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事故·故事”2014锤子艺术空间主题沙龙第伍回

开幕时间:2014-07-05 19:30:00

开展时间:2014-07-05

结束时间:2014-07-15

展览地址:重庆市九龙坡区滩子口100号5楼 重庆锤子艺术空间

策展人:王志伟

参展艺术家:陈跃聪,陈新益,罗超琼,么子小组,石旭

展览介绍


当杜尚将《泉》置于美术馆的时候,这个事件就在当时成为一个艺术事故,这样的“事故”被作为现象来看待,具有其当下性;而要成为故事,则需要历史的沉淀。虽然二者都有对于事件、现象的描述:杜尚将小便池放到美术馆,而且都有对于事件的评价性在其中,也就是说,我们对基本的事件、现象给予其意义。只是,前者关涉当下,后者则关涉历史。

本次展览邀请的这几位艺术家从历史和当下的角度去探讨事件,有的表述了故事,有的在我们看来被称为事故。

陈新益没有去表现事故或故事,但是他却在画面中表现出了事故或故事发生之后的现场。画面中的隧道里突兀的三腿老板椅和浴室内冰冷的几何形体,这种无逻辑的组合排除对于事故和故事的描述,这种对事故和故事的抽离,从而使观者进行形而上的思考。

陈跃聪有意识的回应了一个当代艺术史中最有标志性、最经典的一个故事——杜尚的《泉》。不同的是杜尚的用了一个现成品,而陈跃聪则制造了一个现成品。《泉》在美术馆里边除了是件作品还指的是一个小便池,陈跃聪的作品是艺术品,却不是豆腐。

罗超琼四年来无所次的往返于自己的住所和盲童学校之间,她试图通过这种接触去了解、体验不同于她的另一个经验世界。这种不同经验的碰撞产生出了《听说》这件作品。在这件作品中罗超琼以有着视觉感知能力的普通人的身份对盲童说出不同的词汇,盲童的回答则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所经验的世界。

“么子”是重庆方言,一般是指对于别人所做事情的询问甚至是质疑。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艺术家都曾经在重庆生活过,都知道“么子”的意思。邓荣、杨磊、朱奎、张昊四位川美毕业的艺术家就组成了一个艺术小组,叫“么子小组”。这个小组的命名说明,按他们的理想来说,他们是想尽量把事情弄个明白,再表个态。中国人评价一个人,常说这个人明事理,那这个人至少有很多“么子”的疑问。

邓荣在对他自己的作品解读中说,这些照片的形象远看像“是一尊佛,我觉得这是自然的音律。是一种图腾。在不确定中又带着一些规律”。在看清楚自然向人们感官呈现的是什么之后,邓荣在自然的背后,看见的是隐喻,人类曾经带着宗教感去感知的这个世界。

杨磊的摄影《时光逝去的身影》系列,讲述了我们所具有的时间意识,在这个物理世界的存在与不存在,“生老病死”是一个生命所要经历的过程,在这个世界走一遭。在这个世界走一遭之后,虽然我们经历很多事故,听过很多故事,也讲过很多故事。

朱奎没有有“牛头马面”的装饰出现在自己的照片中,但是却换成了另外动物的形象。这样的形象出现在了有着历史标语和有年代感的废弃工厂。昨天的事故,变成今天的故事。

艺术本身就是艺术家设计的一个骗局,任何解读都会在一开始就严重受阻。拒绝过分解读与过分阐述,正如张昊的作品《加载失败》。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地以旁观者的态度去审视和质疑艺术作品的观众与评论者。

石旭将社会里对城市建设有着贡献的群体,如建筑工人的形象表现在作品里,这里有这个群体的故事,甚至是事故。我们常说事故,很大一部分是指工业事故。我们来表现这个题材,如果仅仅只是说说他们的故事的话,有可能道听途说。事故,就是现实感。这牵涉到我们对于此的评价。

故事是现成的,它可以是属于既成的描述的知识体系,但是,作为有着主体性的个体来说,艺术家可以去“怎样”讲述故事。而事故,则更多地于我们息息相关,它是关涉当下的。现在的事故可能成为将来的故事,而讲述故事也可能成为事故。我们何必去在意先有故事还是事故,重要的是过程以及对于事故和故事的评价。

王志伟

2014年7月2日于重庆大学城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