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造景——中国当代艺术回顾展

开幕时间:2019-04-26 15:00

开展时间:2019-04-26

结束时间:2019-05-26

展览地址:k空间画廊(成都市高新区芳沁街87号附3-4号,永丰立交内侧)

策展人:刘军

参展艺术家:郭伟,李季,毛同强,庞茂琨,潘德海,魏光庆,忻海洲,周春芽,赵能智,曾浩

主办单位:k空间

展览介绍


  4月的成都,比天气还热的怕就是艺术了,K空间将在4月26日开幕新展:造景——中国当代艺术回顾展。此次展览将为观众呈现一系列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的早期精品和近年新作,旨在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切面,展览将持续至5月26日!

  回望--90年代后期中国当代艺术的样本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社会正在发生很多显着的变化:消费主义的抬头,流行文化的显现,自我个性的彰显。当代艺术处在各种观念的旋涡之中自然无法独善其身,当代绘画中的主观性在这时期尤为显着。这一时期艺术家作品中少了历史的沉重感和压抑,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他们作为时代的参与者与对社会现象的图像学的个人化表达,"新绘画"正在悄然兴起,而主力便是出生于60,70年代的一批艺术家。
  参展艺术家中有四川当代艺术的标杆人物,也有同时期其他地区当代艺术的重要实践者,90年代后期的他们正值艺术创作向着或成熟或转变的关键阶段。技术不再被这批艺术家当做焦点,而观念则成为主要诉求,不少人更是在此时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表现语言,甚至艺术生涯最为重要的系列亦肇始于此时,这批作品的重要性对于当时的艺术家和彼时的中国当代艺术都具有承上启下的影响。
  川籍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艺术版图上一块重要拼图:从伤痕美术到85新潮,再到90年代后期的青春残酷绘画,他们都是重要的在场者。如同"圣母"之于达芬奇一样,《绿狗》系列是周春芽艺术生涯最为看中,投入感情与心血最多的创作,硕大画布上的绿狗,性情、写意、又有几分不羁,成为了周春芽最让人过目不忘的经典图示。画家对这只绿狗是这样描述的:"绿狗是一个符号,一种象征,绿色是宁静的、浪漫的、抒情的,包含了爆发前宁静的意境。"
  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人们追求物质与享乐的同时,精神的空虚和无聊的情绪也在社会生活中弥漫:陈文波的《维他命》系列,是画家以肖像为主题的创作,也是其首个系列,其后所有作品都是从中发展而来。魏光庆的《休闲KTV》同样是对当时社会上崇尚的消费与享乐主义的及时回应,他也是90年代"文化波普"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何森从1998年底开始的《无眼女孩》系列,有意为之的支离破碎的画面构图,画中人焦虑与空洞正是艺术家彼时的心理投映。这些艺术家对于图像和视觉材料的转换都带有明显的主观改造。
  钟飚的艺术经历了数次转型,1998年创作的《在上海》是其第二次转型之前的作品,不同时代的物象被画家安排在同一时空,这一时期的作品也隐约可以看出其之后那些更加天马星空想象力的端倪。忻海洲弥漫着不安全感的大眼人,赵能智的《表情》系列,刻意堆积着一种自我混乱和分裂的视觉经验:模糊、粘稠、纠缠不清。
  与以上艺术家截然不同,展出的另外一部分艺术家则将关注点聚焦在心理层面:舒群是北方艺术群体的代表,在80年代就提出了理性绘画的概念,作品让观者从中感受其冷色调下严谨的秩序性;同为北方画家的宋永红,《洗澡》系列被视为艺术家的一个高峰,画家采用近景把画面聚焦于人和水,而抽离了周围环境,人和水之间流露出私密的情绪。
  邓箭今创作于1999年的《有关目击者的梦游系列》犹如一场在密室中发生的惊悚剧,着南国特有的潮湿气息。刘建华"迷恋的技艺"系列,妖冶性感的女人旗袍拟人化的斜躺在沙发和浴缸上,塑造了一个象征消费和物欲、令人浮想联翩的香艳场景。
  90年代的北京,东村,圆明园成为流浪北京寻梦的艺术家的精神庇护所,但冷酷的现实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杨少斌《红色系列》的作品是其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也是确立其"暴力"题材的肇始,着名评论家栗宪庭用"噼里啪啦"、"一拳头打上去"形容杨少斌作品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这一切都源于艺术家自己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与体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芬·马六明》以男女错位的性别转换形象而广为人知,马六明也是中国最早用身体从事行为艺术的代表。杨茂源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多来自于充气的马匹或是染色的羊皮,以及后来被抹平五官的经典古希腊雕塑,充满观念性的色温绘画,但他早期的绘画作品如今很少能够见到。
  作为画展中唯一的女性艺术家,夏俊娜也是70后艺术家中最早被市场认可的一位,其作品中流淌的色彩,斑斓的光影将其绘画才华肆意流淌在画布上。她笔下的女性仿佛置身于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中,神秘,优雅的气质弥漫在画中。曾浩作品中日常什物漫无目的地散落在画面上,彼此间没有关联又互相牵制,将熟悉的场景抽离使之变得陌生化是作品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展览所遴选的艺术家大都出生在60年代末期,作品也都是其艺术生涯转捩点的标志之作。他们用自己带有明显个人主义色彩的艺术,嵌入到当时的中国社会语境中。20年后的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强调速度,效率、更新迭代的世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快。当VIDEO,多媒体艺术更多地占领当下的展厅之时,当我们回望20年前的中国当代艺术和身处其中的这批艺术家时,他们用艺术界定个人与社会,现实与荒谬,所有的维度交织在一起,带给观者的思考和启发,今天看来仍然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