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呢萨维尔《漂移》2020-2022
© Jenny Saville.
Photo:Prudence Cuming Associates Ltd
“绘画解剖”,来自艺术家珍妮·萨维尔反向凝视。
1992年,《伦敦泰晤士报》将一张名为《支撑》(Propped)的裸体画像作为周六增刊的封面,随即引起了英国战后重要收藏家查尔斯·萨奇的注意。2018年,《支撑》在苏富比伦敦拍出了950万英镑天价,萨维尔顺势问鼎拍场最贵的在世女艺术家。
今年6月,《支撑》现身珍妮·萨维尔新展“绘画解剖”中,这是艺术家目前在伦敦肖像画廊举行的大型回顾展。
1
规模最大回顾展
“绘画解剖”展出的45件作品涵盖萨维尔自1990年代至今的创作,从木炭画到大型人体油画,以及首次公开展出的部分新作。这些作品来自世界各地的重要公众机构和私人收藏。
“珍妮·萨维尔:绘画解剖”展览现场
© Jenny Saville, courtesy Gagosian
Photograph © David Parry
人们常说萨维尔继承了鲁本斯与卢西恩·弗洛伊德的衣钵,但艺术家本人强调,她与弗朗西斯·培根和威廉·德库宁的艺术渊源更为直接。这些前辈都以某种暴力笔触描绘女性的身体,而萨维尔无意遵循古典美学准则——她对身体缺憾的着迷远胜于那些光滑无暇的皮肤。
萨维尔以大尺幅的裸体画作而闻名,其画作中的人物多为女性。展览主题“绘画解剖”源自艺术家对医学插图的研究,以及在整形手术中的长期参与和观察,“亲眼目睹外科医生的手术过程让我看到肉体的层次……我开始思考的不仅是身体的解剖结构,还有绘画的解剖结构:层次感、绘画表面的速度和节奏,以及颜料的粘度等。”
珍妮·萨维尔,《鲁本的皮瓣》,1998-1999
The George Economou Collection
© Jenny Saville, Courtesy Gagosian.
展览“绘画解剖”由Sarah Howgate策展,按时间顺序展示了萨维尔对身体、表象和媒介的关注——从她最早的自画像到最近对具象与抽象边界的探索。在策展人看来,“萨维尔通过挑战传统女性美标准,重新定义了具象绘画的可能性。”
2
身体是一个战场
多年来,萨维尔始终坚持将“人体”作为创作的核心。展览以《支撑》开场,画面中过分硕大的躯体,低垂的双眼以挑衅的目光注视观者,直面整个时尚产业塑造的完美女性标准,揭示了长久以来投射在女性身体上的“男性凝视”。这一争夺身体自治权的斗争恰逢#MeToo运动与身体平等大潮,赋予作品超越艺术的深度,升华为一种社会宣言。
珍妮·萨维尔,《颠倒》,2022-2003
私人收藏
© Jenny Saville, courtesy Gagosian
另一件颇具实验性的《颠倒》,使观众流连在艺术家时而厚重有力,时而轻盈细腻的视觉和情感的双重冲击之中。
珍妮·萨维尔,《罗塞塔II》,2005-2006
私人收藏
© Jenny Saville, courtesy Gagosian
《罗塞塔 II》中女性回避了众人的目光,沉浸在某种思索中,这是萨维尔的绘画技巧导致的,“我扔了一层有色底漆,在她的脸颊右侧飞溅”。作品灵感来自毕加索“蓝色时期”的尾声作品《塞莱丝蒂娜》,这件作品描绘了一个老妇人,失明的一只眼睛和蓝色的背景,让人不由得与画面流露出来的悲悯共情。
珍妮·萨维尔,《凝视》,2004-2005
The Board Art Foundation
© Jenny Saville, courtesy Gagosian
萨维尔在绘画中广泛借鉴医学摄影、犯罪场景图像以及社交媒体照片,她将这些现代媒介碎片化地融入传统油画技法,构建了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动态张力,从而凸显出英国具象绘画的开放性。《凝视》源自她在一本医学书籍中发现的脸上有胎记的女性,艺术家对脸部光线的捕捉,促使色彩唤醒了一种内在力量。
得益于在纽约一家整形外科诊所中的观察与学习,她深入研究了皮肤和肉体如何变成了一个可移动的物品,在《鲁本的皮瓣》(Ruben’s Flap)中展现了肉体扭曲的比例和角度,在接受Sarah Howgate的采访时,她说:“我发现外科医生会移动身体周围的肉来重建它。”
孕育生命是萨维尔艺术生涯的另一个转折点,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丰腴,更赋予她创作全新的自由。在展览中,医学图像的运用延伸至其母性主题的创作中,这些画作捕捉了女性最原始的生命状态——妊娠中的躯体与被婴儿无意识扭动挤压变形的轮廓,饱含体温又极具私密性,凝结着艺术家的亲身经历:融合文艺复兴圣母圣婴图式的庄严、伦勃朗笔下母子素描的温情,以及她对孩童本能的细致观察。
珍妮·萨维尔,《阿勒颇》,2017-2018
© Jenny Saville, courtesy Gagosian
同时这批作品昭示着素描在萨维尔创作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相较于需要复杂颜料的油画,她发现素描能随时停驻创作,灵活适应育儿生活的节奏。这些原始而真诚、深刻又饱含生命温度的作品,拥有直抵生命本质的力量。
珍妮·萨维尔,《查萨》,2020
© Jenny Saville, courtesy Gagosian
在萨维尔最新的肖像探索中,开创性的以荧光、饱和的色调呈现,审视了当下时代中,图像饱和、信息、虚拟等的问题。
3
最保值的女艺术家之一
1970年出生于英国剑桥的萨维尔,1992年毕业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在这所素以传统写实技法著称的院校,她的毕业作品却选择用一个肥胖的女性身体作为表达对象——在男性主导的审美传统中,重构女性形体的表达维度。在毕业展崭露头角的她后受邀加入“英国青年艺术家”(YBAs)团体。
在格拉斯哥艺术学院的毕业展上,萨维尔和《支撑》的合影被刊登在《泰晤士报·星期六评论》的封面。
© Philip Sayer
毕业展上的全系列作品被萨奇购藏,由此开启萨维尔在伦敦的职业之路——她为萨奇工作近两年,直至1994年在萨奇美术馆完成阶段性创作总结。
“感觉”展览现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 Saatchi Gallery
1997年,“感觉”展览排队的盛况。
© courtesy of the Saatchi Gallery, London
1997年,YBAs部分艺术家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了一场名为“感觉”(Sensation)的展览,吸引了30万名观众。萨维尔在这次展览中赢得了纽约超级经销商拉里·高古轩的注意,如今他的画廊已经代理萨维尔超过20年了。
“珍妮・萨维尔:俄克喜林库斯”展览现场
高古轩伦敦,2014
© Jenny Saville,Photo:Mike Bruce
珍妮·萨维尔法国首次个展“Latent”展览现场
高古轩巴黎rue de Castiglione空间,2022
自2008年以来,萨维尔的作品在拍卖场并不多见,私人洽购的作品同样稀少。而她的藏家群体早已横跨欧美,俄罗斯和亚洲也有涉猎。
2018年10月,珍妮·萨维尔《支撑》在苏富比伦敦拍卖。
©苏富比
2014年《计划》(Plan)于佳士得伦敦以209.85万英镑成交后,亚洲藏家对她作品的兴趣日益浓厚。两年后,《移动》(Shift)在苏富比伦敦被上海龙美术馆馆长王薇以680万英镑竞得,打破了艺术家个人最高拍卖纪录。这件作品同年参展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的“她们:国际女性艺术特展”。后于2023年在苏富比“龙途:刘益谦与王薇伉俪收藏精选”专场中以1090.53万美元再次易手。
珍妮·萨维尔《转变》
成交价:680 万英镑
2016苏富比伦敦
珍妮·萨维尔《时刻》
成交价:540 万英镑
2025苏富比伦敦
2018年,950万英镑成交的《支撑》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这一纪录直至今年5月才被马琳·杜马斯1360万英镑成交的《一月小姐》打破。
在刚结束不久的7月伦敦夏季拍卖中,萨维尔1994的《时刻》(Juncture)以540万英镑易手。结合多方市场数据,艺术家在20世纪90年代主攻的女性肖像最受藏家追捧,不少高价作品出自这一时期。
珍妮·萨维尔《关于Isis和狮子的研究》
成交价:50.9 万英镑
2016苏富比伦敦
近年来,萨维尔的素描作品市场表现尤为醒目,多幅突破50万英镑门槛,代表之一为2011年的《关于Isis和狮子的研究》,这幅以萨维尔孩子为原型的作品,在2016年苏富比伦敦以50.9万英镑成交,为高估价的逾两倍多。今夏,炭笔画《Mirror》以211.4万英镑成功刷新艺术家素描作品的拍卖纪录。此画横跨约八英尺,融合了艺术史不同时代的侧卧裸女形象,完美展示了艺术家对线条与色调的精湛驾驭。有人说,女性艺术家是艺术市场的下一波红利,抢占先机的萨维尔正逐浪而行。
珍妮·萨维尔《Mirror》
成交价:211.4 万英镑
刷新艺术家素描作品拍卖纪录
2025苏富比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