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流动感和爆发力融合佳作——刘炜《风景》《肖像 2005 二号(2-7)6》| 永樂2021春拍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1-05-10

在经历了“八五新潮”的中国当代艺术界,于九十年代以其独特的政治形态与艺术文化在国际艺坛上崭露头角。一批年轻的中国艺术家通过频繁参与重要的国际艺术大展,以此打开了国内外艺术文化的交流通道。他们不仅被看做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中流砥柱,更是在后续的艺术创作生涯中持续发力,逐步搭建了当代中国艺术的宏大蓝图。而被称为“才情画家”的刘炜便是其中一员。
LOT 1908
刘炜(B.1965)风景
2008 年
布面油画
170×170 cm
签 名:刘炜 Liuwei 2008
估价:RMB 2,500,000 - 3,500,000
展览:
我的风景—刘炜,虹桥画廊,上海,2008 年
出版:
《刘炜》,红桥画廊,2008 年,P247
1989年刘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在1991年的展览上被评论家粟宪庭发掘,进而被冠以“玩世现实主义”领军的头衔。促使其声名鹊起的“革命家庭”系列是刘炜对传统教条主义与刻板烙印的一次反抗,而后的“游泳”系列更是直击封闭社会风气之下最无法宣之于口的男女关系,试图以此唤醒人性的本源。刘炜的作品一直持续着此类视觉和议题的双重冲击与争论,但值得关注的是,刘炜在其三十年的艺术创作中,从未被桎梏在某种风格定式中,而是不断尝试艺术创作的新方法,力图在多样的艺术媒介和语汇选择中坚持自身对绘画的新鲜感。
风景(局部)
1998年刘炜选择跳出以上令其成名的叙事图像,转向风景绘画,重新攀登艺术顶峰。此幅创作于2008年的《风景》显然表明此时的命题对于艺术家而言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在最初的艺术作品中,刘炜的标志性用笔往往令人印象深刻,细碎但富有流动性的笔触营造出了腐烂且肉乎乎的质感。但在这幅《风景》中,刘炜却摆脱了这一直观的形式语言,画面似乎重归宁静与平和。
风景(局部)
画中充满生机、肆意生长的绿色是观者的第一印象,淡绿、青绿、灰绿、褐绿、嫩绿与沉稳的灰色和开阔的白色完美融合,正如夏日的早上推窗一览,扑面而来的勃勃活力。刘炜在此用细腻的笔触叠加,在同色系的深浅搭配中营造出了极为丰富的画面层次和空间感。这一表现性的语言中被艺术家进一步融入了水墨画的独特技法,在极具流动感和爆发力的情感之上,却流露出一派田园牧歌之景。
正在工作室中创作的刘炜
刘炜显然成功地将其“私人风景发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空旷境界”。作为一幅富有实验性的油画作品,刘炜收起了早期创作中锋芒毕露的批评性,选择融合中国传统绘画,希求在这一沉静的作品中展现他如今所追寻的东方美学。
LOT 1902
刘炜(B.1965)肖像 2005 二号(2-7)6
2005 年
木刻版画、纸本油画
66×66 cm
签名:刘炜 Liu Wei
估价:RMB 300,000 - 400,000
出版:
1.《刘炜纸上绘画新作展》,沪申画廊,2005 年,P228-229
2.《超现实主义的现实一季大纯、刘炜、牟柏》2015 年 , P42-43
展览:
1.刘炜纸上绘画新作展,沪申画廊,上海,2005 年
2.超现实主义的现实一季大纯、刘炜、牟柏,路德维希美术馆,德国,2015 年
本作品为刘炜于二OO五年为上海沪申画廊开幕展览“刘炜纸上绘画新作展”而创作的。二OO五年对艺术家来说,是探索的一年。版画系出身的刘炜,首次结合木版雕刻及绘画为媒介,创作了一系列以肖像及人物为题材的独特作品,一套六张的《肖像2005 二号2-7》正是其中的代表作品。刘炜首先进行木板雕刻,印在宣纸上,然后再于版画上直接以铅笔及白色颜料绘画,完成一张独一无二的作品。其后,艺术家再在原木版上作出修改,并于版画上进行二次创作。故此,此套作品虽然出自同一木版雕刻,但每一张无论是原来木刻,还是后加的绘画元素,均独一无二。艺术家在此作品中,回顾了中国传统美学,并以此为基础,再进行跨媒介的实验,再结合了西方的表达方法,以开拓其他表达的可能性。此作品纪录了艺术家于二OO五年进行的创作实验,耗时一整年,随后亦继续转向传统油画,令这套作品于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中,更显独特珍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