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空白之影——熊宇个展

开幕时间:2015-10-10 15:00:00

开展时间:2015-10-10

结束时间:2015-11-03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商务园B36-B座1层Hi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熊宇

展览介绍


《关于绘画》

绘画总是以痕迹的形式留下画面,而痕迹的产生往往具有不同的技术背景,比如直接的描绘,或者间接的使用媒介物转化产生,再或者使用特定器物使痕迹不确定的产生。不过不管创作的方式如何,手段如何,从事视觉绘画的艺术家,每个人都可能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人类进行绘画创作的原始动力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为什么绘画。其实我们每个人在面对艺术作品的时候都会有自己偏好,这种偏好会决定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样或者那样的作品。如果我们回到人类最初的传递信息,以及情感表达的诉求,我们会发现绘画是人类最基础的一种表现手段。

人类的表现手段有很多种,比如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等。从有人类开始,人们就尝试用多种的手段进行沟通和交流,声音的方式,肢体语言,利用色彩以及形象。站在这种角度上,语言就会形成,比如说我们会发声,使用发声这样的语言,还有就是文字这样的语言,也包括听觉的音乐这样的语言,一种图像,包括肢体语言。通过这几种方式进行一种传递。

最早的绘画实际上具有语言传递的功能,传递某种信息,记录某些事件,其实这个时期的绘画与我们今天经常提到的古文化中的史诗或者历史书籍文献是一个概念,这个时候绘画是一种图像语言的记录是另一种视觉文字的表达,是图像的表达或者说图像的记录,这里的绘画跟文字的记录和文字的表达是相辅相成的,具有强烈的叙事的特征,这种叙事性后来一直成为绘画的一种主要特征。

但人们在面对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绘画作品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绘画中某些独特存在的东西,有些东西会莫名的打动我们,艺术作品会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会莫名的让一个观看者受到某种情绪的感染和冲击,这种感染和冲击很多时候并没有办法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也没有办法用一个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它,要想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上的冲击,以及为什么会使人产生这样刺激的情绪,也许可以有很多科学的解释方法,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来自于艺术品的感染力只是存在于自己的记忆当中。

历史上人类曾经以无比热情的再现外界的客观自然,甚至到今天这种热情在很多艺术家的身上依然存在。如果我们今天打开一本植物百科全书,我们会惊叹于这世界上所知道的植物的数量。如果仔细地看每一株植物,看它的叶子,看它的花,看它的种子,看它在百科全书上呈现的图像,人们会惊叹于这些植物之美,惊叹于这些自然形象的奇妙,更加会感叹于造物主的伟大,当我们用显微镜把植物的叶片放大百倍、千倍以后,这个时候可以在图像上看到无数的细节,无数具有美感的东西,图案,色彩,韵律,形态,结构。这个时候我们会想起康德,他曾经提到任何的艺术品都没有办法超越自然现实,在自然面前,在自然奇观和大自然面前,任何艺术品都显得非常的苍白。在他的概念里面,艺术家是审美经验的提供者,审美经验的对象是主人,而艺术家则是仆人。就像黑格尔说的一样,仆人能够操纵和控制主人,但是仆人依然还是仆人。在这样的观点之下艺术家对于自然的崇拜便变得非常的具有意义。

然而绘画并不只是可以抱着崇拜去再现伟大的自然美景,它还可以传达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可以传达内心之物,而图像有时只是一种呈现在外的形象。绘画和摄影不同,摄影是通过镜头精确的感知和再现客观的整个世界,把光能够呈现给我们眼睛的所有东西都收入感光的底片。但是绘画不一样,绘画能描绘的是眼睛所看不到的东西,事实上很多东西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并描绘出来,绘画就是这样的一种艺术。

图像是一种视觉的传递,有着非常情绪化的一面,其实上这种情绪的产生源于视觉的一种微妙的阅读。如果我们耐心地观看每一件东西,我们会发现任何一件东西,它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我们持续的用眼睛读下去我们会发现它有自己的精神,有自己的故事。在这种观察基础上的绘画实际上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的叙述性。

随着叙事性在绘画中的发展,平面的二维空间在面对真实的三维空间的时候,面对世界中真实存在的时间跨度的时候,人们往往会用碎片化的图像方式来叙述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碎片化的场景是视觉艺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段,比方类似剪贴的创作方式,通过剪贴与拼接,艺术家把不同的视觉元素拼接到一起,只不过拼接这种做法省去了艺术家绘画的一个过程。碎片化的场景自身具有很强的叙事性,人们的肉眼会随着画面中的元素而移动,随着时间观看视觉作品的时间越长,人们所能感知的信息也就越丰富。绘画是人类的一种视觉语言,而语言本身就带有某一种叙事性,只是这种平面的视觉叙述是跟文学和电影它有着非常大的一种区别。

叙事性实际上是绘画中最有可能被别人所接收的部分,比如小孩看见一张画会问,这张画画了什么,成年人也会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试图解释画面背后的逻辑。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分析画面中的视角,分析图像元素背后的语言含义。“符号”这个概念就会在这种阅读习惯之下应运而生。画面中的指示性“符号”类似于道路上的标示,会提供给观者一种线索。这些符号元素也会成为画面叙事性的元素。画面元素越多,画面叙事性也会越强。而元素之间的关联则影响了叙事性的走向和关系,即元素之间的关系会决定画面中的叙事主题。当人们看到画面的同时,画面在观者的内心再一次被描绘。因此写实绘画很容易被理解,因为其描绘的对象都是多数人可经验并理解,所以其叙事性在多数人那里都能呈现出来。而涂鸦的作品“符号”往往经验来源于作者自身因此很难获得他人经验的共鸣。因此画面中出现的元素越多就越能被组织为充实的故事,更加容易被大众理解,而某些象征性的“符号”则受制于观者的历史文化背景,比如像“梦露”或者“可乐”,一些宗教符号也是如此,比如佛教中菩萨的手势便有明确的含义。

熊宇

2015年6月于川大江安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