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顾镜遗梦”丁天缺纪念展

开展时间:2025-08-16

结束时间:2025-09-05

展览地点: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 798艺术区798东街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798艺术区3818库东西002

主办单位:HANMO S Gallery

协办单位: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  艺栈

展览介绍


一位民国国立艺专学生经历西湖求学,抗战流亡,1949年政权更迭,随后遭到政治迫害含冤三十年,晚年重获自由,再度从事艺术创作和学术著译,一生经历丰富曲折,其自传“顾镜遗梦”被大陆文史学者誉为“半部近代美术史”。

丁天缺

丁天缺,原名丁善庠(1916年-2013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35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国美院),师从吴大羽,后担任他的助教,与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是同窗。

关于丁天缺自传《顾镜遗梦》

丁天缺先生《顾镜遗梦》这部自传是一部反映一位民国国立艺专学生经历西湖求学,抗战流亡,1949年政权更迭,随后遭到政治迫害含冤三十年,晚年重获自由,再度从事艺术创作和学术著译的自传,内容丰富曲折,被大陆文史学者誉为“半部近代美术史”。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80周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详细叙述国立艺专师生在抗日战争中一路流亡,辗转内地,学校不断迁移的细节,真实详尽,可以弥补这段历史的诸多空白。

杭州国立艺专是民国时期最为开放包容,与西方美术界接轨同步的美术院校。也因为这个缘故,它与其他美术院校格格不入,并遭到徐悲鸿等反对派美术教育家的排斥。1949年新政府成立以后,这所学院更遭到无情的打压和改组。

长期以来,大陆的文化史出于政治的目的,常常遮遮掩掩,肆意篡改,弄得面目全非。因为上述种种微妙的历史原因,丁先生传记中许多有关这一学校的发展历史,教授之间发生矛盾和倾轧等细节,以及知识分子遭受不公正待遇甚至迫害等情况,在中国大陆的出版物中无法得到正式出版和披露,英文版可以弥补这种缺憾,并成为一种迫切需要,更可以因此弥补中国教育史研究的不足。

丁先生一生交游广阔,他的老师如吴大羽、林风眠、林文铮、蔡威廉、黄纪兴、潘天寿、滕固、庞薰琹等,同学董希文、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彦涵、郑为等,还有张群、于斌、邵力子、郑洞国还有他的舅舅周培源等,都是中国近现代史和美术史上的名人,他又性格直爽,疾恶如仇,加之学养深厚,文笔精雅,所以这部自传能做到秉笔直书,毫不遮掩,尽力再现当时的客观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正是因为这部自传具有可贵的真实性和史料性,2013年在丁先生去世不久,中国最权威的知识分子报纸《文汇报》破例以整版的篇幅摘录刊载了自传抗战时期的一个章节,约一万多字,以此作为对这位学者的尊敬和纪念,引起学术界巨大反响。

石建邦

2025年7月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