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奥尔弗斯的倒影

开展时间:2025-04-26

结束时间:2025-06-29

展览地点:瑀空间

展览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北苏州路1040号

参展艺术家:旁滨、唐菱珑、许锦龙、朱剑辰

主办单位:瑀空间

展览介绍


“他推开门,

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迷宫、长廊和电梯的世界。

​铅色的光不是光,​而是地的黑暗。

电子狗无声地从他身边经过。

他往下穿越了许多层楼,

一百,两百,三百层。”

——切·米沃什《奥尔弗斯与欧律狄刻》

瑀空间 ASTRA ART欣然宣布群展《奥尔弗斯的倒影》将于2025年4月26日正式开幕,本次展览汇聚四位当代艺术家——旁滨、唐菱珑、许锦龙与朱剑辰,以多元媒介展开一场关于生成、感知与象征性的共时建构。展览将持续至6月29日。

展览名称借喻古希腊奥尔弗斯的神话意象,暗喻艺术在现实与投影、主体与倒影之间的生成与溃散。正如在唐菱珑的《传导体》亦或是许锦龙的《重力对抗性》中,图像的再生成工作都不再局限于主体之内,而是如“诗”般飘然物外。作品在此成为起点与闪现的灵光,艺术则在抽离的过程中,回归至刹那的闪烁与雨云的飘落之中。

在此语境下,如何反馈外界而形成及时的“像”便成为了艺术家们的重要工作,朱剑辰通过将数字镜像作为混杂的中间地带来试图呈现出一种可视与不可视之间的场域,在以“诗”作为其创作的语言模型下,“后人类”的美学特征应当如何“雇佣”艺术家来为其构建全新的交流序列与镜像机制呢?

而这一切的悬置就如同旁滨笔下的“马”——奥尔弗斯在湖边解构的符号图像不仅仅是倒影的目的,在消失的刹那它便与那湖与水溶而唯一,它从毕达哥拉斯的神格语境降落为了水、火、粒子、基因和数(自在场),艺术在此刻就成为了被困于其中的白马:徘徊、凝视并找寻着。

关于艺术家

旁滨​,1985年生于山西,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旁滨的创作多围绕个人记忆展开,关乎过去与传统。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东方气质,保留了传统美学中的自然精神与意境表达,尝试在当下语境中重新审视传统,通过空间构成与色彩处理等方式,寻求东西方审美角度上的契合点。在绘画过程中,他倾向于捕捉一种不确定性,力图传达出既静谧又荒诞的氛围——一种源自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感受。

个展经历

2017《“嘘”景外之境》, isgo Gallery, 上海;

2015《初心》,莱维艺术空间,北京;

2010《童年照相本》,洋红Artspace&Gallery,北京。

近期群展

2024 《梵境新辉》,梵境里美术馆,忻州;

2024 《宁波当代国际画廊周》,时尚创意产业园,宁波;

2024 《无法归类》, 新桥美术馆, 上海;

2024 《在》, 无二空间, 苏州;

2023 《艺术厦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厦门;

2023 《万物生长》,LY Gallery,深圳;

2022 《隐匿之境》,北极熊画廊, 北京;

2022 《盛夏光年》, 满京华美术馆, 深圳;

2021 《“艺术发现”青年艺术推荐展》,利星行艺术中心, 北京;

2021 《破冰艺术计划》,鲁迅美术学院, 沈阳;

2020《再造风景》,isgo Gallery, 北京;

2020《识别码》,“虚室合舍”艺术中心, 北京;

2019《青年艺术100》,嘉德艺术中心, 北京;

2018《约翰莫尔绘画奖作品展》,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上海。

唐菱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独立艺术家。生活于日本茨城県与中国珠海。常用作品媒介有行为,录像,坦培拉与干壁画。常年探索于在地社会介入与神秘学仪式之间的关系。秉持神秘与秘仪并不是远离日常生活的彼岸哲学,而是日常生活与仪式神秘紧密交织,这样的核心概念展开创作。有别于过往灵知主义艺术家的向内探索道路,主张外显的,日常生活化的神秘探索。在古典材料和语言中剥除具体的符号和象征,还原一种尚未有特定语意描述的神秘氛围。

个展经历

2024《遍在的线索》,广州画廊,广州;

2021 《爱人的面容》,广州画廊;

2021 《超级火焰大龙卷》,须臾欢忭;

2017 个展《雷电与寰首结》(2018年该展览刊登ArtAsiaPacific),观察社。

近期展览

2024 《枕边人》,新艺空间,广州;

2024 《捕猎灵晕》,DOSE画廊,上海;

2023 《细胞·芭比与顽石》,三艺术空间;

2022 《控制与被控制》,厚山艺术;

2020 《心灵大峡谷》,妙有艺术;

2020 《Knock Knock》,广州画廊;

2019 《大火宅》,悦美术馆;

2017 《我的秘密生活》,南锣鼓巷戏剧节。

作品收藏

2017 作品《门 门 门》收藏于金杜艺术中心(kwm艺术中心)

许锦龙​,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目前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 科学+艺术联合实验室成员。他擅长将电子科技与观念艺术以及公共艺术装置结合,作品形式涉及机械互动装置以及新媒体装置艺术。他的作品主要以“日常生活”为出发点,通过以微观视角思考生活现状。

个展经历

2024 光明美术馆大型个展“≠”;

2019《助产室》。

近期群展

2025 《问题的问题》;

2024 《新疆双年展》;

2024 《人机合一:机器人艺术时代》;

2023 《问题演绎》;

2022 《家屋/邻人与再现的叙事》;

2022 《LONDON DESIGN FESTIVAL 伦敦艺术设计》;

2022 《威尼斯元宇宙艺术》;

2021 《在河之洲-时间之河-2021湾区当代艺术联展》;

2021 《牧云37℃》;

2021 《异境之间》;

2017 《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

2017 《迹象——2017第二届广东当代雕塑邀请展》。

朱剑辰​,毕业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他的创作着眼于生命、技术和环境的互文关系,打破科学主义与超验领域的边界,并向瞬息万变的后人类时代下的我们发起提问。他善于将神话体系、分子生物学与哲学观念相互映射,创造出新的图像及观念可能。他以基因为灵感的作品系列“转译天显/Transenlight”获得广泛关注。他的创作目前以影像和装置为主,也涉及综合材料绘画。

近期展览

2024 《面向未来的观看》,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厦门;

2023《面向未来的观看》,北京国际摄影周,北京;

2023《亚洲青年艺术展》,亚洲青年领袖论坛,广州;

2023《万境共生》,TANK油罐艺术中心,上海;

2022《“艺能永续”公共艺术展》,深圳国际低碳城,深圳;

2022《共生世界》,济南国际双年展,济南;

2022《万籁之寂》,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CCA lab特别板块,深圳;

2022《骞玺之城》,THE SILØS大筒仓,深圳;

2022《数字漫游》,CHAO艺术中心 APENFT基金会,北京;

2022《第二人生:图像丛林》,APENFT基金会,元宇宙Crytovoxel;

2021《后虚拟时代 APENFT基金会NFT作品展》,国家会议中心,北京。

瑀空间

瑀空间 ASTRA ART 致力于构建艺术家、评论家、收藏家之间的桥梁,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现当代艺术鉴赏与交流的平台。我们探索当代艺术的创新可能性,积极引入国际现当代艺术作品,同时关注本土的当代艺术发展,助力艺术家的职业成长,推动更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进入观者视野。

瑀空间 ASTRA ART 的执行团队汇集了在高定珠宝行业和欧洲艺术基金及投资基金领域均具有深厚背景的专家,致力于搭建一个现当代艺术精品的收藏平台。团队为全球的收藏家提供服务,并以国际化的视野,协助藏家定制个性化的艺术投资策略。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