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群展《赛博现场》正在宇甸艺术展出

来源:99艺术专稿 2025-04-25

展期|Date
2025/04/13-05/25


参展艺术家| Artists

冯志佳 / 劳大伦 / 王一 / 王昊阳 / 李小刚 / 左田东鼎 / 左暘

Feng Zhijia / LODTALAD / Wang Yi / Wang Haoyang / Li Xiaogang / Steven Zuo / Zuo Yang


策展人|Curator
宋潇雨


地点| Venue
杭州高德置地广场HUB 6楼  宇甸艺术

 

《赛博现场》展览现场空镜

 

宇甸艺术于2025年4月13日举办《赛博现场》群展,此次展览展出7位当代艺术家作品,内容包括架上绘画、综合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作品。展览由宋潇雨先生担任策展人,本次展览部分作品由站台中国和广州画廊所提供,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5月25日。

 

《赛博现场》展览现场空镜


展言


文/宋潇雨

 

 

  真正的活人和人形物品之间,还有什么区别?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菲利普·迪克

 

192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布世界首台彩色电视机,这种通过自发光并显示图像的机器在过去的近百年间不断迭代,衍生出各种样式。它——统称为屏幕的图像显示机器——不仅彻底改变了当代社会的运行方式、人类的生活习惯,亦对当代视觉审美和文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迷迭之象-梵高NO2》,冯志佳作品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说:媒介对信息、知识等内容有强烈反作用,它是积极的、能动的对讯息有重大影响,决定了讯息的清晰度和结构方式。屏幕不仅改变了人类获取内容的方式,也改变了内容本身。

 


《野生精灵史莱姆1》,劳大伦作品


1980年代,当初代电子游戏出现在屏幕之上,那略显粗糙的立体感、生硬的轮廓线、失真的光影效果,让当时的用户普遍有“假”的感觉。虽然技术限制了屏幕中的虚拟世界对现实的模仿,但却无意中创造了一种新的视觉风格——屏幕美学。

 


《lady》,王一作品


出生于1985至1990年代的当代艺术家们几乎是在“电子屏幕”的包围下成长的,他们习惯了“电子化”的视觉图像——即使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图像愈来愈接近现实——这种视觉惯性顺理成章的带到了他们的艺术创作中。

 


《Ripple#1》,王昊阳作品

 

刻意模仿LOD技术生成的生硬边线和超真实的立体感,利用屏幕语言去探讨其衍生出的一系列当代性问题,诸如:屏幕视觉对当代人观看习惯和感知的刺激和改变;屏幕语言对传统视觉逻辑的消解和重构;面对屏幕视觉的侵蚀,古老的绘画艺术要怎样体现当代价值;技术对人类身份的重塑等等。

 


《筑体-4》,李小刚作品

 

本次展览以赛博之名,试图展现技术对当代视觉审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技术的应用和精神延伸。“Cyber”源自希腊语单词“Kubernetes”有控制之义,控制和反控制,不是二元对立,而是人类智性与未来技术的融合共生。

 

《无题:战争的灾难#4》,左田东鼎作品


曾经,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亲手制造的雕像,并因此感动了阿芙落狄忒,令雕像拥有了生命,你所造之物因你的“自性”诞生,你又因你所造之物获得内心的治愈,此种互动大抵就是艺术创造的意义之一。

 

《惊异发生器》,左暘作品


用屏幕的语言和技术创造当代的景观,找寻技术之下的艺术意义,是“屏幕一代”对当代精神的塑造和对未来的期许。

 


参展艺术家简介| Introduction

 

冯志佳

B.1989 生于河北
2014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
2020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
近期展览:
2024 “酸拷⻉”个展,站台中国,北京,中国
2023 “序列诞生”个展,昊美术馆,上海,中国
2023 “迷迭”个展,EGG画廊,北京,中国2021 “余光”个展,EGG画廊,北京,中国

劳大伦(LODTALAD)

是现实与虚拟交融后所得的现实身份

劳家辉

B.1993 生于广东广州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士
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
近期展览:
2024 “螺旋上升:劳大伦与劳家辉”个展,广州画廊,广州,中国
2024 “劳大伦:深入浮岛觅神仙”个展,站台中国,北京,中国
2024 “劳大伦:投入具身世界”个展,北京保税艺术区,北京,中国
2022 “Birth——劳大伦”个展,站台中国,北京,中国
2021 “肖像1洛德塔拉德”个展 ,fakeproject,济南,中国

王一

B.1995 生于江苏徐州
2016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学士
2023 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
近期展览:
2024 “信息的形状”个展,可以画廊,北京,中国
2023 “模拟矩阵”个展,可以画廊,合肥,中国
2022 “了不起的一修”个展,运气画廊,杭州,中国
2022 “明日浪潮”个展,出入艺术空间,宁波,中国
2018 “生活剧场” 个展,TasteRoom,杭州,中国

王昊阳

B.1997 生于四川成都
2019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士
2022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硕士
近期展览:
2024 “闪回”个展,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北京,中国
2024 “青年100年度”,嘉德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23 “风中之籽”-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系列工作坊,罗中立美术馆,重庆,中国
2023 “林中路——行之于途”,ISLE Gallery,上海,中国
2023 “罗中立奖学金”,芒果美术馆,长沙,中国
2022 “抽·象之间”,Hiart space,深圳,中国

李小刚

B.1994 生于贵州
2018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学士
2024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硕士
近期展览:
2025 “开端,抑或尾声”,仚东堂,北京,中国
2024 “自定义的方式(Ⅲ):十个故事”,千高原艺术空间,成都,中国
2024 “重塑的风景”,⽟兰堂,上海,中国
2023 第十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西岸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22 “此时此地”个展, 腾挪空间 ,成都,中国

左田东鼎

B.1992 生于云南曲靖
2017 新斯科舍艺术与设计学院(NSCAD University),学士
2019 旧⾦⼭艺术学院(SFAI),硕士
2021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博⼠
近期展览:
2023 “当展示ChatGPT技术时”个展,299FreeArt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2017 “无题”个展,安娜·李奥诺文斯美术馆,加拿大
2024 第四届影像西湖艺术现场:两行诗河,照进来,浙江美术馆,杭州,中国
2024 “伽拉蒂亚3.0: 造物者的黄昏黎明”,中心美术馆,杭州,中国
2024 “生新境”,红梅文创园.发酵艺术中心,沈阳,中国
2024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毕业展-“混生丛林”,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杭州,中国

左暘

B.1996 生于浙江杭州
2020 天津美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系,学士
2024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
近期展览:
2024 “黎明的预言”,苏州湾数字艺术馆,苏州,中国
2024 “空想者的游牧”,ESCAPE艺术实验空间,上海,中国
2023 “YOUNGSPACE”艺术计划,重庆,中国
2022 第四届亚洲数字艺术展,北京,中国
2022 第四届新青年中国实验艺术文献展,江西,中国
2021 上海西岸“Cryptovoxels Space”集体项目,上海,中国
2021 “未来共同体”,仓美术馆,杭州,中国

 

策展人简介| Curator

 

宋潇雨

B.1990生于江苏无锡
2018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史论系。
青年策展人,专注于艺术史、思想史及当代艺术策展实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