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海上繁花——李晓峰个人项目

开展时间:2025-07-27

结束时间:2025-08-24

展览地点:上海震旦美术馆(二楼尾厅)

展览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富城路99号

策展人:王闻汐

参展艺术家:李晓峰

主办单位:上海震旦美术馆

承办单位:桥舍画廊

展览介绍


古瓷碎片如何在当下再度绽放?

古代中国瓷器在今天往往被视为完美却遥远的历史遗产——一种属于“过去”的艺术巅峰。而李晓峰的艺术创作为我们激活了对这一传统媒介的全新想象。

​他以自全国各地发掘而来的陶瓷碎片为原材料,将这些常被忽视、甚至长期埋葬地下的物件重新带入视野,为其注入生命力。​李晓峰并不试图修复这些瓷片以还原其原貌,而是通过拼贴、缝合与重组,创作出富有当代含义的雕塑作品。他常以传统中式服装为灵感,打造可穿戴的装置艺术,使这些碎片脱离原有器型与用途,获得新的形式与象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历史不再被静置,而是被转化为流动中的文化记忆,引发观众对传统、身份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再思考。

李晓峰以瓷片为语言,构建出一套独特的当代表达体系。他指出,瓷器不仅是古老的手工艺​形式,也是一种未曾断裂的文化传统。​如他所言:“在重新组合这些瓷片的过程中,我其实完成了与无数古代民间匠人的一次跨世纪合作。”他的作品体现出现代性在传统土壤中的自然生长,也回应了当代社会中对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的持续关切。这些被时间冲散的碎片,在他的手中超越原始物性,重构为流动的文化器官,记录着艺术、历史与思想的演变过程。

此次展览是李晓峰的第四次个展,集中呈现其近二十年来围绕瓷片进行的多元实践。在展厅中,观者将见证传统瓷器在他手中所焕发的无限可能:从雕塑服饰到装置艺术,从具象图像到抽象结构——那些原本被遗忘的碎片,经过重组与激活,成为超越物品本身的文化载体,也成为连接过往、当下、与未来的艺术结晶。

关于艺术家

李晓峰

1965年 出生于湖北,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景德镇

1987年 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美术系

2002年 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班

主要项目

2019年 匠心妙艺 — 蒂芙尼180周年艺术创新与钻石珍品展,复星艺术中心,上海

2010年 Lacoste Polo Shirts全球收藏家系列合作项目,巴黎工艺美术馆,巴黎

个展

2021年 遗珍返相 — 李晓峰个人作品展,红门画廊,北京

2014年 李晓峰装置绘画作品展,观塘,北京

2012年 李晓峰装置雕塑作品展 ,瑜舍酒店,北京

重要联展

2024年 雕塑迷踪,红门画廊,北京

2019年 韩国青州国际工艺双年展,青州,韩国

2018年 碎片,红门画廊,北京

2D VS 3D,红门画廊,北京

2017年 一丝之隔 — 时装与艺术的对话,筑中美术馆,北京

丝路云裳,太庙艺术馆,北京

熔点 — 国际当代陶瓷展,南京艺术学院,南京

2015年 中国:镜花水月,大都会博物馆,纽约

2014年 品牌的灵感,卢浮宫,巴黎

台湾国际陶瓷双年展,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台湾

就地出发 — 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3年 韩国京畿道国际陶瓷双年展,利川博物馆,韩国

“女”艺术,想象画廊,北京

2012年 L' Asie en Vogue,巴黎彤阁,巴黎

艺术中间,中间美术馆,北京

当代雕塑展,卢森堡大使馆,北京

2011年 小型雕塑展,卢森堡大使官邸,北京

从明到涅槃,红门画廊,北京

2009年 宽度:微笑,中国当代艺术馆,北京

维吉尼亚画廊,迈阿密

2008年 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迈阿密

纽约亚洲艺术博览会,纽约

香港艺术博览会,红门画廊,北京

2007年 当代雕塑展,中国北京展馆,北京

艺术北京,国际画廊博览会,北京

身体·印象 —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人体,红门画廊,北京

和 — 中美艺术家联展,一号地艺术区 ,北京

对话·2007,挪威驻华大使馆,北京

2006年 小型雕塑展,酱艺术中心,北京

消费时代Ⅰ,萨特艺术中心,北京

2005年 以身观身 — 中国行为艺术文献展,澳门博物馆,澳门

差异与建构,北京

2004年 北京国际艺术营, 北京

2002年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生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展厅,北京

1997年 壁画系学生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北京

特别展览

2010年 Lacoste 女装雕塑展,一铎酒店 ,北京

2010年 Lacoste 男装雕塑展,巴黎工艺美术馆,巴黎

重要收藏

SOLO Museum/蒂芙尼/鳄鱼 (巴黎)/ 路易威登(上海)/尼可罗酒店(成都)/香港置地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