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剪淞阁藏太湖石》 70 x 136 公分 纸本水墨 镜心
保利香港2013年秋拍当代水墨专场為藏家欣然呈现刘丹力作《剪淞阁藏太湖石》。该专场拍卖将於10月5日在香港君悦酒店追锤。
刘丹自幼迷恋文艺復兴时期的经典画作及其精湛技艺,并在年少时就展现出过人的素描功底。后转入江苏画院亚明门下,改学国画,并长期潜心钻研中国古代山水画之观念与结构。1981年移居纽约后,刘丹往返於各大美术馆并不断研究西方大师之创作方法。这两段重要的学习经歷,使得刘丹得以重新构建起自我的知识结构,并决定以水墨之探索為其创作的终身方向。
刘丹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石头的题材入手,开始探索山水画的结构问题,以“石”為“引度”,将中国古人对宏观世界的理解转向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中国园林,喜用‘假山’為基础结构,通过石头孔洞的致幻作用產生特有的时空意识。刘丹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中,最早运用太湖石在造型及精神层面上的特殊性,结合精深的素描功底,呈现出奇石特有的幽深温润。
此次推出的《剪淞阁藏太湖石》,是刘丹近20年绘画理论与实践的极致呈现。在有限的二维空间内,奇石的三维结构纤毫尽现,近观每个细节,又好似可转换成某处山水。将太湖石从原有的情境中抽离,通过放大和聚焦,将石头的物质特性昇华至“精神状态的造型”。画面构图平衡稳健,石头的塑造如同古希腊雕塑,比例和谐,造型温雅,以外在形式表达内在力量,同时又体现了古代文人自律自製的精神,将观者的注意力由绘画技法逐步导向创作主题,由微观进入宏观。
刘丹在绘画上的探索是革新的,如他自己所言:“在艺术的自身规律中,拓展传统艺术,而坚持艺术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