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新物志——中国当代陶瓷作品展

开展时间:2019-04-03

结束时间:2019-05-05

展览地址:广东美术馆8、9号厅

策展人:赵婉君

参展艺术家:方力钧,冯峰,冯薇娜,季胜利,李超,李玉端,刘建华,柳溪,卢麃麃,陆斌,任宝山

主办单位:广东美术馆

展览介绍


  二十世纪90年代初,陶瓷因其独有的视觉特征和文化指向进入当代艺术家的视野,艺术家借助这一传统媒材的视觉表现和符号意义,实现了对社会历史的介入和个体经验的表述,在侧重泥性实验和抽象形式探索的 "现代陶艺" 之外,逐渐开启了以 "当代性" 和 "问题意识" 为前提的陶瓷创作转型。在这一整体发展轮廓中,我们不无惊喜的看到陶瓷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丰沛活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感受到观念先行对陶瓷本体语言的消解及审美体系的捐弃。由于当代艺术重观念轻媒介的特点,许多当代艺术家最初并无意于陶瓷技术本身,而这一趋向的极端发展也导致了材料语言的弱化、陶瓷边界的模糊,以及材料自律的缺失。
  基于此,展览把目光聚焦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对材料和观念皆具有深入理解和探讨的这样一批艺术家。他们在21世纪新的社会历史与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对观念语言和材料边界的关系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即能否在观念表达的探索中兼顾本体语言的重要性,形成陶瓷材料物质性与观念性的互渗与相长?深入思考的结果是,陶瓷在对当代艺术的介入中不应该只是作为符号化、视觉化的物质载体,而是在物质性与观念性这两个层面逐渐显现出新的关系构成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同样惊喜地发现,对材料 "物质性" 的回归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陶瓷语言的自觉和边界的重塑,弥补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代陶瓷发展初期的缺憾,陶瓷自身的当代性也被进一步发现和更加深刻地挖掘出来。
  陶瓷展前言
  当中国人开始对土与火的关系产生思考和联想,并将他们的理解用劳作的方式予以呈现时,陶瓷这一融天然与手工一体的物质形态开始在人类悠久的文明与艺术史中生根发芽。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整体变革,使得立足传统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成为这一巨大转型的组成部分。过去我们在考察中国艺术在20世纪至今的形态变化和观念更新时,往往习惯于聚焦国、油、版、雕等学科或媒材,对除此之外的艺术门类的梳理和推进工作往往存在一定的疏忽,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历史语境中某种程度上的遮蔽。近年来,对于像陶艺这样的边缘门类或小艺术种类逐渐在当代艺术生态中迸发活力、形成影响,并越来越多地受到艺术界、理论家以及观众们的关注。在此背景下,举办有关当代陶瓷的展览和研究不仅顺应了当代艺术研究的整体趋向,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当代陶艺研究在学术上的空白,同时也能够丰富观众对当代陶瓷艺术的认知,形成更加多元的展览架构。
  中国人对陶瓷一直以来有着独特的人文情结和情感寄托。从陶瓷艺术的发展史来看,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至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而后历经不同朝代更迭,陶瓷艺术在材料、工艺、审美等方面不断创新并取得巨大突破。而智慧的中国人很早就将自己的宇宙观、自然观等传统文化精神和信念融入陶艺当中,无论对材质的情有独钟还是对器物造型的精益求精,中华文明渲染下的陶瓷融工艺与审美于一炉。而当代陶瓷秉承优良传统而来,在经历过近代时期向海外的大力推广,作为一种颇具文化情怀的艺术媒介,源于生活的陶瓷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内来看,诸如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潮州等制瓷重镇让我们看到陶瓷这种传统艺术媒介在当代的创新性转型,并在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升华物质本身的审美性。本次展览邀请了刘建华、方力钧、陆斌、冯峰、季胜利、李玉端、卢麃麃、李超、冯薇娜、柳溪、任宝山等多位来自不同行业、具有不同学识背景的陶瓷艺术家,他们的复合知识结构和创新理念给展览带来的多元视角,让展览在不同维度上呈现陶瓷艺术的历史与当代双重属性。
  事实上,广东美术馆自建馆以来一直致力于关注和推动陶瓷媒介语言的发展,早年以"努力成为中国当代陶艺的重要研究基地和展示平台"为己任,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性、专题性的陶艺展览,期间收藏陶瓷作品共计近两百件(组),并举办了一系列相关研究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学术意义。本次展览由广东美术馆自主策划,重拾对陶瓷这一创作媒介的关注与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当代陶瓷的发展,也有利于本馆学术与收藏的多元化研究。未来,广东美术馆将会对陶瓷媒材展开长期的研究计划,包括现代陶艺、当代陶瓷以及艺术家个案研究等,以期在相关领域作出新的尝试和努力。
  广东美术馆馆长
  王绍强
  2019年3月

作品预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