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周啸虎:我与博伊斯

开展时间:2019-12-12

结束时间:2020-03-15

展览地址:昊美术馆(上海)丨上海市祖冲之路2277弄1号

策展人:杜曦云

参展艺术家:周啸虎

主办单位:昊美术馆(上海)

展览介绍


  昊美术馆荣幸的宣布,持续性项目“我与博伊斯”将于2019年12月12日于昊美术馆(上海)2层展厅开展,此项目每4个月邀请一位艺术家用作品的形式与馆藏的博伊斯展览进行对话,並在博依斯展区以“展中展”的形式展出。项目由策展人杜曦云主持。
  1986年1月23日,在纸媒时代频繁挑动热议的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在德国阖然逝去。当时的中国大陆,正值全民热切寻求文化启蒙的阶段。在美术界,“85新潮美术”方兴未艾,劳申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的展览在两个月前刚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前卫青年们被“现成品”可以成为艺术品这样的理念和范例所鼓舞。但那时,很少有人知道博伊斯,也不知道博伊斯倡导了一种摆脱艺术对视觉效果的依赖的可能性以及方法。从90年代初期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开始了解博伊斯,将其接纳为当代艺术中的基石,并且自觉地以他所提倡的方式作为个人创作的出发点。
  博伊斯“人人都是艺术家”、“社会雕塑”等理念和很多突破常规的行动,在二战后百废待兴的欧洲,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激发每个人的激情和创造力,通过具体行动来改造社会。这些理念和行动,对中国艺术家也有相当大的鼓舞。博伊斯的“以艺术的名义和方式直接介入社会”,很容易被中国艺术家理解和接受。尤其,博伊斯曾说:“艺术要生存下去,也只有向上和神和天使,向下和动物和土地连结为一体时,才可能有出路。”这种先知式的话语,放在环境危机、文明冲突、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加速发展的当代,更加意味深长、回响悠悠。
  昊美术馆于2018年举办的大展“见者的书信:约瑟夫·博伊斯×白南准”,引发公众的热烈关注和讨论。其后,作为昊美术馆馆藏的数百件博伊斯作品(雕塑、绘画、装置、影像、文献等)经由展览“约瑟夫·博伊斯”长期供公众与学者观看和研究。
  在此基础上,昊美术馆推出持续性项目“我与博伊斯”, 此项目每4个月邀请一位艺术家用作品的形式与馆藏的博伊斯作品进行对话,并在博依斯展区以“展中展”的形式展出。项目由策展人杜曦云主持,邀请在“介入社会”等方面有持续表达的艺术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触摸和博伊斯的丰富关系,在求同存异中再次激活彼此的文化能量。
  “我与博伊斯”的首个展览将于2019年12月12日于昊美术馆(上海)2层展厅开展,邀请艺术家周啸虎和他的作品《侦探计划-追尾实训》与博伊斯展开对话。同时,该作品亦由艺术家捐赠作为昊美术馆的馆藏,在此,昊美术馆向周啸虎先生致以诚挚感谢。
  信息互噬的逻辑
  周啸虎在2008年8月实施的《侦探计划-追尾实训》,是一个预谋好的监控测试。在分别签订合同并付费后,来自10家私人侦探公司的10位调查人员,在雇主周啸虎设计的游戏规则中忙碌起来。每位调查人员认真的调查、跟踪雇主指定的人,却不知自己也正被调查、跟踪着。只有不断收到他们调查报告并在现场俯视着他们的雇主本人,知道这是个循环互噬的信息圈:每个人在窥探和采集着别人的信息,又被其他人窥探和采集着。
  《侦探计划-追尾实训》在人流密集的商厦和地铁站中实施。根据事先签订的合同,10位忙碌的调查人员们,依他们的调查能力获得相应的薪酬。艺术家周啸虎把完整的行动过程经过美学转化后,置入美术馆这个专供观看和反思的空间中,可以启动一系列的追问:个人信息在不公开的情况下,通过哪些渠道和方法可以得到?当事人发觉被私人侦探公司调查、跟踪时的反应会是什么?当事人的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公示出来时,引发的后果会是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调查者同时也是被调查者时,当调查者发现自己也是被调查者时,当众人都知道自己既是调查者又是被调查者时,以上的这些问题又会发生哪些微妙的变化……
  时过境迁,《侦探计划-追尾实训》实施时的技术已成往事,但它叩问的情境逻辑和所涉问题,在摄像头、人脸识别、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已生成新的日常生活的当下,可能正逢其时。当然,也可能被新的生活经验平滑湮没……
  文/杜曦云
  2019年11月8日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