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教会我们如何吟唱
开展时间:2025-11-11
结束时间:2025-12-27
展览地点:拱形画廊苏河空间
展览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安路30号,苏河皓司201
参展艺术家:薛萤
主办单位:拱形画廊
Arch Gallery拱形画廊苏河空间将于2025年11⽉11⽇⾄12⽉27⽇呈现艺术家薛萤的个⼈项⽬《这个世界教会我们如何吟唱》。
薛萤关注⼥性主体的⽣活经验,她常常以直指⼈⼼的⽅式揭示稳定与危机之间微妙的拉扯与平衡。通过使⽤⽇常物品作为中介,召唤出琐碎重复中被抑制的⻤影游魂,稳定与惯性之下那种弥漫式的失落。她也探索硅胶,天然橡胶,轮胎,⾦属建材等构建⽇常⽣活的基础材料,关⼼它们的不稳 定,延展,脆弱与韧性,在双⼿实践中探索它们的可能与有限。
她以“My soul is fading, we got it all wrong, the world managed to teach us how to sing our song” 的街头式吟唱介绍此次项⽬,将身体作为我们的住址,家园,真相,探讨⼈与⼈之间如何相依,⼜是如何分离。
薛萤始终看向真实。在她的最新项⽬《这个世界教会我们如何吟唱》当中,真实再次成为创作之⼒的源泉。这种信念也决定了她获取知识与启迪的⽅式——这⼀切只能在世界内部进⾏,正如当世界教会我们如何吟唱之时,我们也不可避免地置身于世界,置身于她的阳光与⽇常、阴影与怪异当 中。
由此,薛萤的创作或许会令⼈联想到⼈类学家蒂姆·英格尔德(Tim Ingold)所定义的“探究艺术”(art of inquiry)。这类艺术要求思想的实施与其所⽤的材料同步流动,最终实现制作者与材料之间的互通(correspondence)。在本次项⽬中,艺术家通过研习陶瓷⼯艺制作的独特瓷器与刷有硅胶并被拉⻓到荒谬尺度、最后由尖锐铁刺固定在地⾯上的丝袜,探讨外显与内化、⽇常与危险同步发⽣的种种身⼼经验;也通过剖开并抻平的轮胎与发辫经由⼿⼯编织的结合,呈现坚韧、驯顺与恣意如何遭遇,进⽽相互依存⼜彼此疏离;⽽通过亲⼿打磨的铁板与铁刺组合⽽来的怪异物品,则完美地悬置在材料与器具、⽆⽤与实⽤的中间地带——当铁板朝上,它⼏乎可以成为⼀张桌⼦,但以尖刺作为⽀撑的桌⾯显然岌岌可危;⽽如果翻转过来,你或许可以得到⼀个牢笼,甚⾄是⼀件刑 具,可既然我们已然拥有去暴⼒的⽂明,这样的⽤途⾃然也不在合法考虑的范畴。
通常情况下,薛萤通过制作来思考——⽽⾮相反——指引制作发⽣的关键则在于触觉。“经由触觉启发的对于材料的运⽤,了解材料的软、硬、冷、湿、延展度,以及它的脆弱性与韧性,整个项⽬的创作逻辑才逐渐清晰起来。⽐如在⼤型打磨机上打磨尖刺的过程,也是⼀种身体施加的⼒与其对危险的感知甚⾄是遭遇并存的体验,既有拿在⼿上反复抚摸确认尖锐程度的时刻,也有数次被划破割破的时刻。”正因如此,最后这件“触及危险”的作品,堪称这个项⽬的点睛之笔,或⼀个务必存在的 “⻨⾼芬”(MacGuffin)——⼀种⽆所归属,却能够为场域之内的⻆⾊提供真实驱⼒的装置。所以
⻆⾊们要追逐什么?或者,既然现代⽂明已经可以提供包括它的版本的真实在内的⼏乎⼀切,⻆⾊们还有什么必要进⼊这样⼀个仍在笨拙与挫败中延展,最终也只能⽆限趋近却终究⽆法抵达真实的场域当中?答案或许是,即便注定沦为⻆⾊,⻆⾊也拥有成为⾃身的渴望,⽽他们需要追逐的也只能是他们版本的真实——匆忙宣布⾃⼰进⼊后现代的现代⼈凭空⽣出跌⼊后室的恐惧,但这⼀项⽬构建的场域却让暴⼒威胁与其真正的施动者重新展现在他们眼前。⽤艺术家⾃⼰的话来说,“⽇常⽣ 活中的暴⼒和危险是⽆处不在的,我可以从⾃⼰上看到暴⼒如何内化成为⾃身的⼀部分,也可以在其他⼥⼈身上看到⼀样的,在危险和暴⼒⾯前的镇定与熟练,就如同⼥⼈的⼀⽣伴随着流⾎那样, 也许令你感到颤栗不安的,正是我们所经历的⽇常⽣活。”
于是帮助艺术家触及这⼀切的,仍然是她向来信任的身为⼥性的经验。⽗权制下的⼥性若拒绝异化或⼯具化⾃身,便只能存在于清醒的疏离之中。这种疏离确保她既能感知现实的处处威压,亦能想象真实仍有诸种可能。如同困于钟形罩瓶的⻄尔维娅·普拉斯(Sylvia Plath)仍然能探出⼀⽀笔, 在写下这场噩梦的本质之后赢得永恒之外的时间,艺术家也依然在⽤⾃⼰的双⼿,确保她始终在场
——⾯对摇摇欲坠、恐吓他者也胁迫⾃身的暴⼒,⾯对⽆端相依⼜相斥的⽇常异质,⼥艺术家⽆意 重建秩序,因为她能从⽆序的潜能中学到更多。多年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Art must be beautiful”的怒吼——那也是艺术家本⼈⼗分欣赏的⼀次演绎——依然萦绕在⼈们脑际。美丽常常被降格为⼀种秩序,但当艺术家⽆意以⾏动⼲预秩序,她的⾏动⽅能与知识、启迪,与美丽同义。⽽经由她揭示的“内部知识”,⼈们亦有可能抵达她所窥⻅并留存的、关于 真实的诸种可能。
况且艺术家还有她最可靠的盟友——那些原本存在于⾃然,如今却被纳⼊⼈类⽇常与现实进程的材料。⽽当她以⾃⼰的双⼿将它们从“实⽤”的牢笼解放出来,赋予它们并不服务于任何秩序的意图, 它们也会坚定地与她站在⼀边。与材料互通,意味着艺术家有机会摆脱现代⽂明“祛魅”与“复魅”的
⽆尽循环,⽽这或许是⼈类重回真实⽣活的唯⼀希望。
薛萤(b.1993)
出⽣并成⻓于⼭东,中国。她的实践聚焦于阶级流动、家庭困境、⼥性社会运动、诗歌和政治⼝号,以及在全球⽗权制资本主义中作为华裔⼥性的主体叙事。她的作品涵盖社会实践、装置、纺织品和⽂本。她本科就读于英国利兹⼤学(利兹,英国),随后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英国) 于 2019 年获得公共领域硕⼠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