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陈旭:失落的缝隙

开幕时间:2024-11-02 18:00

开展时间:2024-11-02

结束时间:2024-12-14

展览地点:BAproject 计划

展览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水湾社区蛇口兴华路南海意库5栋107

参展艺术家:陈旭

主办单位:BAproject 计划

展览介绍


BAproject 计划单位欣然呈现艺术家陈旭的首次个展“失落的缝隙”。文明推翻并不断尝试超越自然,从零建立起人类中心主义的嵌套系统。社会机器不断被人为标准化的过程是进步的表征,也不断消解着创造力与独特性。本次展览呈现出艺术家陈旭在创作中不断试探“个体性差异”与“标准形制”之间的张力,也是艺术在挣脱与约束过程中所不断逃往的陌生地带。

我记得以前上初中还是高中的时候,会学到一门课程,里面讲到过“热岛效应”——我在其中所意外的是,在城市的安全区里我们其实是感觉不到这一种温度差异的,这是因为城市是一个闭合又完善的系统,而我们在其中变得一无所知。这种近似“温水和青蛙”的关系具有很大的张力,而许多令人失望和难过的事情都在这张力之中发生的。

这说不清的感受如果回想起来好像大部分来自于过去生活环境的变化——在我来北京前的时间里,清楚地经历了县城的急剧城市化,以及在其中所变化的人、事与物,而当时只觉新鲜。就比如说,“装修工”在过去十年是县城城市化的视觉主力,按小时候的观察,他们对空间和物体有许多自己的办法——比如如何找平(用弹珠),如何在家里制作一种“伪欧式”而不需要图纸,如何用剩余的建筑材料做家具等等,不胜枚举。像这一种在空间里虚构一个新的空间的方式,只是是城市化的一个局部缩影。我们的生活好像就是在这种人为因素的累积之中不知觉得变了模样。

在这种累积中,人造的东西总是以一种具有结构的状态出现,以至于形成十分具体而完备的功能,我们的生活很完整地被这一种又一种结构的嵌套所包裹着。而物品总是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城市的大小空间翻新又翻新,他们总是停不下来。而在这一个过程之中,“人”总是不断被引用,比方说道路的双车道基于我们是一个对称性的动物,单元房的模式基于我们是一个群居动物,而哪怕小到一个勺子形制,也关联到我们的口手之间形成的空间。也就是所有的人造制品都或明或暗地围绕着人的琐事。而当这一种人造物的包围越来越具体而紧密,人似乎就离“自然人”越来越远,这好像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离心力。

在我的感受里,这是我们的周遭先于我们异化了,于是当你仔细凝视一个人造物时,似乎可以看到物体是如何从人的深处之中被制造出来,并最终慢慢演变成吞噬人或者疏离于人的对象的,哪怕它很漂亮。而这些物与物、结构与结构之间似乎藏着无数可以窥见个体正在失落的缝隙。不需要去寻找什么,无穷尽的“不对劲”会自然地进入你与城市生活的交互之中。在这种真正经验的交互中,可以看到一些令人惊异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打趣一点可以说成是——“小丑竟是我自己”。

除了上述的云云,简单一点说,我好像是试图在寻找人造与再造这两种结构的交错中所打开的空间,这个空间里,材质、表面、结构、隐喻等等都可以重新使用,在这个空间里,混乱有很多,但能说和能做的地方也很多。

陈旭,1999年出生于福建福州,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将于202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2021年开始,陈旭开始摸索一套围绕现成品装置的多媒介语言,通过基于人造物的的新视觉语言探索来建立人、物体与材质间的新关系。陈旭尤对于城市空间及其中的物体生产感兴趣,他认为城市系统中的物体与人的关系是双向交互的,而这一种关系使得物的隐喻得以无限延伸,他希望以这一种“围绕物体的工作”作为中介来获得对于社会现场的隐蔽观察。

陈旭的作品曾展出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陶溪川美术馆、石美术馆、年代美术馆、Brownie Project、想象力学实验室、之谷空间、Simple One等机构。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