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本周(6.22-6.30)活动预告
偶然间翻看家中日历,才发现今日已是夏至时分。最近气温屡屡破表,上班的人直呼伤不起。再加上梅雨季节又反常的雨量不大,潮湿度倒是十足,夏日炎炎,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熬?上班族记得自备清凉油,便携式电风扇避暑为妥,或者跟着编辑一起去画廊美术馆“蹭”免费空调吧。
“发现 重建”展海报
展览时间:2013/06/22-2013/07/01
展览地点: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由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188艺术仓库主办,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协办的《发现 重建》中国青年艺术家优秀作品大展将于2013年6月22日隆重开展。届时,主办方将请来国内诸多国内外著名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共同见证这场当代艺术的饕餮盛宴。
本次大展由主办方行程万里,在全国范围内,走访了 9大美院以及20多所重点大学造型学院诸多艺术家的个人工作室,并在大学校园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宣讲,从6800多件作品中,由大展组委会层层筛选,最终选出了189件作品,涵盖国画、油画、雕塑、版画、装置及影像艺术,用心打造了一场独具观念而又充满现代活力感的艺术展览,相信一定能从视觉上打动每一位前来的观展者。
此次展览是188艺术仓库在与国内众多城市合作的城市巡回展中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中国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希望藉此以独有的艺术推介和文化传达发现亚洲地区更多全新的艺术力量,重建更多艺术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让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藏家、民众能有机会近距离互动,同样,也是青年艺术家们向社会展示自我观念的最佳机遇。
“前奏”展海报
展览时间:2013/06/22-2013/08/15
展览地点:Homeless画廊
Homeless画廊将在6月22日推出前奏——青年艺术家联展,由展览主办方ArtNetworking全球艺术联盟特别邀请三位青年艺术家李雅玲、梁虹、夏存参展。艺术家有理想能够带给他们很多创作活力和灵感,是非常宝贵和需要被鼓励的。幸运的是他们三位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坚持。
所谓前奏,是华丽登场前的先声。一批批艺术家陆续在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而在正式被人们熟知之前,一定会有酝酿期和前奏阶段。此次参展的艺术家均为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选择这几位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安于学院派程式,而是展露了风格迥异,凸显个性的创作面貌。
李雅玲,擅长捕捉生活的日常片段,感情细腻,同时又是一位极富理想的艺术家,她认为理想要坚守,自由要追,纯真要真诚。而这批作品恰恰透露出她对童真的思考和欣赏,是她自己从对生活的泛滥的美好感情中辨识自己,从纯粹的感性中提炼出理性的一种尝试。
梁虹,童年时家门前的一大片绿草地,对她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草也渐渐成为创作的背景和语言,画面居中的东西在变,表现艺术家正在经历的事和心迹,她以这样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历程做一个不一样的记录。
夏存,试图寻找一种可能性,来打破平时固有的思维模式,乐此不疲的观察着周围的细枝末节并将之转化为艺术语言,让大家知道周围环境还有并不为人所注意的部分。
“共存”展海报
展览时间:2013/06/23-2013/07/20
展览地点:和风雅颂 昆山阳澄湖科技园
此次参展的画家包括:李山、张恩利、裴晶、 曲丰国、王喜波、韩家泉、龚新如等21位艺术家。他们多为长期生活或毕业于上海的画家,了解上海文化,并创作出表达不同观点的作品。如同这座城市一样有着丰富独立和兼而有之的意识形态。
作为一种前卫文化现象,当代艺术从来就不曾以单一的形态存在,同时也不会满足于某种行之有效的程式,它们总是基于艺术家个体的微观视角去对历史的宏流不断地作出历史性的反应。
西方的20世纪艺术是这样,中国1970年代末以来的诸多艺术实验也是这样。在那些可被定义的宏观表象之下,总是共存着许多不尽相同的立场与态度,也正是这样一些各抒己见的行动构成了我们30多年来真切而鲜活的当代艺术史。
为了让这一段记忆不至于在许多大而化之的观看方式中被慢慢删除,同时也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时代的历史意味以及对未来的关照,我们或许需要一种超越断代学与分类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那些在观念、风格和媒材上大相径庭却共存于当下的艺术作品。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次展览所选择的艺术家不仅在年龄上跨度极大,而且就意识倾向与艺术语言来说也相去甚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选择是随意的。
【编辑:周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