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模型演进 Evolution of Model

开幕时间:2015-11-21 15:00:00

开展时间:2015-11-21

结束时间:2016-01-17

展览地址:A+ Contemporary亚洲当代艺术空间|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7号楼106室

策展人:鲍栋

参展艺术家:蔡磊,陈熹,ChoMiYoung,高伟刚,季俊,谭天,王郁洋

展览介绍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我们即将于2015年11月21日下午3 点举行六位年轻艺术家于上海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的首次群展“模型演进 Evolution of Model”,本展由中国知名策展人鲍栋策展,参展艺术家包括蔡磊、陈熹、Cho Mi Young 、高伟刚、季俊、谭天、王郁洋,展览将持续至2016年1月17日。

模型(model)是认知及实践的既定程式,与模型类似的常用概念还有图式(schema)、范式(paradigm)、样板(pattern)等,这些概念都在不同学科与语境下被广泛使用。对艺术而言,它包括认知模型,即视觉范式,如传统美术教育中的几何体、石膏像、解剖图、透视图、等等;以及艺术母题(motif),如艺术家常用的形象与题材、纹样的图像单元等等。传统绘画训练中的画谱与模特(Model),即是典型的视觉模型,临摹画谱、写生模特就是在学习某种视觉认知结构。视觉模型与题材联系起来,就成为了母题,如美术史中的松竹梅兰或莲花纹、茛苕纹等。在某种意义上,传统的艺术史就是一部视觉认知模型的演化史。

在这个展览中,“模型”于三个层面上在场,一是实体的模型,如雕塑的模具与的模块,二是虚拟或想像的模型,如模拟软件中的各种视觉模型与运动模型,以及艺术家及观众意识中的各种范式。三是知识的模型,如艺术作品数据库框架,及其他各种艺术话语模式。在具体的案例中,这三种“模型”往往是嵌套结构的,一个雕塑作品经常得用到模具,模具造型的创造又相关于头脑中的范式,而范式则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各种艺术话语的影响,但同时,种种话语的都附着在具体的艺术存在物,即物质实践上。

但模型不是一种具体、个别的存在,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认知及实践框架,对这种框架的自觉意识即是一种方法论意识。另一方面,模型总牵涉一个原型,即认知对象或实践目的,而当方法论意识成为了艺术家工作的推动力,甚至核心推动力的时候,模型自身也就独立了出来,自身构成了自身的对象与目的。在这个意义上,模型获得了自足的价值与生命,开始了自身的演化,这个展览即是要以艺术家的工作来呈现模型演进的方式,以更确切地观察某种建立在方法论上的艺术实践。 (文/鲍栋)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