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巡展(北京)

开幕时间:2017-05-27 16:00:00

开展时间:2017-05-27

结束时间:2017-07-26

展览地址:大千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园区A04栋)

策展人:范迪安,彭宝玉,伍诗妮

参展艺术家:蔡剑超&苏北,陈颖,戴耘,丁浩,何岩青,李琳琳,李夏&关键,梁硕,卢征远,钱若斐,施丹,苏阿香,谭英杰,王雷,王礼军,王毅,王成普,文豪,吴彤,徐升,薛良,于洋,占研,张勇,张增增,郑晓雄,郅敏,周长勇

主办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大千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介绍


  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巡展(北京)
  基金支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
  主办单位: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大千当代艺术中心
  支持单位:湖北美术馆、南通市中心美术馆、318艺术网、聖佳曦和集团
  总策展人:范迪安
  学术顾问:孙振华
  出品人:陈湘波 、陶巍
  召集人:颜为昕
  学术主持:朱小钧、吴洪亮、张新英、盛葳
  策展人:彭宝玉、伍诗妮
  展览统筹:何岩青、刘晶、杨芳、申晨、王乙卉
  提名专家(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少军  王玉龄  王中  龙翔  吕品昌  刘礼宾  孙振华  朱小钧  余丁  陈钢 陈科  何桂彦  吴洪亮  杨剑平  张松涛  张伟  张新英  赵力  姜杰  唐尧 盛葳  董书兵  傅中望  蒋剑韬  焦兴涛  霍波洋
  参展艺术家(以姓氏首字母为序):
  蔡剑超&苏北  陈颖  戴耘  丁浩  何岩青  李琳琳  李夏&关键
  梁硕  卢征远  钱若斐  施丹  苏阿香  谭英杰 王雷 王礼军 王毅 王成普  文豪 吴彤 徐升 薛良 于洋 占研 张勇 张增增 郑晓雄  郅敏  周长勇        
  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大千当代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巡展(北京)"将于2017年5月27日--7月26日在大千当代艺术中心举办,本次展览是关山月美术馆在深圳举办的"在路上·2016: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在北京的巡展,本次巡展的展出场地大千当代艺术中心致力于以当代启发性视角认知、重构、呈现中国艺术成果及现象,同时专注于推进美术教育发展,在持续拓展公共教育项目的同时,为公众提供交流、学习及分享的平台。
  当代艺术是当下最活跃的艺术现象,对于当代艺术的关注和研究是当代美术博物馆重要的社会文化责任。鉴于此,自2013年开始,在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以及当代设计艺术研究两个主要学术方向的基础上,推出当代艺术项目"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目前,"在路上"已制定了六年计划--前五年的项目以媒介作为主要的分项依据--油画、水墨、版画、雕塑、新媒体,每年组织一个分项,通过展览、论坛和出版等方式,全面立体地梳理和研究不同类别和主体的青年艺术。第六年举行综合的文献展,集中呈现并讨论这五年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学术问题。
  "在路上"是一项持续性的当代艺术项目,将目标艺术家群体定位在70后和80后这两个已届艺术创作盛期但在史学上尚未得到深入梳理的艺术创作群体。"70、80后"的史学意义在于他们的整体生态形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转折,"在路上"的学术诉求正是建立在对其进行动态观察和文献整理的目的之上。从史学梳理的角度出发,从以70后、80后为主要创作力量的领域切入,通过专家或机构提名、问卷调查、工作室走访、展览和文献编辑出版、专题网站、微信、微博等方式,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生态观察、研究、展示和文献留存,并对从中反映出来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注重实验性,结合各媒介领域当下的学术问题,使展览成为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展览将雕塑(空间艺术)作为研究和展示的对象,在对国内以"70后"、"80后"为主要创作力量、与雕塑媒介领域相关的当代艺术现场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最终从24位专家提名的130余位艺术家中挑选了20余位在这一领域有着实验性、媒介拓展性,在创作中对艺术及其空间之间的关系有着持续的思考,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面貌和审美品格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参展,展出的100余件/组作品也代表体现了"70后"、"80后"的知识结构、审美理念、学术指向。
  在路上: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巡展(北京)展览共分为三个板块:
  1、自在:物质空间
  雕塑是三维空间艺术,材料探索曾经是现代雕塑的主要议题之一,然而,在材料的物理和视觉属性之外,还存在着更具有本体和哲学意义的物质属性。作为一种"语言",它不仅是技术上的纯粹与创新,更是着眼于雕塑本身,及其与空间的同构关系:一种是与语言本身的视觉张力占据周围空间,形成一种空间的实在,一种是以一个狭小的空间诱使观者进入一个大的精神空间。
  2、互文:参与空间
  与绘画不同,雕塑天然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然而,公共性并不仅仅体现在放置于公共空间供人观赏,更为重要的是,让它们与现场和观众发生直接的互动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观众在参与中获得新的自我体验,而作品也因为这一过程得以完成和实现新的建构。此外,公共空间同时也不断改变着自身定位,我们生活的当代世界,正在因为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对公共社会和私人生活的全面深入改造,而发生着急剧的转变。那么,这一语境下的雕塑将何去何从?它将如何应对科技、社会与生活的多维挑战?这是一种关于雕塑未来的思考,也是关于雕塑及其复杂性的探索。
  3、共生:环境生长
  在今日世界中,通过公众的参与和空间环境的变幻,雕塑将建构起全新的本体和观念意义。本次展览结合大千当代艺术中心的空间条件,将参展艺术家作品融入到具体的现场环境中,这个版块的作品散布在建筑外墙、庭院、中庭天井等位置,继关山月美术馆展出之后,再一次呈现出"在路上"对雕塑本体与其生长和存在的空间关系变化的学术考量。作为一个以空间性为主体特性的艺术媒介,不论是中国的传统雕塑还是西方的传统雕塑,都是因特定的空间而创作,并依这个特定的空间而存在。
  "在路上"注重文献性,重视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在各提名专家和学术机构的支持下,力求做到客观全面。活动在操作方式上采取提名-文献出版+遴选-抽样展览相结合的方式,除遴选一定数量的艺术家参加提名展外,更重要的还将编辑出版包括所有被提名艺术家文献在内的文献集,以期为这一阶段的史学研究提供更多感性的文献和可资探讨的话题,也通过相应的收藏工作为当代艺术史的研究保留一份可再现的持续的文本。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