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褶皱可以颤动屋脊
开幕时间:2025-07-05 16:00
开展时间:2025-07-05
结束时间:2025-09-05
展览地点:Third Street Gallery
展览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 B1-09号
策展人:盖燕妮
参展艺术家:戴圣杰、黄娟、谭不如、徐立霜
主办单位:Third Street Gallery
如果褶皱可以颤动屋脊
If a Fold Could Tremble the Ridge
在今天,劳动的面貌早已脱离了传统的手工业图像,也不再局限于工厂、流水线与工具的隐喻。劳动变得更加分散、隐形、情感化,也更易被忽略、贬低或遗忘。尤其当“女性”成为其中的主语,我们所面对的不仅是身体的劳作,更是感知、情绪、记忆与社会结构中的持续负荷——她们被历史忽视,却持续承担;被归于柔软,却反复证明坚韧。
本次展览尝试回到一种更宽广的“劳动”视角,通过四位女性艺术家:戴圣杰、黄娟、谭不如、徐立霜的实践,呈现一组介于物质与情感之间、技术与身体之间的感知结构。作品中的“劳动”不是指向效率与产出,而是一种长时间的专注、修复与抵抗:它可能是布满破洞与污渍的手套,是一座模糊消失的楼梯,是与土地共振律动的翅膀(手),是重复整齐被即兴编造的符号 ,慢速书写关于记忆的节奏。如果凸起的岩层可以颤动最高的山脉,一种源自边缘的张力——它微弱却不缄默,柔软却持久。像折页纸的推进、传送带的牵引、蝴蝶翅膀掀起的细小扰动,发生在不被注意之处,又在时间的积累中生成结构性的涟漪。从个人经验出发,她们所实践的是一种渗透性的力量,一种非宣言式的推进方式,一种在细微中持续作用的手势语言。
关于艺术家
戴圣杰
戴圣杰目前生活和工作于上海。她在美国纽约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本科在美国史密斯女子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受视觉艺术、社会科学和戏剧设计等多领域滋养。她的创作关注全球工业化进程中被淘汰的旧物、无法分解的剩余元素及与劳动力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媒介来世”,将电子废料、塑料聚合物和工业残骸想象为人类世的“技术化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迁徙经历与情绪记忆,结合对多个废旧材料集散地的田野调研,延展材料叙事,溯源物质世界的流转与生命轨迹。
黄娟
“当说很容易时,错的就像对的一样。”这样的言语给人错觉,默许了一切的蠢蠢欲动。黄娟感兴趣于暴力关系及其生效机制,符号,神话发明,规训,荒谬与特权, 作品中具象与抽象的结合都围绕着述说的意图,一些即兴编造的符号经常重复整齐地出现,近乎强迫行为,抽象形状有直接的隐喻,并且来自于现实生活。然而,隐喻也逐渐成为一种自我规训。
谭不如
毕业于法国利摩日高等国立美院。近期实践通过研究、观察、材料处理与观念深入,试图召唤被遗忘的连接方式: 人如何与他人与自然连接,身体如何记忆土地,人如何在脆弱中构建。创作常呈现轻盈、流动,甚至转瞬即逝的状态,邀请观众探索其中的微妙互动和冲突,以此重建身体知觉,以抵抗宏大叙事的荒诞。也关注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语境的结合,将其转化为当代视角的表达,回应当下议题。发起多项围绕人类与织物的长期项目,关注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将其中的微末凝结为富有诗意的场域,也将创作视为由⽂本,⾏动,材料,图像,⼯艺,⼯作坊,展览,表演等,共同交织的写作。
徐立霜
徐立霜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纯艺术专业,现生活于中国上海、长沙。她借助行为艺术、影像作品以及装置艺术,邀请观众直面身体与感知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所经历的不安。她关注劳动、空间变迁和绩效体系,并从日常行为中汲取灵感,以异化的方式呈现主观感知与客观现实的纠缠。
关于策展人
盖燕妮
盖燕妮(1997b)毕业于格拉斯哥大学-策展实践(当代艺术方向),策展人,Third Street Gallery合伙人。她喜欢漂亮的建筑物、散步式旅行,对建立主体性与结构中的权力关系、身份认同与性别研究感兴趣,正在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世界公民努力着。她尝试将女性主义作为策展方法论,通过跨文化交流/对话为艺术家提供有序的梳理。她期望将“关怀”践行于工作的每个模块中,在不同的场域中制造差异并在保留真诚的同时完成内容的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