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七家样——中国当代风景绘画研究展

开幕时间:2016-06-19 16:00:00

开展时间:2016-06-19

结束时间:2016-07-08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北京悦·美术馆

策展人:武洪滨

参展艺术家:苏新平,王克举,王易罡,陈琦,范勃,王家增,杨光

主办单位:北京悦·美术馆

展览介绍


七家样:一次对当代风景绘画概念的审思与延展

“当代”语境下,架上绘画已经日益成为观念的物质载体而非容纳思想的主体。此种身份的转换,也令原有艺术样式通过自身的调整与拓展来应对这场身份的危机。历来与观念叙事无涉的风景绘画如何应对成为时代之问。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有主体深度的风景”开启了风景绘画的新篇章,诸如安塞姆·基弗、卢卡·图伊曼斯、格哈德·里希特等艺术家逆流而上,掀起“风景”绘画的新浪潮。他们以“风景”之名关注风景背后的精神指向和切身经验,赋予架上风景绘画新的时代价值。就内在逻辑而言,风景绘画重新回到自然,关心世界本身,挖掘风景背后的人文叙事的动因乃系历史人文、环境生态、乃至政治观念等共同构筑起的人类存在经验使然。依此而言,作为经验主体之人应引起足够重视。

诚然,风景绘画离不开客观世界。而面对世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视觉经验的生成的过程。将风景看作是自然界与社会系统双向互动作用的结果显得尤为重要。新的风景概念应是一个包含人文、自然的立体多维概念,是一定区域内的物理实体与观念形态的综合体。当然,面对自然、面对客观的表现涉及到一个认识的方法和观念问题,即“如何认识客观”,这种并非新颖的观念和概念,今天却不可避逸的产生着变化:风景在何处?风景怎么画?风景关注什么?风景绘画怎样体现当代性?这些问题日益在风景绘画中被追问和思考。

本次展览邀请到王克举、苏新平、陈琦、王家增、王易罡、范勃、杨光等七位艺术家展现了七个不同的当代“风景”样本:从版画到大幅油画,苏新平始终平静地通过艺术语言的实验与更新来实现观念的当代性转换。他以沉思者的视角观察着这个变化着的世界,不断丰富对中国社会环境变迁的审视,不断追问着社会矛盾、存在价值与终极关怀。苏新平笔下的“风景”作品具备一种独特的“象征”意涵,始终处于主体清晰的观照之下,而他自己便是那个注视与守卫风景的人,用他眼中的风景来发言。这些风景似乎远离我们熟视无睹的繁华都市抑或甜美抒情的自然田园,它们仿若舞台布景一般形成一种恍若隔世之感,在异化而又荒诞的空间错落中形成一种幻象式景观,五彩斑斓的物质世界在他眼中像是被过一种独特的滤镜过滤后的样子,呈现出一种灰色的调子,一如从工业化到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社会的精神缩影,画面上人物总是被安排在积压的空间中,这种空间意识的表达亦会令人类比性地介入到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建构的思考当中去。

今天我们在面对王克举的绘画时,不能再简单地运用中西画种规则与标准的方式视之,因为他的绘画在某种程度超越了媒材规定性与画种操作性的限定。面对王克举的绘画还原视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揣摩他的心象。西画的“写生”与中国绘画的“写意”的结合,不再停留在概念与试验层面,而是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两方面贯通交融。“中西结合”这个学术概念在王克举的绘画实践中切实地得以水乳交融:从造型到变形、从构成关系到经营位置、从色彩关系到色彩美学、从画面氛围到形貌气韵、从写实到写意,王克举的艺术创作由内到外、由表及里地践行着中西艺术的交融。可见,中国传统哲学观与绘画美学深深地嵌入王克举的西画实践,他的“道”不仅体现在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交融,同时也体现在一套完整的东西方绘画规则融汇的方法论体系。

同样对传统的关注在王易罡的绘画中却呈现出了另一种样貌与方式。相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性与意象性传达,王易罡选择了反其道而行之,他深谙老子所谓“反者道之动”的深意,以抽象性与崇高感反向建构中国山水,并在操作上连带“行动画派”的身体性介入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当代感。显然,这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这种探索既带着对于传统文化的心领神会也带着后现代对于传统的超然无碍。画家运用丙烯、油画颜料进行泼、撒、点、画,画面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丘壑内营。巨幅画面中抽象因素所形成的磅礴气势,令人充分感受到崇高与敬畏这一康德式的美学判断,从而也呈现出艺术家对于西方哲学的思考与运用。

对“时间性”的沉思与表达是范勃与陈琦画面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时间感”是范勃绘画作品最重要的语言特征,它不仅纵深了画面的空间维度而且赋予了画面历史的厚度。画面中的人与物像时间一样勾起人的回忆,一个个主观构成的时间片断从现实中走进,从历史中走出。共同营造了一种精神的时空,连带范勃的古典气息与精英知识分子气质溢于言表。在物质化、流行化、扁平化的当下,范勃的作品总能让人回到理想的时空家园。

在陈琦的艺术实践中,技术本身既是艺术家的语言媒介,也是外化的观念载体,形成一种深层的同构关系。陈琦选择了具有深厚传统的水印木刻为自己的艺术表达媒介。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他将传统水印与西方绘画中表现光线明暗的素描层次理念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水印木刻的当代表现性。抽象性的时间在陈琦看来似乎是触手可及的物质性的,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表达中直观地发现时间的痕迹。以时间命名的《时间·简谱》的系列作品,便是以一种清晰的、可触摸的方式,把对抽象的时间和生命形态的思考呈现出来。从中我们似乎可以鲜活地感受到四季更迭与时空的流转,这何尝不是一种对自然风景独特的观照方式与角度呢!

王家增与杨光均是毕业于鲁美的东北人,经历与语境的相似令他们的风景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一种记忆与经验的在场。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对于工具理性以及人的异化的反思,构成他们的创作理念背景。王家增对于“工业文明”的记忆式传达,以及这些记忆中的“人”与“物”的关系的探讨在其笔下形成独特的“社会景观”。在其所描绘的那个“超现实”的、梦境般的世界中,我们不难看到艺术家的直观经验及反思与批判色彩。毋庸置疑,王家增的“个体记忆”关涉着一个集体的真相,他所要做的便是还原一个视觉知识分子对于历史的审慎态度。

生长在传统重工业生活形态中的杨光的创作总是向人们展示着一幅幅铿锵冷峻的北方画卷。以德国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画风与东北老工业区的鲜明特征水乳交融:钢、铁般的金属质感,夹杂着工业色彩明显的点、线、面的立体间架结构在杨光的画作中也呈现出冷静、理性却又充满张力的画面气息。即便是充满生活气息的树木与房屋在他的笔下也散发着浓厚的金属质感和几何意象。虽然工业题材并没有直接出现在画作中,但那些如生铁锻铸而成的自然景观恰恰构成一种感官强烈的主观化“风景”。可以说,杨光的风景既是“物”的风景也是“人”的风景!

不言而喻,本次展览所选择的七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迥异,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在当下这个时代对风景概念的理解与释读。他们正沿着各自的路径去寻找或者创造一种新的油画语言形式,也通过对风景意涵的审思与延展外化着各自的经验。风景内涵的改变势必带来风景观看方式的改变,这也敦促作为观者的我们在面对新的风景时如何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策展人:武洪滨

2016年6月11日于中国人民大学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