静好—杨勇个人巡展,南通、南京观朴
2006年 爱涛画廊,南京
2002年 南京军旅个人画展,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