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胡晓媛:异路

开幕时间:2025-01-24

开展时间:2025-01-24

结束时间:2025-04-13

展览地点:大馆赛马会艺方一楼

展览地址:香港中環荷李活道10號

策展人:皮力 王姝曼

参展艺术家:胡晓媛

主办单位:大馆当代美术馆

展览介绍


美术馆荣幸宣布全新展览“胡晓媛:异路”将于2025年1月24日开幕。本次展览是艺术家胡晓媛在中国香港的首个美术馆个展,特别呈现七组十二件大馆当代美术馆的全新委约作品。除了展厅内的作品,胡晓媛还为大馆“44平方米”和“55平方米”系列创作了两幅新作,同期在大馆检阅广场展出。

展览“异路”以诗意和视觉方式探讨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尝试呈现个体如何在残破和失能的当代社会中存续与抉择。胡晓媛延续一贯的取材风格,将目光投向社会与生物系统的弃物:城市拆迁后留下的旧钢筋、用过的日常生活器具、干瘪的水果、空洞的蜂巢、风干的昆虫翼,甚至还包括海洋生物的遗骸。在她的艺术观察中,大到城市建筑小到日常器具,亦或个体与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万物,无论有机或无机都有独特的生命轨迹。

胡晓媛将看似毫无关联、失去功能的材料重新摆列、并置和组合,并结合文学和历史,讲述关于进化与命运、变异与放逐、封闭与自由、群居与个体的故事与思考。

其创作有别于中国艺术的常规路径,不在宏大叙事中寻求文化与性别身份的认同,也不以视觉符号表达艺术理念,而是专注于观察和体验日常事物的细微之处,并以近乎偏执的手法予以呈现,这代表了中国艺术创作的又一新方向。

本次展览的一大特色是用“绡”(即生丝)制作的半透明纱幔在展厅中辟出不同的参观路径,透过特制的人造光线及其难以言喻的光线变化,在空间中营造出独特的时空感。绡作为丝绸最原始的形态,柔软、脆弱并透着微光,其美丽而柔软的形态下,隐藏着从蚕取丝的残酷过程。绡所独具的温柔与暴力、完整与残缺、生命与死亡之间的张力,表现出胡晓媛多年来对材料和隐喻的思考。

关于艺术家

胡晓媛(1977年生于中国哈尔滨),现在工作生活在北京。她的创作涵盖装置、录像、雕塑和绘画,以拾得材料和日常经验为创作起点,并在哲学和博物志的阅读及对自我艺术语言的不断打磨中,展开对时间、空间、真实、迁徙与穿行、隐性平等有“存在”的抽象化想象。

胡晓媛近年主要个展:西岸美术馆与庞毕度艺术中心五年合作项目一“沙径”(2022,上海西岸美术馆)、“瓮中沙”(2021,北京公社)。她的作品亦曾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外滩美术馆、香港M 、法国巴黎东京宫、荷兰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英国曼彻斯特华人当代艺术中心、美国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等机构展出。2019年,胡晓媛入围M 首届“希克奖”。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相关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