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毕加索大展3月登陆香港M+!

来源:MPlus博物馆 2025-02-07

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

毕加索──与亚洲对话

特别展览3月15日开幕!

​60+​毕加索作品

​80+​亚洲艺术家作品

展开跨越文化和时代的对话,

呈献毕加索历久弥新的影响力。

巴勃罗·毕加索 《多拉.玛尔肖像》,1937年,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25,图片:© GrandPalaisRmn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 Mathieu Rabeau

田名网敬一《毕加索〈母子像〉之悦乐118号》,2020/2021年,由NANZUKA借出,尚待完成收藏程序,© 田名网敬一

巴勃罗·毕加索​(1881年生于西班牙,1973年卒于法国)以其人其作令全球为之风靡。身为二十世纪的传奇人物,毕加索的影响远至西方以外地区。

M+全新特别展览​“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毕加索──与亚洲对话”​是十多年来首个在香港举办的大型毕加索展览,由​M+​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共同主办。展览将呈献这位西班牙艺术大师的六十多件杰作,以及M+藏品中逾八十件亚洲艺术家的作品。

巴勃罗·毕加索 《海边的人像》,1931年,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25,图片:© GrandPalaisRmn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 Mathieu Rabeau

冯国东 《身体》 ,1978年 ,M+,香港 ,© 冯兮 ,图片由M+提供

毕加索或许是现代艺术史上最遐迩闻名的艺术家,但透过当代亚洲视角、摆脱西方的观点来审视其艺术,是前所未有之举。展览将引领观众探索毕加索深远的影响力,并探讨现今世代成为艺术家的意义。

展期:​ 2025年3月15日至7月13日

地点:​ M+西展厅

策展人: M+艺术总监及总策展人郑道炼、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研究员法兰索瓦·达罗共同策划,并由M+藏品策展人陈欣怡协力。

四大原型 ​

​“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毕加索──与亚洲对话”​以艺术家的四个原型展开,归纳出毕加索为何被视为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

巴勃罗·毕加索 《杂技演员》,1930年 ,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 © Succession Picasso 2025,图片:© GrandPalaisRmn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 Adrien Didierjean

野口勇 《奇鸟》,1945/1971年,M+,香港,© The Isamu Noguchi Foundation and Garden Museum, New York / ARS,摄影:梁誉聪,图片由M+提供

也许相比其他人,毕加索更能代表我们眼中的艺术家──是天才、局外人、魔法师,也是学徒。由于这些原型历久不衰,我们可从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家的对话中,窥见人们对当今艺术家的期望和设想。

第一原型

天才

毕加索年轻时已展露非凡才华,他也因此奠定名声。毕加索很了解被称为天才的威力,并经常在作品中刻意把自己塑造成拥有超乎常人之能力的神话人物。

尽管取得巨大成功,但毕加索直至晚年仍不断创作和实验,仿佛要以此印证取之不竭的才华。

巴勃罗·毕加索,《盲眼牛头怪于星夜由玛丽.泰蕾丝和鸽子引路》,1934至1935年,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25,图片:© GrandPalaisRmn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 Mathieu Rabeau

芥川(间所)纱织,《守泉神》,1954年,© Saori Akutagawa,鸣谢NUKAGA GALLERY,图片由M+提供

第二原型

局外人

艺术家有时会游走于主流边缘,以局外人的角色挑战社会规范。在其创作生涯中,毕加索大都在反抗固有的艺术传统和风格,并选择描绘社会边缘人物。

巴勃罗·毕加索《男子肖像》,1902至1903年,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25,图片:© GrandPalaisRmn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 Mathieu Rabeau

陈福善《荣华富贵》,1969年,由陈福善信托借出,尚待完成收藏程序,© 陈福善信托,图片由汉雅轩提供

他其后成为立体主义始创人之一,掀起一场颠覆具象绘画的艺术运动。他也在创作中采用其他文化和艺术传统,尤其非洲艺术。就算被拒绝或招致批评,毕加索仍不懈改变自身的风格。

巴勃罗·毕加索 《圣心教堂》,1909年-1910年 ,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25,图片:© GrandPalaisRmn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 Mathieu Rabeau

陈福善《立体海鱼图》,1959年,由陈福善信托借出,尚待完成收藏程序,© 陈福善信托,图片由汉雅轩提供

第三原型

魔法师

除了身边人,毕加索最喜欢的题材便是自己的私人和家居空间。就像擅长点石成金的魔法师,毕加索能把寻常的场景和对象转化成非凡的艺术作品。他曾说:“绘画是另一种形式的日记。” ​

巴勃罗·毕加索 《台座下的大静物》,1931年 ,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25,图片:© GrandPalaisRmn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 Mathieu Rabeau

巴勃罗·毕加索 《山羊头颅、瓶子和蜡烛》,1951-1953年 ,巴黎国立毕加索艺术馆,© Succession Picasso 2025,图片:© GrandPalaisRmn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 Mathieu Rabeau

这种想法也体现在其雕塑作品中。他后期学习陶艺,创作了很多天马行空的碟子、花瓶和小雕像。把毕加索的静物画和人像,与当代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作品并置,当可一睹他们在作品中施展的法术,同时反映我们往往渴望从日常中发现新奇。

第四原型

学徒

毕加索经常向前辈艺术家及创作人学习和借鉴,从他们身上汲取灵感,尝试以一己之道与其一较高下。此部分展出的毕加索作品广涉西方艺术史的不同时期和风格。毕加索总是刻意以某种方式对待历史,要么单纯地参照特定类型,要么重新演绎经典,又或是在同一作品中融汇不同风格。正是那个潜藏在毕加索身上的学徒身分,成就了他今天的经典形象:一个渴求学习和实验、最终超越前人的艺术大师。

Pablo Picasso 'Massacre in Korea', 1951 ,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 © Succession Picasso 2025 , Image: © GrandPalaisRmn (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 Mathieu Rabeau ​

​“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毕加索──与亚洲对话”​由M+与法国五月艺术节联合呈献,亦是2025年法国五月艺术节之开幕节目。展览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冠名赞助,主要赞助包括汇丰、国泰、中渝置地及安达人寿,亦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辖下文化艺术盛事基金资助。

同场加映

李明维:如沙的格尔尼卡 ​

李明维,《如沙的格尔尼卡》,2006年至今,台北市立美术馆“李明维与他的关系:参与的艺术”展览现场,2015年,图片由台北市立美术馆提供 ​

M+将于展演空间呈献​“李明维:如沙的格尔尼卡”​,展出大型装置并举行展演。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出经典反战之作《格尔尼卡》,艺术家李明维以此为出发点,利用沙粒这种象征无常和不稳定的物料来重现该画作。临近展览尾声,将会上演一场现场展演,邀请观众在沙画上行走。


票务详情

“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毕加索──与亚洲对话”特别展览门票(含标准展)

可参观M+特别展览“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毕加索──与亚洲对话”及所有标准门票展览。

正价:港币240元   | 特惠:港币120元

特惠门票适用于全日制学生、7至11岁儿童、60岁或以上长者、残疾人士。6岁或以下无需购票。

“香港赛马会呈献系列:毕加索──与亚洲对话”大小同乐套票(含标准展)

一位成人及一位小童:港币300元
两位成人及一位小童:港币480元

开售时间

M+毕加索特别展览门票将于2025年1月23日在各大线上票务平台公开发售。

官方票务平台

携程旅行、Klook客路、飞猪旅行、购票通、香港中国旅行社、KKDay  

M+现场可购买门票,支持电子支付。

M+会员礼遇

想优先及免费参观M+特别展览?成为M+年费会员及赞助人将获邀参与独家预展,并获特别展览免费入场礼券3张。

正价:港币600元/年   | 学生及长者*:港币300元 /年

开放时间

星期一:休馆
星期二至四及周末: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五:上午10时至晚上10时

交通资讯

香港高铁西九龙站

  • J1出口:乘坐巴士或小巴前往西九文化区:专线小巴CX1
  • M出口:经圆方前往西九文化区,路程需时约十五分钟

地铁九龙站
C1或D1出口:跟从路标指示步行前往

地铁柯士甸站
D2出口:乘坐巴士或CX1小巴前往西九文化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