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1
大卫·霍克尼沉浸式艺术展中国首站
展期 4月29日 - 11月30日
地点 上海西岸美术馆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600号B1智造展厅
从伦敦到曼彻斯特,从首尔到上海,《大卫·霍克尼:更大,更近(当然不是更小更远)》由霍克尼本人及团队历时三年亲自参与创作与监制,是迄今为止艺术家借由数字媒介所进行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艺术探索。
2
充电指南
展期 4月26日 - 8月31日
策展人 郑竹韵、张倩媛
艺术家 巴瑞云&苏永健、丁世伟、范婧、葛丹婷、郝经芳&王令杰、何璇、黄恩琦、李博&李乐、李佳宝、林莹宣、刘佳、刘亚洲、吕明岳、七幺、谌汐雨晓&于玮萍、陶辉、王阿囍、王宝菊、王相洁、王欣、王歆童、姚清妹、翟明慧、张聪聪、张汉普、张有否、朱佩鸿&赵一霖
地点 McaM明当代美术馆
上海静安区永和东路436号
展览将通过对27组艺术家共30件当代艺术作品的呈现,重新审视个体与集体的边界,在新的技术背景下探索可能的替代性社交模式。与此同时,试图在快节奏的城市日常和高强度的社交生活中,为需要之人建造一座可及的“能量充电站”。
3
黄喆:褶曲其中
展期 4月26日 - 5月25日
策展人 黄圣智
地点 震旦美术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富城路99号
黄喆的创作以考古学的方法为线索,延续从古代琉璃器皿上获得的关于时间的灵感,在实践中运用流动的光感与材料指代的时间感,用形态的重构去回看历史中某个时期,与此同时以仰望星空的姿态寻求对应的连接。
4
电子幻影:六个寓言
展期 4月23日 - 5月11日
策展人 阙云瑶
艺术家 卞润禾、何芷琪、黄淅然、乔非凡& 程卓、王语曈、姚佳沛
地点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27号
展览呈现的六件作品,每一件作品犹如一则寓言,回应着当下技术环境下的情感、命运、共生的构想——从人赠予AI的影像信件,到机械结构驱动的自我意识书写;从融合卡牌与AI机制的互动叙事,到网络空间的具身探索;从重建末日景观的生态社区,到与具备非人类感知的异质生命体展开交流。
5
隐秘之门
展期 4月19日 - 6月30日
策展人 盛立宇
艺术家 丁乙、贡嘎嘉措、龚玉、黄威、贺勋、Leonardo Ulian、廖斐、林海钟、裴庄欣、曲丰国、上田义彦、王子璇、叶庆
地点 沪申美术馆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外滩3号三楼
展览是一场以藏地文明与现代性对话为核心的艺术实验。共分五个章节:人文主义的复兴、行者的道路、照见与觉知、神圣与日常和“开门见山”,以西藏和传统及当代的对话探索现代性的另一种可能,并思考在地性——外滩这一中国现代性起源的中心何以展示藏地文明的瑰宝。
6
胞间连丝
展期 4月30日 - 6月1日
策展人 祝羽捷
艺术家 李海南、李山、梁绍基、林恩·赫舍曼·利森、龙盼、刘帅、刘昕、潘草原、邵纯、宋清羽、王一一、王玉钰、朱翌潇
地点 香格纳画廊(西岸中环)
上海市徐汇区西岸瑞宁路288号4幢
“胞间连丝”作为一个多层次的隐喻,激活了一个由菌丝装置、生物材料、显微图像与可视数据构成的当代艺术现场。展览以梁绍基、李山与林恩·赫舍曼·利森三位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先锋艺术家的创作为开篇,他们的作品及手稿文献将回溯他们自上世纪至今的探索。而在画廊的地下主展厅内,青年艺术家们续写了前者关于生命科学的篇章。
7
大竹茂夫:脱壳
展期 4月26日 - 6月3日
策展人 赵小丹
地点 蜂巢|上海
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270号
展览为日本艺术家大竹茂夫的最新个展,将呈现艺术家横跨近半个世纪的绘画实践,聚焦艺术家围绕旅行经验,以及对昆虫、海洋生物与真菌界的持续探索,藉由自然、文化与历史的交汇,展开的灵性叙事与空间图景。
8
陈天逸:梦十夜
展期 4月26日 - 6月3日
策展人 蔺圣冰
地点 蜂巢 · 生成|上海
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211号
展览集中呈现艺术家新近艺术实践中的十余件绘画作品。“梦十夜”一题,引自夏目漱石所撰同名散文诗集,这位作家以魔幻肌理包裹伦理内核的创作方式,恰与陈天逸形成呼应。
9
卞青:见山
展期 4月26日 - 6月15日
策展人 鲍栋
地点 狮語画廊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376号武康庭内3层
展览标题《见山》取自《五灯会元》中“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只是山。”这句古语既可视为卞青绘画方法的一种隐喻,也提供了进入其作品的观看线索。展览着重呈现艺术家过去十五年来围绕“山水”这一母题持续推进的绘画实践,既是阶段性总结,也是一场关于观看、语言与图像之间关系的重新提问。
10
康迪达·赫弗:行至阶间
展期 4月26日 - 6月14日
地点 德玉堂
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99号205-206A室
作为德国摄影艺术家康迪达·赫弗的最新个展,是艺术家对建筑空间与人类情感之间关系的深度探索,展现了她在当代摄影领域的卓越成就和独特视角。
11
申凡:我没有我
展期 4月18日 - 6月28日
策展人 林昱
地点 香格纳M50
上海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6号楼
申凡分别在香格纳M50 、艺博画廊同时举办个展。在香格纳M50,展览以“颜色”与“源流”两部分展开,系统梳理艺术家四十余年艺术实践中对抽象绘画语言的实验与突破。
12
申凡:一江春水
展期 4月18日 - 5月18日
地点 艺博画廊
中国上海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6号楼101室
申凡喜欢与符号游戏,他的很多创作都是围绕着符号展开。他把文字作为一种思想的流通符号并思考其蕴含的能量,就有了霓虹灯装置“一江春水向西流”。他持续地设计出各种手法,就是为了把一种符号变成另一种符号,在过程中对意义进行肯定、否定、逃离、修改、抹除。申凡用这种“从有到无”的方式所最终创造出来的另一种东西,就是我们在这里看到的申凡的艺术。
13
云隐:传家之美的当代觉醒
展期 4月19日 - 7月18日
策展人 苏芒
艺术家 蔡志松、李依宸、万亨
地点 养云安缦·院59号院
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6161号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隐云”既是对“诗意栖居”的当代诠释,更是文化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当观众穿行于虚实相生的展厅,触摸的不只是器物之美,更是文明迭代中生生不息的精神图谱。
14
徐新武:人曲
展期 4月19日 - 5月30日
地点 BLANKgallery
上海市M50创意园17号楼102室
《人曲》系列是徐新武沉寂五年时光后的转型力作。展览标题“人曲”既指向《十日谈》或《坎特伯雷故事集》一般的经典现实主义人间曲调,亦指艺术家所希望诉说的当代现实及“人”的故事。
15
色彩之诗——周碧初捐赠艺术展
展期 4月18日 - 6月2日
地点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
上海市长宁区金珠路111号
周碧初是我国第一代油画大家,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 。展览所精选近的120件作品几乎全部来自周碧初及家属捐赠给上海及福建漳州、平和等多家艺术机构的馆藏,涵盖了周碧初艺术生涯的不同时期,完整地串联起其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
浙江
16
夜航船:徐冰和他的学生们
展期 4月19日 - 6月15日
策展人 段少锋、宋新新
地点 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连心路99号
“夜航船:徐冰和他的学生们”是徐冰作品落地宁波的首个展览,也是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艺术家和他的学生们”系列的首个展览,全景式呈现了徐冰任教央美以来艺术教育的思想与实践,是对中国当代学院艺术教育及艺术生态的一次切片式研究与回望。
17
铃木秀尚:满园花果 寂寂无声
展期 4月26日 - 5月25日
地点 拾萬杭州空间
杭州市西湖区转塘街道长埭村孵鸡湾公交站
园中花果蓬勃生长,旺盛自由遮蔽了一切外在杂音,反而显得静谧安宁。铃木的作品亦是如此,宁静的表象下隐藏着激烈丰富的涌动:对照片图像的质疑和对绘画本质的持续探寻。作为近年来在国际舞台上非常活跃的艺术家,这是铃木在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由写生式的创作展开绘画在现实与虚构间的多重指向。
江苏
18
李然个展:或许是出幕间剧
展期 4月4日 - 7月6日
策展人 王亚敏
地点 北丘当代美术馆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1号环亚凯瑟琳广场
艺术家借用并引申这一“幕间剧”的概念来比喻自己亲身经历的,自2008年到2015年,再到当前的某种中国当代艺术现场:或许是出幕间剧,在各种正剧之间,你方唱罢我方登场,上演了一出自以为是的正剧?
19
斯蒂菲·雷默斯:沉默的证言
展期 4月4日 - 7月6日
地点 北丘当代美术馆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1号环亚凯瑟琳广场
作为“隧道项目”的第六期,此次与荷兰阿姆斯特丹Foam摄影博物馆合作,共同呈现艺术家斯蒂菲·雷默斯的观念摄影项目。“沉默的证言”基于艺术家前往意大利南部卡拉布里亚地区的考察,每一张照片都成为卡拉布里亚历史的无声证词,引导观众融入其中,进行自我解读与思考。
20
韩荷:某日某时某分
展期 4月19日 - 5月31日
地点 逸空间(江宁)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清水亭西路218号B号楼05室
展览聚焦艺术家韩荷近期全新创作。韩荷的创作是一次又一次对“观看”的重构, 不断松动我们对自然、空间与传统的固有想象。她不满足于技巧的重复,也不沉溺于题材的舒适区,而是选择用水与墨、线条与宣纸,建构一个柔软却富有张力的视觉世界。她以开放且灵活的的态度重新接近绘画,赋予它新的语境与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