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焰《灰的玫瑰——马余的青年时代》
布面油画 200×100cm 1996年作
11月29日晚19时,永樂2023秋拍“从传统到现当代艺术综合夜场”正式举槌。在“览胜——现当代艺术夜场”中,毛焰《灰的玫瑰——马余的青年时代》为封底之一,以700万元起拍,经过买家十余轮竞夺,910万元落槌,1046.5万元成交,由8909号牌竞得。
在中国当代绘画的广阔图景中,毛焰一直以其冷峻、迷离的观念性肖像画而享有盛名。创作于1996年的《灰的玫瑰——马余的青年时代》是毛焰在九十年代中期的肖像语言成熟期的作品。虽然艺术家并没有有意交代画面的叙事性,但画面中人物被刻意放大的头部、迷幻的色彩、不知所指的手部动作以及捉摸不定的眼神,都给这件作品增加了解读的复杂性。
《灰的玫瑰——马余的青年时代》承袭了1993年在《小山的肖像》和《伫立的青年》中的艺术实验,即“将纯正的古典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新表现组接在自己的画面上”。毛焰在画作中将古典绘画精彩绝伦的肖像技法和德国表现主义的绘画技巧结合起来,既突破了传统的主题和结构,亦通过增加一些表现性和写意性的笔触,更直接地渲染出人物的心理状态。主角马余原为鲁羊小说中的一个虚构的人物,在毛焰的笔下,他化作一位特立独行的青年男性,与同时期创作的《尖角黑玫瑰》和《记忆或者舞蹈的黑色玫瑰》同样带有浓郁的象征意味与隐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