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1项。(搜索耗时:0.0187秒)

481. 潘公凯:中国画笔墨的精神性 [96%]

...和图式都是学习绘画的第一步所要做的事情每个人学习绘画的第一步首先得学图式或者按中国人的说法学程式,然后才能够面对客观对象,才有现成的视觉语言去表达客观的对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4-03 09:47:59

482. 千高原艺术空间“绘画2012”展览开幕 [96%]

...另外,此次参展的作品中,大都包含了艺术家在其个人创作上的全新尝试。例如,艺术家唐可曾表示:我选择简单的生活,关注身边常物。平凡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周边事物长久的凝视是我的工作方式。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24 20:27:25

483. 形象的背离-张志坚油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96%]

...成较大的张力,艺术家的创作则游走其间,并最终形成了个人绘画语言逻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8-17 15:57:20

484. 自由交流论坛--“新绘画及其边界”(上) [96%]

...3年开始创作土豆系列作品的,这组作品很像我个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土豆系列每一幅作品需画半年,是用硬铅画的。因为我第一次接受绘画训练的素描教师是创作年画的老师,我在那个班上的学习态度很认真也很珍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5-12 16:41:06

485. 陈余生:90后大师 [96%]

...,同时受原始主义艺术的影响。他的作品有独特而鲜明的个人风格,但他仍实验以不同媒介创作,体现他丰富的创造力。  一九九七年,陈余生受委托为港铁推出的「车站艺术」计划设计大型剪纸形式的着色金属切片壁...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7-07-13 11:34:31

486. 第八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启动面向社会征稿 [96%]

...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多重透视特征,其作品探讨着神话、个人记忆和生活体验中身份的结构和形式,每件作品都是一次戏剧化的生存经历,一次挑战。曾参加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法国里昂双年展、上海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6-07 14:07:16

487. 刘晓辉:让绘画稀薄到我能承受的程度 [96%]

...没有太明确的时间指示,都是比较简单的几块颜色,一两个人,我有意让它稀薄,稀薄到我愿意承受的程度。记者:在《红头巾》系列中,出现过很多看似一样的画,只有一些细微的区别,这更像是对创作过程本身的一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05 09:06:23

488. 绘画已死和不可替代:叶恒贵谈绘画 [96%]

...走到今天只剩下这一块了。从理论上来讲,绘画已死;从个人角度,它不可替代。这坚定了我的绘画信念,我抱着绘画没有观念、无所谓什么话题的态度寻找自己的路。不是说艺术家要表达什么,而是要让别人知道艺术家表达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3-31 13:31:54

489. 观看与创作——简论尚丁军事题材的艺术选择 [96%]

...英雄的纪念碑式的手法,在绘画趣味上尽可能少的表达出个人的特征,雷同和大字报式的作品比比皆是,这也恰恰是这一时期绘画作品的主要特征。其中的一些比较优秀的油画,如1974年沈加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1975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27 13:18:41

490. 观看与创作——简论尚丁军事题材的艺术选择 [96%]

...英雄的纪念碑式的手法,在绘画趣味上尽可能少的表达出个人的特征,雷同和大字报式的作品比比皆是,这也恰恰是这一时期绘画作品的主要特征。其中的一些比较优秀的油画,如1974年沈加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1975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27 13: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