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赠昨日以明天——“社会建构的新拼图”

开展时间:2015-10-28

结束时间:2015-11-27

展览地址:中国上海沪江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江寒汀,乔木,蕉雨,江圣华,杨邨,房介复,邱受成,钱行健,富华,颜梅华,杨正新,张渊,陈世中,徐浩飞,黄书皋,江圣行

展览介绍


本次展览的名字灵感来自建筑设计师Le Corbusier,他在1927年乐观地认为殖民主义有利于在快速发展的机器化时代中传播和扩散现代社会的审美价值。诚然,这个角度基于一种假设,即:欧洲中心的霸权主义--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带着它残存的幽灵,将继续参与我们未来的构建。我们新的殖民城市中建造的公园和花园就是极好的体现,作为怀旧象征,欧洲田园牧歌的价值被重新构建。当今瞬息万变的世界中,新的社区不断形成,交融的文化也不断产生,这种牧歌式的大自然剧场在当下多元文化社会中有着主导地位,并质问着我们的主流理念,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混乱和冲突都可共处的新型民主化理想场景。
 
现代澳大利亚和那些与传统欧洲价值体系--建立在殖民主义政治理念基础上的体系--不兼容的文化有种相异相生的复杂关系。在这个方面,澳大利亚土著文化和中国文化都非常独特,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与大自然联系紧密。这与以模仿环境建造出的欧洲化的主题公园和花园形成强烈对比。也许这些仿造环境现在更准确地反映了一种精神的边缘地带,在这种激流动荡的边缘地带,整一性的主流文化的宏大叙事常常被重塑。
 
我当前的创作实践就是基于这个边缘性的空间,用拼图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建构的隐喻,在这过程中每一步都不容易。在Homi Bhabha的“第三空间”理论中他认为冲突和碰撞都揭示着全球化和融合的现实,也同样质问着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想象。这是一个动态的空间,它在我们言说时不断发生着变化并扰乱我们对于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认知。
 
我近年与中国文化的密切接触将我置于当下这个暂存的中间空间,增加了我对移民社群的情感。从文化角度来定义我是英国人,空间上来说我却是个澳大利亚人,而我现在一部分的生活都在中国。中国文化一直是我最尊重和最亲近的,而且中国让我可以从一个古老文明的角度出发,同时审阅我的过去和现在。
 
或许文化理论学家Nikos Papastergiadis关于个人身份认同的观点是对的,他提出个人身份认同取决于我们在哪里而不是我们从何而来。对于全球化公民来说,我们所在的位置并不固定。对于一些人来说,生活已然变成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流浪,这加剧了短暂身份认同概念的形成,反映着我们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对于共享社区和可渗透边界的适应和重组能力。
 
道家思想或者恰如其分地解读了这种变化的状态:相对应地翻译为“道”或“路”,道家学说指出变化的过程即现实本身,事物在变化发展的途中融合在一起。我的经历正如这般:在一边搭建桥梁一边跨越它们的同时还诠释着我在旅途过程中遇到的崭新世界。
 
在Le Corbusier晚年时期提出了更能反映殖民化空间的观点,他认为“只有思想是可以传递的”。通过此次展览中的作品,我想向大家展示自己关于想象世界的思考,而之前有幸经历的种种也为我的想象世界增色很多。
 
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工作和举办展览,也很高兴能与各位我尊敬的朋友们分享我的想象世界和有关于“昔日的明天”。
 
克莱夫·巴斯托
 
2015年5月25日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