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美国艺术家Mickalene Thomas首个香港展览《彼之愿》

开幕时间:2016-11-18 17:00:00

开展时间:2016-11-18

结束时间:2017-01-07

展览地址:香港中环毕打街12号毕打行407室

参展艺术家:米卡琳·托马斯

主办单位:立木画廊

展览介绍


国际知名驻纽约艺术家米卡琳·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首个香港展览《彼之愿》(the desire of the other),展出其一系列新作。多年来,米卡琳·托马斯曾创作过多幅探讨当代女性形象的大型画像。在作品中,她经常巧妙地融合艺术历史、政治和流行文化等丰富元素,并尝试透过模糊主体与客体、具象与抽象、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界线,讲述有关女性主义(femininity)、性意识(sexuality)、阶级(class)和权力(power)等复杂概念。同时,她通过探索创作技巧,令观者们反思「美」的定义,以及重新思考女性在艺术传统中的描绘方式。米卡琳·托马斯在这场展览中,将继续以其经典的独特创作方法,呈献一系列全新画作(包括油画、压克力画、珐琅彩、丝网印刷、水钻、拼贴作品等)。《彼之愿》也是艺术家历来首场在中国举行的展览。

米卡琳·托马斯经常从西方艺术史里多个不同时期的人物和创作中获取灵感,其中早期的现代大师如让巴勃罗·毕卡索(Pablo Picasso)、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爱德华·马奈(Edouard Manet)、罗梅尔·毕尔登(Romare Bearden)等人对她的影响尤甚。在米卡琳·托马斯的作品中,模特儿经常会在她的指导下,在上述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中的一些常见的抽象布景下摆出各种各样的经典姿态,把女性作为被渴望(desired)和被征服(subjugated)对象的传统中解放出来。米卡琳·托马斯经常从不同的艺术时期和流派中取材,但她对图案和内部空间的运用却明显受到上世纪60至80年代影响。在那个社会文化和政治动荡的时代里,人们见证了民权运动、黑人平权运动以及第二波的女性主义运动。当时,许多的美国女性,尤其是非裔美国女性,也相继站起来,抗拒世俗对美的传统标准,并尝试为它重新定义。

在《彼之愿》展览中,米卡琳·托马斯展出了多幅具象和抽象女性肖象(包括多幅她的缪斯女神肖像,以及一幅大型躺卧身躯),探讨女性的身份(identity)、性别(gender)和自我(sense of self)如何在艺术和流行文化中被定型。在一些作品中,艺术家特别采用了水钻(一个她经常采用,也象征着女性主义的物料),务求为作品赋予一层更深的意义;同时,她也尝试以点彩勾勒图像,向点彩画派(Pointillism)致敬。米卡琳·托马斯把水钻点缀画中人的唇、指甲或头发,衬托人物轮廓之余,也将画中人描绘得更为细致。艺术家正是以这种微妙的方式,让观者得以反思各种对女性和女性主义的设想和定义。

除了经典的肖像画外,米卡琳·托马斯也就个别性别和种族创作了一系列以简约形状、色彩和线条为主的抽象肖像画。作品回归几何型态,并用上鲜艳的颜色勾画出唇、鼻、眼及其他面部特征的线条。这些肖像令人联想起二十世纪立体主义大师毕卡索和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运用拼贴来分割画面的抽象作品。拼贴是米卡琳·托马斯创作手法的重要元素,这不仅为她开拓了艺术创作的可能性,更进一步针对女性身份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刻的挖掘。

同时,米卡琳·托马斯正在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一场名为《Mickalene Thomas: Do I Look Like a Lady?》的录像装置和丝网印刷作品个展。展览日期至2017年2月6日。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