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北京的艺术界迎来了一个丰盛的展览季。从张晓刚、田中功起等备受瞩目的艺术大师,到多洛塔·加瓦达与埃格勒·库尔博凯特等国际艺术家的首次亮相,众多精彩展览在UCCA、松美术馆以及798艺术区的各大画廊相继拉开帷幕。本月的展览涵盖了绘画、雕塑、影像、装置和行为艺术等多种形式,为观众提供了一场穿梭于不同艺术观念与表达方式之间的视觉盛宴。
1
田中功起:临时共同体
展期 9月27日 - 2026年1月4日
地点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田中功起:临时共同体”将系统性地梳理与呈现艺术家近十余年的艺术实践,并且着重于2020年之后创作的作品。同时还将首次展出一件由UCCA支持制作的全新影像作品。本次展览由UCCA策展人张南昭策划。
田中功起多样化的艺术实践涵盖影像、摄影、特定场域装置和特定主题的工作坊,他擅长将日常生活中潜藏的易被遗忘或忽略的物质、习惯以及观念可视化,并揭示其中的意义与矛盾。
田中功起,《一切一切》(静帧)
2006,4:3彩色有声单频影像,6分04秒。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
张晓刚:读者与作者
展期 9月13日 - 12月4日
策展人 崔灿灿
地点 松美术馆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格拉斯路
“读者与作者”是展览的主题,也是展览最主要的线索。它以张晓刚艺术中不断转化的读者与作者的身份,个人与时代、艺术史的关系,呈现张晓刚50年间独特的艺术轨迹。
同时,展览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半传记半研究的视角,寻找张晓刚创造的深入人心的图像背后,他植根于中国,对西方现代性的拓展和独树一帜的艺术语言,个人的故事、情感联结和心理世界。
张晓刚《生生息息之爱》
三联布面油画,130 × 100 cm × 3,1988年,图片鸣谢艺术家
张晓刚《表皮10号:刺眼》
油彩、综合材料,100 × 80 cm,2025年,图片鸣谢艺术家
3
车建全:水图
展期 9月13日 - 11月1日
地点 東京画廊+BTAP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陶瓷三街E02
展览以两组扎根于地理与历史的影像作品《亭》与《水图》为核心,通过水的万千姿态,串联起庐山与金门两地跨越时空的文化记忆,并以此向南宋画家马远笔下的经典《水图》致敬。展览以沉静的影像语言,探索水作为时间载体与历史见证者的深邃意涵,引发观众对自然、人文与记忆的思考。通过水的凝视,回望那些地点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流转,在广袤地图上,勾勒出一个微小坐标背后广阔的想象空间。水,是画面的主角,也是时间无声的见证者。
4
赵无极 (1920-2013)
《17.3.63》
油彩 画布
130 x 97.2 cm.
1963年作
估价:港元 70,000,000 - 90,000,000
此作将于9月26日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晚间拍卖呈献
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纪香港秋拍预展——北京
展期 9月8日 - 9日
地点 佳士得北京艺术空间
北京东城区金宝街 82 号
香港二十及二十一世纪系列拍卖由首登拍场的赵无极巨作《17.3.63》领衔,本季拍卖汇聚草间弥生、塔玛拉·德·蓝碧嘉(Tamara de Lempicka )及白发一雄等东西方艺术大师的稀世珍品。精选拍品于9月4及5日来到上海、继而于9月8及9日在北京进行预展。
5
长征计划文献展1999—
展期 9月4日 - 12月13日
地点 长征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中一街
2002年9月2日,长征计划队伍从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的第十二站泸定桥启程返回北京,建立第十三站:北京长征空间(前称二万五千里文化传播中心)。2025年6月,长征空间结束其最后一个展览,回归长征计划。2025年9月至12月,长征计划进行百日文献展示。此后长征计划将告别798,化为一个移动、无形、无尽的艺术计划。
6
展望:坍缩的几何学
展期 9月6日 - 12月28日
地点 诚品画廊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7路B06
展览集中呈现展望近二十件最新作品。在长期对于自然、科学与艺术之间辩证思考的基础上,展望试图重新拆解“欧几里得几何学”与早期作品遵循“假造的自然哲学”之间的关系,提炼出几何切、拓印、重构等交互作用的艺术语汇,创造出一系列崭新的雕塑作品。
7
多洛塔·加瓦达与埃格勒·库尔博凯特:唾影重身
展期 9月7日 - 11月16日
地点 MACA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06北一街
此次展览是瑞士艺术家组合多洛塔·加瓦达(Dorota Gawęda)与埃格勒·库尔博凯特(Eglė Kulbokaitė)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唾影重身”。展览将呈现她们近年来广受关注的代表作,以及为本次展览特别创作的新作品。这一次,MACA将被改造为一个充满幽灵、歌声与雾气的感知剧场。观众将置身于迷宫般的图像装置、有声影像、镜面装置和气味中,进入一个关于身体、灵魂与他者的世界。
多洛塔·加瓦达与埃格勒·库尔博凯特,《唾影重身 1》,2025,单通道4K影像,彩色,有声,15分。由艺术家惠允
多洛塔·加瓦达与埃格勒·库尔博凯特,《围场(春之双重梦境)(I-XXVIII)》,2025,铝制框架,数码印刷纺织品,丙烯,220×125×3.8厘米每件,共28件。由MACA支持制作。由艺术家惠允。摄影:杨灏
8
刘建华:气候
展期 9月9日 - 10月24日
地点 北京公社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展览呈现艺术家刘建华最新系列创作。
9
代洲:如沐爱河
展期 9月6日 - 10月5日
地点 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中二街D07号
代洲的创作中时常出现旋旋的形象,她就像一面特殊的镜子,既反射出艺术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波动,又折射出外部世界的万千变化,让他逐渐在现实与理想间找到锚定与平衡。在爱人的形象中,他既安放着自身,也同样由此为依托,将视野与空间延伸至现实的远方。
10
松郎:安塞尔提
展期 9月6日 - 10月15日
地点 可以画廊
北京市朝阳区半截塔村53号郎园STATION A1-4
此次展览中,松郎用指甲在“墙面”上破坏性地抠刻出优美的蕾丝花纹,它来自于家中常见的装饰布料,历史中,蕾丝也是女性手工技艺的结晶。在“家庭是港湾亦是樊笼”的永恒悖论下,松郎将由此产生的矛盾与割裂感转化为一种近乎仪式的身体行为。漫长时间里,指尖一次次重复触碰剥离冰冷坚硬的墙面,在对传统女性技艺的野蛮复刻中,形成伤痕之上沉默的自我规训。它指向平静生活暗流中那不易察觉的隐性暴力,揭示温馨表象下的压抑与焦灼。
松郎《安塞尔提 50502》
2025,木板,腻子,乳胶漆,50 × 50 cm
11
蔡锦&蔡锦空间
展期 9月6日 - 9月30日
地点 蔡锦空间
798七星东街311楼502室
此次展览呈现蔡锦的一些新作,还有一些在蔡锦空间里诞生的、带着新鲜触感的作品。同时,也有蔡锦珍藏了三十多年的人物画。
12
在冷水下出汗
展期 8月30日 - 10月18日
艺术家 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戈登·马塔-克拉克、戈登·霍尔、陈锦彬
地点 户尔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东街D08-3
此次展览汇集四位跨越不同世代的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共同关注熵、空间的瓦解以及结构性的记忆。展览的核心是一场跨世代的对话:戈登·马塔-克拉克(Gordon Matta-Clark)关于城市衰败的摄影记录,戈登·霍尔(Gordon Hall)的模块化雕塑与建筑性思考,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的诗性极简主义,以及陈锦彬对社会与物质解体的沉思。
13
郭天天:所有热烈在抑制中升华
展期 8月30日 - 10月19日
地点 麦勒画廊 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798艺术区798东街D10
作为郭天天与麦勒画廊合作的首场个展,本次展览系统呈现这位当代艺术家近年来的创作实践,包括其以独特当代视角重构传统大漆媒介的绘画探索,以及艺术家基于绘画实践和个体经验引发的对声音抽象联想的装置作品。
郭天天《无法阅读的手稿》
2025,大漆,瓦灰,锡,麻,木板,90 × 70 × 4 cm
14
弗朗西斯科·罗德里格斯:天陲星
展期 8月30日 - 10月11日
地点 空白空间
北京市顺义区金航东路3号院D7栋1层
在伦敦画室与圣地亚哥旧居的时空裂隙间,罗德里格斯以二十余幅全新绘画构建一个连接智利与伦敦、过去与未来的私密宇宙,邀请观众潜入由星光、房间与情感痕迹编织的魔幻现实主义叙事中。绘画在此成为一座桥梁,让观者得以穿行于记忆的裂隙:智利故土的温度与伦敦令人视线模糊的冷雾在画布上交叠,卧室的私密空间漫溢成广袤的南美荒原,而树丛的廓影在夕阳或月光的映照下甚至比肩山峦的巍峨。
弗朗西斯科·罗德里格斯《白色康乃馨 II》
2025,亚麻布上油画,90 × 70 cm
15
乌雷:动荡之躯
展期 8月30日 - 10月12日
地点 Gallery I|SPURS Gallery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二号院798艺术区D-06
这是艺术家在画廊的第三次个展。展览汇集了乌雷的20余件作品,涵盖其早期表演性摄影、行为艺术,以及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合作的行为表演作品。
乌雷,《挑衅,对艺术作品的非法接触》(影像静帧),1976/2017,单频影像,16毫米胶片转数字影像,黑白,有声,27分51秒,图片由乌雷基金会和马刺画廊提供
16
易连:面目面目面目面目
展期 8月30日 - 10月12日
地点 Gallery II & III|SPURS Gallery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二号院798艺术区D-06
此次展览围绕“面目”展开,串联起易连自2008年至今探索“当下人”的精神状态与面貌的阶段性作品,那些“真实”的种种面目——遮蔽的、被重塑的、模糊的——共同呈现出易连经验中“真实的褶皱”。这是继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艺术中心“折叠折叠折叠折叠——易连个展”之后,易连再次呈现的主题个展。
易连,《土地史-I》
2024,陶瓷,16张,400 × 300 cm
17
王璇:忘记梦想
展期 8月30日 - 10月19日
地点 CLC Gallery VENTUR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4号798艺术区七星东街E02栋
王璇作品中将欧洲古典油画以及中国古画中的经典图像与日常物并置,以一种“无差别置入”的方式,将毫无关系的元素进行重组,将经典图像陌生化,并削弱它们的时代感。艺术史中的经典图像穿插于静物间,画面边缘看似“故障”的当代绘画技法的痕迹荒诞却和谐,使画中物似乎置身某个混沌难辨的永恒时空中。王璇刻意削减了这些图像各自的指向意义,使其成为了真正的“符号机器”。此时,作品画面仅为元素的集成,架空于科学逻辑和惯性和普世认知,仅承载“存在意义”,图像的重组也仅承载艺术家的“自我意义”,而不能被纳入观念再造。
王璇《无题》
2022,布上丙烯 矿物颜料,100 × 80 cm
18
词语和书写的边界:刘彦湖 卢俊舟双个展
展期 8月29日 - 11月2日
地点 壹美美术馆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中关村壹号D4
刘彦湖和卢俊舟两位艺术家在实践的路径上和书法的风格上虽各具特色,但其作品也都鲜明地展现了在当下重新审视回望传统、努力开拓书法艺术未来的共同特点。如果说刘彦湖是试图从传统的内部开掘出现代性,那么卢俊舟则是用现代形式构成理念重新演绎和抉发诸如“良渚夏玉”(黄宾虹语)等上古刻画的悠远古意。如果说刘彦湖强调词语、语音、语意,强调文字与语言的内在关联,是试图突破日本现代书法的局限性所做出的努力,那么卢俊舟近期的创作则表现出一种蠲除执念的自由趋向,把几十年书法训练养成的笔性技巧内化为一种具有现代美学的节奏,空灵跳掷,自由自在。
展览现场
19
李昕頔:信物,空位,如其所是
展期 8月29日 - 10月19日
策展人 陈鋆尧
地点 A26空间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751D·Park南门
本次展览邀请观众和顾客根据艺术家设计的规则参与到与作品的互动中,以“人 → 信物(Token) → 空位(Slot)”的三重基础概念作为开端,阐述艺术家的个人创作实践如何与当代艺术生态、系统机制、商业和观众互动之间的逻辑关联。本次展览亦是A26空间焕新之后的首次展览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