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最后的村庄——柏林作品展

开幕时间:2016-05-21 15:00:00

开展时间:2016-05-21

结束时间:2016-05-31

展览地址:今日美术馆2号馆2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

策展人:王林

参展艺术家:柏林,戴小兵

主办单位:今日美术馆,巨臣艺术中心,军赋书画院

展览介绍


最后的村庄--柏林作品展
The Last Village - Bo Lin's Art

艺术家:  柏  林-水墨    戴小兵-摄影
策展人:王  林
特邀批评家:贾方舟、邓平祥、徐虹、孙振华、吴亮、高岭、王春辰、杨卫、管郁达、盛葳、段君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巨臣艺术中心、军赋书画院
展览地点: 今日美术馆2号馆2层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
开幕时间:2016年 5月21日下午3点
展览日期:2016.5.21-2016.5.31

艺术家简介

柏林 1954年生于重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艺术家协会会员,军赋书画院院长,西南大学教授,职业画家。
1970入伍,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1982年毕业。1986-2014年西南大学任教,硕士生导师,兼重庆电视台美术总监,笔耕不辍40余年,作品被国内外藏家收藏。

戴小兵 1968年生于重庆。重庆大画幅摄影协会副主席,职业摄影师。

参展经历:
2008年《老工业》作品参加平遥国际艺术摄影展。 (中国山西)
2009年《火车头》作品参加影像亚洲美国职业摄影师联赛。 (美国)
2009年《边缘》作品参加平遥国际艺术摄影展。 (中国山西)
2012年《重钢劳动者》 作品参加第四届大理国际影展---个人独立展览。(中国大理)
2013年《废都》 作品参加第五届大理国际影展。(中国大理)
2015年《重钢系列》作品参加"重庆之名-2015重庆美术馆邀请展"(中国重庆)


前言:为什么要记住那个村庄?
——关于柏林作品展

王林

2007年画家柏林因为偶然的机会,走进了中国西北甘肃省会宁县中川镇的一个村庄--马家沟村。他在这里的生活与村民无异,以土豆为食,一天到晚只有一口盅饮水,洗澡只能用细沙子擦身。这里一年的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加上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以及土地沙化、盐碱化,缺水造成当地生活的贫困,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马家沟是一个自聚村落,在地属中川镇的行政区划中没有这个村名儿,查阅政府档案,也没有关于马家沟的统计资料。但村里的人都说自己的村子叫马家沟,是祖辈居住的地方。柏林眼见的居民建筑也的确如此,门头、窗棂皆有讲究的装饰,注重细节,很有历史韵味。据说当年周边全是森林,不像现在,只有光秃秃黄土高坡,对着寂寥的天空和冷清的村子。

柏林和这里有缘。四川美院毕业多年之后,在这里重新激活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在苦寒与贫瘠的体会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绘画方式,作为一个水墨人物画家,领悟到环境与人、物我、艺技之间的一致性和唯一性。这里的村庄因水而盛衰,这里的家庭因水而聚散,甚至人们的面相五官也与此息息相关。柏林不用线条勾勒与墨晕托染的方式造型,因为其中太多主观化的描绘性,他需要的是自然--自然的质朴和质朴的自然。柏林对水墨浓淡和宣纸润燥的浸渍形态深有体会,善于控制水分收缩形成的边缘线来构成人物五官的分面造型,从而呈现出材料、环境与绘画对象的物性特征。诚如海德格尔所言,艺术作品中的物性(物品)之所以能够达于存在之在的澄明,就在于它凝结着人的经历,不是自我表现,而是人与物、技艺与材料、呈现与对象彼此共在,纯然一体,成为此在之在而不可分离。

这一批水墨人物画作,因为好友李力子先生力荐,2014年柏林做了平生第一个个展。他自号"散仙",不像很多他的77级同学,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么那么地在乎功名利禄。他自甘边缘,不怕落后,在别人不尚现实主义的时候"现实",在别人转向都市文化的时候"乡土"。其实,艺术是一项个人事业,既没必要跟潮,没有必要弄潮,也没必要反潮流,因为无论革命和被革命认同的都是集体性。而中国人之缺乏独立人格,就是因为个体对集体的依赖,有了集体没了个体。

展览以后,柏林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西北那个村庄:那里的状况,那里的人。七、八年之后,他又回到那里。希望看看那里的变化,为此柏林和他的工作团队作了四件事:

第一,他根据当年和现在拍摄的录像,剪辑成为一部独立纪录片《柏林西北行》。

第二,邀请摄影家戴小兵,一道去西北实地考察,拍摄大画幅手印照片,从村落景象、人居环境、建筑遗存到生活细节。

第三,工作团队对马家沟村及周边地区进行田野调研和相关采访,通过统计数字和个人叙事,了解村庄变化的真实情况。

第四,柏林在作品《面皮系列》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水墨人物的表现方法,改变头像的写生感,将面部五官分面写实语言强化,让作品的观看有现场逼视感,改变传统水墨文人化的观赏习惯。

其实,以具象写实为宗的现实主义,从库尔贝开始就强调真实之于艺术的重要性,甚至认为普通、日常的事物具有真实性的历史价值。现实主义的异化并不是因为艺术对真实性的诉求,而是因为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从革命需要出发,以集体服从的政治倾向为前提,取代了艺术家个体观察、体验、表达和揭示社会真实的权利。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遮蔽现实、历史的真相乃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因此,艺术对真实性的诉求,自然会成为意识形态集权化的异在力量。艺术不是革命,而是见证。以案例性呈现和揭示性考证,表达艺术家作为个体对于真实的尊重和阐释。在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中国,在消费与娱乐中没有历史记忆只有舆论导向的中国,作品的真实性有如档案记录、田野考察一般的可考据可检验性,方能为真实性诉求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艺术家所创造的作品场域,能够让人真切感受到真相对于良知的召唤,真实对于历史的见证。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这种"档案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和拉美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一样,属于自身文化境遇和历史上下文关系中生发出来的艺术现象,产生于同步共享的全球文化资讯,既非民族主义的自以为是,亦非欧美中心的边缘扩散,是当代艺术批评特别值得关注的。

柏林作品既不抒情也不浪漫,甚至述而不作。在不知是庄生梦蝶还是蝶梦庄生的"后谎言时代"(吴亮语),恐怕只有个人的经历和记忆才是属于历史的。因为这里的真实不可替代,不能抹煞,因为这里的真实见证了未来理想的虚假和现世狂欢的虚幻。

2016年4月8日


《最后的村庄--柏林作品展》将于5月21-31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开幕式于5月21日下午3点在二号馆二楼展厅举行。本次展览由今日美术馆、巨臣艺术中心、军赋书画院主办。策展人王林,特邀着名批评家贾方舟、邓平祥、徐虹、孙振华、吴亮、高岭、王春辰、杨卫、管郁达、盛葳、段君出席开幕式及研讨会。

柏林1978年就读四川美术学院,1982年毕业后在重庆西南大学任教。因缘际会来到会宁后,柏林注意到水与当地村落兴衰、村民迁徙、人口增减,甚至与村民面像的关系,由此领悟到水墨人物画的在地性,形成独特的水墨写实方法,并于2014年11月举办《面皮--柏林水墨作品展》。其水墨人物成形准确,不同于轮廓线条加墨色晕染的造型方式,亦有别于不重对象写实只重写意表现的水墨传统。柏林以宣纸在不同地域的润燥变化,利用水分收缩所形成的边缘线,来构成人物面部五官及皱纹的造型分面,呈现出材料、环境与绘画对象的物性特征。

本次展览是柏林水墨创作的继续推进,内容包括:田野调查、柏林水墨人物画前后作品、纪实影像《最后的村庄》和戴小兵西北摄影作品等。田野调查根据当地镇县统计数据和考察资料集成。水墨画新作进一步展现出西北农村的生存状况与底层人文。影像制作历时八年,从中可以见出西北乡村的历史变化及柏林水墨人物画在地在场的创作方法。摄影作品在传统村落与今日废墟的对比中,述说着人与土地、社会与历史的关系。

这些作品以档案般的见证性揭示出真实,更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留下了正在消失的文化记忆。

巨臣艺术中心
2016年5月1日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