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藏品成稀有
年近七旬的贾学军,出生于陕西西安。1971年来到内蒙古兵团,被分配到包钢修建部工作。每年回家探亲时他都会带回两瓶家乡的特产太白酒。不是因为自己爱喝酒,而是因为酒瓶上印制的李白的《月下独酌》独特诗词。诗词的内容正与他身在异乡浓郁的思乡之情融合。
20多岁的时候,每次和朋友喝完酒后,都将酒瓶积攒下来。可让他没想到的是,40年后,那个“太白酒”的酒瓶竟成为珍藏,在市面上已成稀有。
“最初的收藏根本是无意识的,没想到当初的无意识藏品成为现在的稀有。”贾学军憨笑地说。当初,他不仅收藏酒瓶,而且看到一些外表漂亮的香烟盒,就顺便收藏了起来。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开始有意识地收集酒瓶和烟盒。而在之后的收藏中,他特别偏好收集有关《红楼梦》人物和毛泽东的藏品。
贾学军告诉记者,之所以偏好收集有关毛泽东的物件,或许和在兵团生活的几年有关。那个年代的他,深受毛泽东思想影响的缘故,他一直对毛泽东怀有深深的崇敬之情。现在,他收藏有关毛泽东的物件有很多,毛泽东画像、毛泽东领袖像章、以及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初期各类报纸上发表的有关毛泽东的文章和照片……这些都成为贾学军收藏的一部分。
在生活中,他经常给儿女讲有关毛泽东的历史故事,他希望孩子们能了解历史伟人的生活事迹。
2009年退休后,贾学军把心思几乎全花在收藏事业上了。目前,在他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摆满了酒瓶、烟盒、像章等花花绿绿的收藏品。40余年的收集,如今他所收藏的酒瓶达1600多种、扑克牌2000多副、烟盒4000多种、电话卡2000多个……对于他来说,40余年的收藏已经成为他一笔巨大的财富。
只为留住历史
贾学军告诉记者,收藏各种各样的物品,不图任何功利目的,只为能通过这些不同时代的物件,给自己品味历史的过程。
在贾学军的家中,无论走到哪里,到处放满了他的收藏品。每当拿起一件收藏品,他就像遇到了老朋友,仔细地回味一番。
40多年来,贾学军一边收藏,一边不断学习各种收藏知识,并积累了不少收藏经验。闲暇之时,他喜欢拿起所收藏的物件,一件件仔细观看、抚摸。在他看来,“它们不仅仅是一件件形形色色的收藏品,更是具有灵魂的历史见证者。”贾学军说。
在贾学军的收藏品中,记者还发现了不少旅游景点的门票。他告诉记者,由于门票具有鲜明的历史真实性,能见证时代的变迁,而且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因此现在很多收藏者都喜欢收藏门票。此外,他还收藏了一些手机卡、钱币、邮票等。
现在,在贾学军的影响下,他的儿子也喜欢上了收藏,他告诉记者:“就是因为这些收藏品,为我们展示了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