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恩里科·巴赫:微物世界,"100/100"的自我审视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Fiona 2022-09-13

历史迈过新世纪的门槛,面向全球,一批新的青年也在这样的浪潮中成长起来,他们生于上世纪最后二十年间,亲历并见证着社会以历史中从未有过的速度飞快向前发展。随着近十年的成熟与发展,80后艺术家越来越多地在机构收藏、体系构筑、机构建设方面构建影响力格局。

在聚光灯频闪的拍卖场上,“超当代”艺术家炙手可热;也有一些艺术家,则悄然通过画廊、美术馆举办的展览为国内观众所熟知。作为德国80后艺术家佼佼者的恩里科·巴赫即是如此。

在巴赫的创作中,几何抽象艺术显示出了它自身的魅力—— 一种纯粹的、视觉的力量。他主张用冷硬的线条和干脆的几何形状来构筑,也喜欢借由这样的方式在绘画中不断突破画面与边界之间的局限和张力。

在后疫情时代,面对种种社会危机,巴赫敏感的捕捉,并传递到创作之中。恩里科·巴赫个展“100/100”正在偏锋画廊展出。步入展厅,在蓝、红、白、灰的墙面上,呈现了近两年的新作。

策展人方志凌表示,“巴赫已经从深受伊米·克诺贝尔影响的‘再设计和简化’,步入一个更自由也更广阔的‘微物世界’。”

是彩色世界还是复杂空间?在巴赫的抽象画作中,空间性和表面实际上似乎在互相竞争。他使用最简单的主题和复杂的技术,为观众开启了新的视觉体验。

 

方志凌
艺术评论家、独立策展人、
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馆长,
长期跟踪观察中国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关系与发展、演化规律。

 

99艺术网:展览主题“100/100”该如何理解?

方志凌:“100/100”的主题源自巴赫创作状态,他近期的作品将画面一分为二,左右两半的作品结构呈现出视觉反差的同时,在构图与色彩上达成了某种平衡。画面两边看似彼此毫无关联,远观又像在彼此对话。实际上,它们开辟了一个新的图像空间。

在巴赫看来,虽然两个部分画面差别很大,却是用同样100%的精力完成的。“100/100”对他来说,也是对近年的创作思考的自我审视。

恩里科·巴赫“100/100”展览现场

恩里科·巴赫“100/100”展览现场

99艺术网:本次展出了哪些新作?他在创作方法和思考上有哪些新的呈现?

方志凌:本次展出的是艺术家2020年后的创作,作为创作的新阶段,从中可窥见巴赫持续创作中一些转变:

首先,相较于巴赫之前受到公认的严整与精微,在新作中,绘画的意味更强,机械性的、工整的特点削弱了。年轻时依靠严谨、精确,更成熟时则寻求更复杂的画味,这一变化也符合一个艺术家成长的基本规律。

恩里科·巴赫  LBSRG  2021  布面油画  195 × 155cm

其次,巴赫的创作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他所思考的抽象逻辑往往通过冷静的机械理性的结构实现。在新作中,那些半开的百叶窗、拼合的瓷砖墙、随意叠放的文件等从具象物体,抽取它们简洁的形状、精致的人造色彩,尤其注意多种视觉肌理、笔触痕迹的结合,并逐渐从视觉上的自由,走向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再次,从强调“物”到强调意向的转变。巴赫用笔下的几何形态构成一种极具戏剧氛围的很人性化的独立世界,一个可以不断自我演化的无穷无尽的“微物剧场”。

恩里科·巴赫  LLRW  2020  布面油画  210 × 280 cm

总的来说,巴赫的创作从通过对物象提炼的逻辑,上升到了更为复杂的思考,如很多成熟艺术家一般,提升了对社会的感知。所以他作品中的知性色彩愈加明显,情感表达更直接与强烈。

恩里科·巴赫“100/100”展览现场

恩里科·巴赫“100/100”展览现场

恩里科·巴赫“100/100”展览现场

99艺术网:你是如何看待作品中呈现的“视觉陷阱”?

方志凌:巴赫对“视觉陷阱”兴趣很大,在新作中常见的电子的光感、戏剧性的光影都以保留,但已不似从前那般强烈。非常明显的,他对“物”的感觉在放松,更像是一种综合的情感转化。

恩里科·巴赫   LBRB  2020  布面油画  195 × 150 cm

99艺术网:在本次展览中,策展线索是怎样的?你是如何着手布局的?

方志凌:在布展上,既要呈现艺术家在创作新阶段的关注与思考,同时尽可能全方位的展现艺术家在创作中的不同状态与侧面,这是我们一直所遵循的。

在展厅的布置上,主展厅呈现展览主题“100/100”相关的新作,中间小厅串联了多幅小尺寸画作。不同视觉的切换与组合,在层层交错间丰富空间关系。

本次展览,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关注,亦能感受到一种历史感。包括巴赫对光影氛围的保留,这些光影更多的是出现在欧洲传统绘画中;以及在色彩的运用上,可以看到巴赫自现代主义中汲取的灵感。其中有一张暖灰色的作品,这是典型欧洲画家喜欢用的颜色,传递出传统欧洲绘画的质感。

恩里科·巴赫“100/100”展览现场

恩里科·巴赫“100/100”展览现场

99艺术网:本次展览与2019年您策展的恩里科·巴赫个展“由表及里”有哪些不同和延续?

方志凌:两次展览,流露出自年轻艺术家到中年艺术家转换的痕迹,有变化也又有延续。

变化表现在:与传统的结合,巴赫自依赖的“视觉陷阱”转向了更复杂、更开阔的艺术路径上;艺术语言从精工转向绘画性,不经意流露的碎裂的小痕迹,看似随意与严谨结合,为观者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恩里科·巴赫  LSWRR  2020  布面油画  195 × 160 cm

恩里科·巴赫  LRRR  2021  布面油画  100 × 80 cm

99艺术网:在你看来,恩里科·巴赫作为德国年轻一代,与德国上一代艺术家的创作有什么不同?

方志凌:上一代的德国艺术家包括博伊斯等十分强调独特的德国性,包括对两德分裂的反思、对本国精神问题的思考等。而年轻一代则渐渐从德国情结中走出,在创作中日渐脱离沉重、宏大的社会主题,更关注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日常,这在巴赫的作品中表现明显,他尊重自我在这个时代的感受与追求。

恩里科·巴赫“100/100”展览现场

恩里科·巴赫“100/100”展览现场

99艺术网:放眼全球,80后艺术家非常活跃,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方志凌:从根本上来讲,是学术和市场对新现象及新人的驱动。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在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艺术逻辑中已经出现了新的逻辑,这在80后艺术家一代表现突出,但就整体的成熟度来说,还需要持续观察。

恩里科·巴赫  LRGB  2021  布面油画  100 × 75 cm

图片致谢:偏锋画廊、方志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