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0-11-04

2020年11月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国美术馆、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共同主办,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协办、广州艺术博物院承办的“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呈现展品近300件,得到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档案馆、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广州市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博物馆、莞城美术馆等相关单位和学者的鼎力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右二)为容庚先生家属容璞(左二)、容珊(左三)颁发捐赠证书,右一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左一为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广东省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刘日知及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出席开幕式。 胡和平为容璞、容珊颁发捐赠证书。吴为山、刘日知、苏士澍、邵大箴分别致辞,容璞致答谢辞,燕东升主持开幕式。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美术馆馆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致辞
吴为山讲到,容庚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的鸿儒,他是学者,是艺术家,是教育家,更是爱国者。容庚先生培养的学生也为中国文化、教育、艺术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容庚先生的收藏是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伟大民族历史的热爱,对先贤创造成果的热爱。与一般的收藏家不同,容庚先生收藏的不仅是物质更是精神,这种精神融汇到了容庚先生的思想、学术以及创造当中,更融汇进了他对下一代的教育当中。这次的捐赠充分体现了容家的情怀,他们把家宝变成国宝,作为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有责任来弘扬文化,弘扬容庚先生这样的文化人的爱国情怀和文化担当。
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
广东省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刘日知致辞
刘日知说到,容庚先生是文化人的骄傲和楷模。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容庚先生及其子女将藏品分批捐赠给国家,其中很多是国宝级藏品,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次展览展示了容老捐赠的整体风貌,诠释了岭南文化人应有的文化自信和坚守,彰显了容老以国家为重,以学术为重的治学精神和高尚风骨。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致辞
苏士澍讲到,容庚先生是享誉国际的大学者,他的书法篆刻创作似乎被其在学术、收藏、教育等方面的盛名所掩,实际上他在书法创作,篆、隶、楷、形、草都曾下过大工夫,特别是金文,通过大量临摹金文拓片,深获三代金文书法的精髓,他的篆刻受业于邓尔雅而风格自成。
著名美术评论家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致辞
邵大箴说到,中国美术馆举办“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非常有意义。“有容乃大”,容就是包容,包容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在艺术、学术方面,必须有包容精神,用包容精神鼓励各家各派,鼓励各种探索,才会出现大家,才会出现真正的人才。本次展览彰显出的容庚先生的精神和艺术成果,对今天的学者,对文化界、对广大群众都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
容璞致答谢辞
容璞在答谢辞中向中国美术馆表示感谢。她讲到,从1956年开始,其父陆续把大量的通过节衣缩食购得的文物有计划地、毫不吝啬地一批批送给有关单位和部门,让更多的人去研究、考证,做学术研究之用,大爱无疆,这种深藏在心中对祖国、对亲人的无限的爱,今天回忆起来仍令人感到如此温暖、浸入肺腑。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主持开幕式
简介

容庚(1894-1983),原名容肇庚,字希白,号颂斋,广东东莞人,是著名古文字学家、收藏家。擅书画篆刻,精于金石考古与书画鉴藏。1922年,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读研究生,毕业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兼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会委员、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岭南学报》主编、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等。 容庚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教育家、古物鉴定家,也是收藏家和书画篆刻家。其一生专精学问,著作等身,收藏宏富,晚年将毕生收藏捐献给国家。容庚辞世后,其子女后人遵循遗训“学术乃天下之公器”,陆续将其生前未及捐赠的文物捐献给国家。2019年,容庚子嗣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自刻、他人刻和收藏的177枚容庚藏印。2020年,家属再次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容庚书画作品5件,摄影图片文献78件以及容庚《颂斋藏印》原钤印谱一函四册。 本次展览经典荟萃,蔚为大观,展品包括容庚捐赠的个人书画、篆刻作品,容庚及其家属捐赠的青铜器、历代书画、丛帖、金石拓片、手稿、信札、印章以及各类文献资料等,涉及门类广泛,涵盖了容庚最为精华的收藏。 为全面展现容庚一生收藏,多家文博机构特借出馆藏品,其中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一级文物青铜器《栾书缶》,故宫博物院藏《兰亭八十刻》,中山大学藏《金文编》手稿,广州博物馆藏一级文物青铜器《仲惠父簋》《刺鼎》,广州艺术博物院藏一级文物南宋《云山图》小品、林良《秋树聚禽图轴》、沈周《吴门十二景》册页、文征明《醉翁亭记书画合卷》、董其昌行草《王维诗二首》卷、董其昌《江南山水图轴》、恽南田《花卉册页》、边寿民《杂画册选》,广东省博物馆藏《郭沫若致容庚信札》等。 展览通过四个篇章展现容庚的成就及贡献。第一篇章:“莞城文脉彰粤乡”,主要展示容庚故乡东莞籍名人以及广东省历史文化名人对其成长环境的影响。作品包括诸如广州艺术博物院藏林良、居廉、康有为、梁启超、关山月、黄君壁、黎雄才等人作品以及莞城美术馆藏东莞藉容氏家族容鹤龄、容祖椿作品,中国美术馆藏邓氏家族邓尔雅等人作品。 第二篇章:“艺心有寄气自芳”,主要展示容庚个人在诗文书画篆刻创作、文字学以及书画理论研究、文物鉴藏等方面的成就。其中包括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容庚《临沈十田苕溪碧浪图卷》,广东省博物馆藏容庚临董玄宰、冯青芳合作《古木竹石卷》,莞城美术馆藏容庚《仿唐寅静坐参禅》,东莞博物馆藏容庚《篆书八言联》,中国美术馆藏容庚《横眉俯首七言联》等多幅书画作品以及容庚篆刻作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代表容庚多方面学术成就的珍贵文稿如《文字学残稿》《颂斋甲骨卜辞》《毛公鼎集联》《兰亭集刻帖考》《淳化秘阁法帖考》《颂斋书画记》《论列朝诗歌与明诗综》《飞白考》等也将与观众见面。此外,中国美术馆藏容庚本人及由其拍摄的民国老照片,广东省档案馆藏容庚档案原件也是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 第三篇章:“交契名贤称时誉”,主要展示容庚与时贤们的书信交往,书画篆刻往来。其中包括当时的学术精英,如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顾颉刚、罗复堪、马衡、启功等多人的作品。 第四篇章:“纳藏悉尽报国邦”,主要展示容庚收藏的金石书画,弘扬其大爱无私的家国情怀。其中包括广州艺术博物院藏王鉴、上官周、翁同龢、王翚、王昱等名家绘画以及黄道周、刘墉、王文治、何绍基、吴熙载、徐三庚、吴大澂、黄士陵、曾国藩、清道人、张之洞、郑孝胥等名家书法作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虢季子白盘铭文拓片》《越王剑拓片》《毛公鼎全形拓初拓》等珍贵拓片,中国美术馆藏古印玺以及陈鸿寿、黄牧甫等人印章也将精彩呈现。 据各受捐机构不完全统计,容庚及其家属先后捐赠青铜器200余件,历代书画1200余件套,古籍善本1万余套册,金石拓片、丛帖、名人信札千余件,以及大量的著作手稿、刻本、抄本。其捐赠之精、数量之多,世所罕见,为国家文化集藏与积淀,做出巨大贡献。为了更好展示、宣传、研究容庚捐赠的文物,彰显容庚家族的高风亮节,以垂范后世,特举办此展。希望通过此展,使容庚先生严谨务实的学风、为国为民的情怀得以传承,容庚及其家属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得以弘扬,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次展览将展出至12月5日,呈现在中国美术馆13-17号展厅(周一闭馆)。

向着历史与未来的两极

——容庚捐赠展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当其与精神同一,则无限矣。精神存在于文化之中,存在于创造之中,存在于生生不息的世世代代的延传中。因此,作为鉴藏家而言,在生命的时光中,可以通过藏品与古人对话,活在历史中。作为文化的创造者可以立言,留存于世,影响未来,其生命光景无限延展。容庚先生(1894-1983年),既是鉴藏家,也是著作等身的饱学鸿儒。其以90岁的生命为基点,向着历史与未来的两极放射着精神之光华。他博古通今,在跨世纪的风雨人生中,在沧桑历经的学术生涯里,抒写着一位中华民族赤子的文化篇章。 鉴藏的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爱好所致,通常也会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富足和文化进步息息相关,因此有“盛世古董,乱世黄金”的俗语。然而容庚先生的收藏却恰逢乱世,无数国之瑰宝流失散佚,令国人痛惜扼腕。容庚先生在如此艰苦的社会环境条件下,以一介学者之身,多年倾尽家财肆力保护保全了大量国宝,其搜罗宏富,收藏巨丰,凡青铜、古迹字画、名人信札、古籍善本、金石拓片,琳琅满目。当国家遭受不幸之时,容庚先生毅然担起了保存、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而国家承平之际,先生又以天下为公的宽博胸怀将私藏捐赠国家,与世人共享同乐。容庚先生曾说:“聚实不易,散则何难?与其身后任其散失,不如现在就完整地献给国家,让更多的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更好的成绩来。”拳拳之心,殷殷之情,令人感佩、景仰!先生辞世后,子女秉承先父遗训,陆续将他生前未及捐赠的文物继续捐献给国家。淳淳厚德,无私家风,实乃中国收藏史上的一段佳话。 容庚先生不仅是一位鉴藏大家,也是一位学术泰斗和教育家、书画家。他生于清末广东东莞书宦世家,历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岭南大学教授、中山大学教授。其一生历清末、民国、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毕生献身于学术和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了几代文字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的专门人才,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一生以学致藏,以藏滋学、滋艺,非斤斤于牟利、汲汲于声名。其著《金文编》《商周彝器通考》等至今仍是从事古文字研究以及吉金收藏人的经典必读书目。容先生于书法、绘画、篆刻创作及理论著作、鉴藏研究等多有建树。书法古厚劲朗、雅洁高华,篆刻雅厚拔俗、清气透骨,绘画清贵雍容,“没骨”筋健。张横渠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士子立鸿志,容庚先生所学、所为,殆近者欤?先生仙逝之后,家属遵循其遗愿,2019年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先生珍藏自刻、他人为其所刻以及自己收藏的印章计177方,2020年,家属再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容庚书画作品5件,摄影图片文献78件以及容庚《颂斋藏印》原钤印谱一函四册,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此次捐赠,中国美术馆又入藏一批具有地域性、时代性、史料性多重意义的优秀作品,极大丰富了中国美术馆关于书法篆刻的典藏。 本次“有容乃大——容庚捐赠展”是继年初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之后又一重要展事。由中国美术馆联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协办,广州艺术博物院承办,同时在容庚先生曾有过重要捐赠的多家单位的共同支持下,策划筹办的。正如展览的名称“有容乃大”,本次展览一方面彰显了容庚先生的大德、大爱和大艺,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多家单位齐心协力办大事的态度和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纵观容庚先生的一生,正是对这段话的最好注脚。斯人虽逝,风范永存。今天,我们品味先生的收藏成果,瞻仰先生的学术高度,传承先生的道德文章,就是要致力于将它们的价值于新时代中得到新的体现。 祝愿展览成功!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

二〇二〇年十月三十日

展厅欣赏

作 品 欣 赏

一 莞城文脉彰粤乡
林良 秋树聚禽图 明
152.5×77cm 绢本设色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居廉 仕女图团扇 清
直径24.5cm 绢本设色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康有为 行书八言联 年代不详
148.3×39.4cm×2 纸本墨笔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容祖椿 野花双蜥 1937年
26.5×56.3cm 纸本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马衡、邹寿祺、容庚、邓尔雅 篆书四屏 1925年
127.3×31.3cm×4 纸本墨笔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二 艺心有寄气自芳
容庚 金文编手稿
四册 纸本墨笔
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藏
容庚 篆书八言联 年代不详
136.9×33.4cm 纸本墨笔
东莞市博物馆藏
容庚 临毛公鼎 1978年
117×49cm 纸本墨笔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容庚 绛帻鸡人露中立 1948年
63×32cm 纸本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容庚 仿唐寅静坐参禅图 年代不详
104×50cm 纸本墨笔
莞城美术馆藏
容庚 墨笔山水轴
101×31.8cm 纸本墨笔
广东省博物馆藏
三 交契名贤称时誉
罗振玉 篆书八言联 1929年
131×22cm×2 纸本墨笔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王国维 赠容庚书 1927年
126×31cm 纸本墨笔
广州艺术博物院
郭沫若 致容庚书简 1930年
21.2×18.3cm 纸本墨笔
广东省博物馆藏
马衡 致容庚书简 年代不详
29.2×21.5cm 纸本墨笔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陈垣 致容庚书简 年代不详
29.2×21.5cm 纸本墨笔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钱玄同 致容庚书简 年代不详
29.2×21.5cm 纸本墨笔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王雪涛 补景拓片 年代不详
44.5×83.5cm 纸本设色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司徒乔 容庚像 1935年
46×31.4cm 纸本素描
莞城美术馆藏
四 纳藏悉尽报国邦
栾书缶 青铜 战国
通高40.8cm 口径16.5cm 足径17cm
国家博物馆藏
佚名 云山图 南宋
26×26.3cm 绢本设色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剌鼎 青铜 周
通高19cm 口径17.3cm
广州博物馆藏
傅山 小楷扇 清
23.8×52.5cm 纸本墨笔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仲叀父簋 青铜 周
通高24.3cm 口径19.3cm
广州博物馆藏
董其昌 江南山水图 明
80.2×34cm 绢本设色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初拓毛公鼎 年代不详
220×76cm 纸本全形拓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

黄牧甫 稺甫 清
昌化鸡血石 14×14×40mm
中国美术馆藏

罗福颐 容庚秘箧 年代不详
寿山芙蓉石 15×15×20mm
中国美术馆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