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手稿,偶然想象
开幕时间:2025-03-23 14:00
开展时间:2025-03-23
结束时间:2025-06-23
展览地点:善喜设计画廊
展览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报房胡同40号
策展人:钱文达
参展艺术家:蔡锦、顾文璟、李汉威、王永学、许晨茜
主办单位:善喜设计画廊
“生活手稿,偶然想象”,基于一种对于中间值的思辨与强调,一个介于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也正是设计的特性),即如何通过绘画不同的风格和经验介入到对生活类型与过程感的思考。这也达成了SunS Living Gallery善喜设计画廊一直努力所设想的:如何将展览从空间的艺术性中牵引出来,进入到更广泛的生活性讨论之中。
蔡錦
Cai Jin
1965年出生于安徽屯溪,现工作
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24 蔡锦:锦室意象DGARTSPACE 上海
2023 花非花蔡锦艺术展安徽省美术馆 合肥 中国
2023 女人花颂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2022 蔡锦花园博乐德艺术中心 北京 中国
2022 更多的花与更多的物作者画廊 北京 中国
2020 植物公园里的蔡锦汉雅轩 香港 中国
群展
2024 1994:日常·奇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 北京
2023 EMBARK·HANG中心美术馆 杭州
2021 瞬间,在场-予她同行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
2020 驿动元典美术馆 武清
2020 ABOTANICAL GARDEN AT
HANART 汉雅轩 香港
2019 她说成都当代影像馆 四川
蔡锦近些年进行的新作带有着更具纯度的突破:那些笔触开始逐渐脱离形的束缚,依循绘画自身的动能与画布进行角力,在留白的衬比关系中,这些爆发性的笔触和手感将其自身的能量表现到了极致。
李漢威
LiHanwei
艺术家与策划人,1994年生于江苏徐州,2018年毕业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与上海。
他的创作以技术为核心媒介,致力于探索技术如何介入甚至主导人类的感知、交流与身份建构,以此引发对技术实用主义社会中个体自主性及文化多样性的深度反思。
奖项
2020年,获迪奥新秀摄影与视觉艺术奖提名奖
2023年,荣获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奖
近期个展
2024年, “只管去练”(昊美术馆,上海,)
2022年, “新绘画”(没顶画廊,上海)
2022年, “新传播”(CHIK11美术馆,上海)
2019年, “液态健康”(歌德开放空间,上海)
李汉威的所有实践都建立在对既定信息文本的加工、传播与物质性结果的再生产之上。在这种几乎必要的网络与信息缠绕中,李汉威试图把自己转化为信息以及信息命运的共存者,在与现实相平行的另一个现实发生系统之中,他对于既定素材进行着莱布尼茨式的界定、交杂与再生。
顏文璟
Gu Wenjing
1999年生,现居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
参展经历:
广州当代艺术博览会,广州(2024)
“我就是戈多”,素画廊,上海,(2024)
“人智时代一第三届济南国际双年展”,济南(2024)
“命名,如沐浴之际”,荔院空间,北京(2024)
“甜蜜的东方“作者画廊十周年展览,北京(2024)
“多元“青年艺术家群展,素画廊,北京(2024)
“影视诗“三个单元计划,红顶当代艺术中心,厦门(2024)
“唯物思维“第二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克拉玛依(2024)
巴蜀青年摄影季“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成都当代影像馆,成都(2023)
获奖:“万向启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品展”一等奖、第八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丽水摄影节艺术扶持基金荣誉“新学院新影像”优秀展览作品。
顾文璟的新作更为深入地强化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暧昧融合,而这种融合关系也是当下生活模型的重要特点之一。
王永學
Wang Yongxue
1981年出生于辽宁铁岭,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
个展
2024“寂然有象”东京画廊北京
2022“冷翠石”王永学绘画作品展,隐世·叠院儿,北京
2019偏离的奇遇,悦美术馆,北京
2018“間”王永学个人作品展,大新美术馆,台湾
联展
2025微型沙龙东京画廊北京
2025新朦胧主义(中日韩艺术家邀请展)新疆美术馆乌鲁木齐获奖及收藏
作品《颠倒树系列》获得2016年“大新两岸三地青年艺术家创作大奖”唯一获奖者。《荆棘
之二》获得2012今日美术馆“富隆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银奖。
作品被今日美术馆,悦美术馆,台湾大新美术馆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王永学对纸本材料经年累月的研究、生活修养的确认以当下视觉逻辑的思考是一同并行的,他的生活与绘画都围绕一个个体的“内部”而展开。
晨茜
XuChenxi
一位多领域发展的艺术家,2018年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在那里她创作了自己的珐琅艺术作品,并以此参加了中国和欧洲的重要展览。
从那时起,她开始发展自己的绘画作品,刚刚在伦敦完成了两场布面绘画和数字绘画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她还持续展出琅艺术作品,所以创作的不同层面正在朝着协调性和创造性并存的方向发展。所有的创作领域都相互滋养,在如今这种对创造力的流动性持开放态度并且文化得以自由发挥的美学中,她正试图展现这种流动性。这样做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各种记忆系统,比如单色的传统风格、自然诗学、精神和物质的连续性以及对于虚空的表现方法。这反过来又开启了全新的提炼方式的可能性,将当代语境与深远的难以领略的传统奥秘联系起来。
许晨茜的绘画具有一种“罕有”的触感。这种“罕有”既在于她对于小画幅的持续性执迷,也在于她对绘画笔意所携带的丰富信息的极致演绎。
在这个空间之中,生活如同创作的手稿,亟待一切想象经验的过程性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