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视而不见——鲁美6人展

开幕时间:2015-08-15 15:00:00

开展时间:2015-08-15

结束时间:2015-09-10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98艺术区陶瓷三街

策展人:王炜

参展艺术家:李鹏鹏,金福泰,马博,张鸿禹,宋健男,李琳琳

展览介绍


在艺术界,提到“学院”,一般意味着专业和正统,却也往往令人联想到“保守”二字,似乎与前卫和当代没有关联。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国从事当代艺术的人,无论成功与否,大都有着或深或浅的学院背景,是否存在一个学院绘画的标准?这在以往似乎不是问题,无论从题材的社会属性,还是写实传统的技术层面,都大抵如此,然而今天,这一切正在发生悄然的变化。

事实上,学院从未与当代或前卫撇清关系。今天,当代艺术的崛起与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学院的教学走向。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学院固然有自己的准则,亦不可能置身事外,对艺术潮流的发展视而不见。而时下咨讯的发达和艺术标准的日趋多样化,也使得学院逐渐弱化了原有的神秘感和权威性,教学中的当代元素日渐增多,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艺术指向和表达方法。同时,当今艺术交流渠道的畅通和展示平台的多样化,也为学生创作的个性化提供了保障。学院变得更加具有开放性,或许可以说学院体系正经历着一次蜕变。

近几年来,在金融危机、反腐风暴、以及楼市与股市的喧嚣之下,艺术市场正经历着震荡。与此同时,中国当代艺术也面临着一个发展的节点。70后已站稳脚跟、80后开始发力、90后也已登场亮相,开始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实际上,对于艺术家年龄的断代划分始于评论界对70后艺术节的整体推介,当时旨在区别70后与前代艺术家在创作思维上的差别。今天看来这个判断是准确的,自70后伊始,强调个人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已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流趋势。70后在无意之间成为当代艺术创作方式的分水岭。相对而言,60前的几代艺术家在创作题材上,往往比较重视社会生活、政治批判、怀旧等等。表达方式倾向于,强调技术性和固有的绘画语言。而以7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艺术家,则更重视个人化的内在体验,因而题材更加广泛,表达方式和艺术语言的运用也更加自由,且经常游走于具象与抽象.写实与表现的边缘,作品往往个性鲜明却又难以界定,很难用以往的标准将其归纳为具体的画派。然而,这种不确定性反而使中国的当代艺术显得生机勃勃,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艺术形态。

此次参展的六位艺术家均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分别为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年龄跨越70后、80后、90后,三个阶段。

马博属于70后艺术家,研究生毕业于鲁美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他近期的创作试图诠释画面形式、机械美感和暴力美学之间的关系。他迷恋制作精美的航空器、特别是空战武器,陶醉于它们呈现出的,高技术制造所带来的视觉美感中不能自拔,重视将画面的形式感、单纯的色块与飞机表面的光滑质感融为一体。与此同时,他清楚的了解武器华丽表面背后内在的暴力本质,他在机械的理性与暴力的激情中纠结,力图探究人类迷恋于歌颂暴力背后的深层原因。

李鹏鹏和金福泰同属80后,鲁美油画系研究生毕业。

李鹏鹏是80后中难得一见的技术性艺术家,同时又有着很强的思辨能力。他在作品中不断质疑乃至否定自己娴熟技巧的同时,还表达了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他将奥威尔与赫胥黎两者,对于未来人类生存状态的设想与现实生活相融合,并在融合的过程当中不断思考当下社会环境中个体的价值与立场。

金福泰本人沉默寡言,可谓人如其画。他的作品看上去色彩干净漂亮,却自始至终给人一种内敛、克制、甚至是压抑的感觉。熊猫形象系列的作品表达了,对身份认知的内在焦虑,而《偏执的愉悦》系列则隐约流露出一种强迫症与克制的情欲。貌似平淡的描绘与刻画背后,体现出内在的紧张感。

张鸿禹、李琳琳与宋剑南同为90后,先后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综合材料系与油画系本科。

张鸿禹的作品着眼于对绘画材料语言的拓展性探索,重视画面形式语汇与个人情感之间关系的把控,在娴熟的运用形式语言的同时,始终在抽象具象表达之间犹豫徘徊,不时的回归具象,经常在抽象表现中透露些许具象的信息,这种游移不定恰恰体现出90后艺术家艺术趣味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李琳琳几乎完全凭感觉作画,有时她的作画过程想井喷一样难以控制,经常画到筋疲力尽,她在作品中恣意妄为的宣泄与倾述情感,欢乐与痛苦皆一目了然。绘画过程之于她更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艺术,这使得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表现性特征。然而她的又作品往往记录了非常具体的个人体验,关乎情感、性别、身份、施虐与被虐等等的复杂感觉,她自我、外向、无所顾忌的同时却又极度自卑,90后个性的复杂性在她的作品中一览无余。

宋剑南的个性属于典型的外表冷漠而内心狂热,他在作品中试图通过对人体躯干的极限化处理与表现,来强调肉体和精神在现实中被挤压、被扭曲、被异化的状态。《异物》这个系列中表达的并分具体的人物躯干,他画面中的人物已经失去了个体的基本体征,成为名副其实的"异物"。

总体看来,这几位艺术极家已经或正在形成个人化的艺术形成,但仍然存在变化和发展的可能性,过早的的成熟未必对艺术家是件好事。他们的创作游离在学院与社会、派别和主义的边缘,在绘画表现语言以近乎穷尽的今天,这或许是一个找到自我的切实可行的良好状态,期待着他们在未来有更为上佳的表现。

赵明

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工作室主任导师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