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窥见于纤弱之间:于田田作品展

开展时间:2025-06-08

结束时间:2025-08-08

展览地点:AYE画廊

展览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家园二期 3 号楼 601 室 100013

参展艺术家:于田田

主办单位:AYE画廊

展览介绍


AYE 画廊将于2025年6月8日至2025年8月8日举办艺术家于田田的个展“窥见于纤弱之间”,呈现艺术家近年以纺织物为核心媒介创作的数十件实验性作品。于田田的创作脉络根植于对物质性的深度探索——从早年研习中日岩彩绘画的层叠美学,到近年转向纺织材料的透光性与时空叙事,其作品始终在传统工艺与当代语境的碰撞中构建独特的视觉语法。

艺术家曾赴日专攻岩彩技法,在浓厚的矿物颜料创作生态中,习得了对材料变量的敏锐把控。不同于日本画对“技法体系”的固化追求,她更关注基底媒介的潜能,由此开启对古绢透光性、蛀洞痕迹等时间质感的痴迷。归国后,其创作发生剧烈转向:挣脱岩彩的传统框架,以大工业时代批量化的物料和农业时代的手工制品构建“游击式”材料库,通过荧光色与闪片的恣意拼贴,以原始的不加掩饰的性别姿态冲破东亚审美规训。这种即兴的材料对话方式,与瑞士艺术家Vivian Suter放任画布在自然中接受风雨侵蚀的创作哲学形成微妙共振——二者皆强调物质本身的生长性,在掌控与失控的缝隙中捕捉材料的生命轨迹。Vivian Suter以将未绷框画布暴露于自然中创作而闻名,其作品强调材料与环境的有机互动,与于田田的纺织物实验形成材料自主性层面的对话关联。

展览将首次系统性展示艺术家独特的“触觉性透光艺术”,透过半透明材料堆叠出的空气感,观众将目睹精微的东亚物质性美学、野性的当代消费景观与性别姿态的奇异共生。正如那些悬浮在绢本基底上的矿物晶体,于田田的创作始终在传统断代处闪光,在材料褶皱中重写东方美学的当代叙事。

于田田 傍晚散步, 2024 清代木雕残片、清代古粗绢、婚纱缎、亚麻混纺胚布、苎麻做旧纱、真丝雪纺布、墨、矿物颜料、针织长毛弹力带、马海毛手编线、蚕丝线、热熔胶、固体油画颜料、照片转印纸、锡纸 40 x 55 cm

于田田 初绽的少女心, 2024 真丝欧根缎、针织长毛弹力带、马海毛手编线、固体油画颜料、羊毛毡、透明UV自由树脂、热熔胶棒、蚕丝线、玻璃线、股线 20 x 24 cm

于田田 茫然中的新生枝桠, 2024 清代粗绢、色粉、岩绘具、丙烯、密度木框 30 x 60 cm

于田田 思绪疯长时的脑雾, 2024 现代细生绢、矿物颜料、色粉、油画棒、金泥、木框 80 x 60 cm

于田田 无论走到哪里 青草和泥土的味道总是一样的, 2024 清代粗绢、清代细绢、桑蚕真丝、纯棉稀疏胚布、手搓麻绳线 、真丝雪纺布条、液态水光纱、蚕丝线、打印纸、丙烯、丙烯媒介剂 、照片转印胶、固体油画颜料、炭笔、铅笔、水粉、苏利羊驼毛手混线、照片转印、丝网印刷 246 x 228 cm

于田田 一本所见即所得的书 树脂、透明UV树脂、云母粉、提花真丝布、蔚县剪纸 40 x 45 x 45 cm

关于艺术家

于田田

1996      出生于黑龙江

2018      中央美术学院动画专业 学士

2027      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 硕士

于田田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于田田是一位实验性视觉艺术家。她于2018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动画专业学士学位,后赴日本研习矿物颜料,赴美国深造当代艺术,将2027年获罗德岛设计学院版画专业硕士学位。她的创作实践围绕材料性身份与转变展开,通过绘画,版画和混合媒介装置探讨材料如何作为感官的延伸,承载个人与文化的历史。通过叠加、转移和重构等创作过程,它突破边缘化或被忽视之物的界限,创作出交织、联系与变化主题的作品。

展览和作品

2025             个展:窥见于纤弱之间,AYE画廊,北京,中国

2024             个展:臆想的晚风,奥木木美术馆,北京,中国

直立行走,东古里艺术园区,北京,中国

2023             夏季艺术节,涩谷服装艺术学院,东京,日本

真实的拓扑:媒体艺术深圳2023概念先导片 制片人,深圳,中国

2022             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 艺术家纪录片 摄制组制片人,北京,中国

2018-2021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艺术与科技”系列纪录片 制片人,北京,中国

2019             未来地球守卫者计划,北京朝阳UNIJOY潮流街区,北京,中国

新少年国际艺术教育节 初选评委,北京,中国

2017             艺术再长征,中国美术馆,北京,中国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