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艺术点亮城市,9月柏林艺术周看什么?

来源:99艺术网 2025-09-15

九月的柏林,是一座被艺术渗透的城市。一年一度的柏林艺术周如期而至,如同一场无声的庆典,将百处展场串联成流动的剧场——从博物馆到画廊,艺术在这里不是被观看的客体,而是与城市共振的生命体。

这一次,走入约瑟夫森与弗格的对话之中,触摸雕塑的粗砺与绘画的秩序;在彭德尔顿的喷漆与纸本之间,绘画成为一场永不停止的提问。东方与西方在此刻交汇,韩国艺术家李培邀人们步入一片慎独之境。而在奥尔巴赫的“水钟”之下,流体的瞬间被定格成永恒,她以自创的工具绘制出物质深处的韵律,仿佛将微观的颤动谱成了宏大的诗……

这一切,都正在柏林发生。艺术周不是终点,而是一扇扇同时打开的门。我们推荐你走入这些空间,不只是为了欣赏,更是为了与某种未知的自己相遇。因为在这里,艺术从不回答,它只邀请。

 

1

柏林艺术周
展期 2025年9月10日 - 9月14日
地点 柏林

第14届柏林艺术周再度激活整座城市。遍布柏林的一百多个场所,美术馆、非营利空间、工作室与城市角落——化身为当代艺术的舞台,汇聚展览、表演、电影放映与学术对谈,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深入这座城市的创作现场,沉浸于其自由、实验、多元的艺术场景之中。

作为艺术周的核心场馆,汉堡火车站-国家现代美术馆推出特别项目,以激动人心的展览与活动迎接每一位到访者。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庆典,更是一次城市的体验:你观看作品,也感受柏林作为全球艺术重镇的呼吸与脉搏。

(c) Kulturprojekte Berlin, Foto: Ivo Hänisch

 

2

“佩特里特·哈里拉伊:一部不合时宜的歌剧”展览现场
©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Nationalgalerie/Jacopo La Forgia

佩特里特·哈里拉伊:
一部不合时宜的歌剧
展期 2025年9月11日 - 2026年5月31日
地点 汉堡火车站,柏林

佩特里特·哈里拉伊1986年出生于科索沃的一个小乡村。在塞尔维亚-科索沃战争期间,他的家被战火夷为平地,不得不逃离祖国。如今,他往返于德国、意大利和科索沃三地之间生活与工作。2013年,这位艺术家曾代表科索沃首届国家馆参展威尼斯双年展。

哈里拉伊的艺术实践涵盖雕塑、绘画、写作和表演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跨媒介的全面才华与深厚积淀。他擅长从科索沃本土搜集材料——无论是废弃金属、古老织物还是自然中的石块,这些物件经他之手转化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媒介,被赋予新的生命。此次展览除呈现他的素描、雕塑和装置作品外,还特别推出专门为场地创作的新作。展览核心源于哈里拉伊的首部歌剧作品,该作探讨集体梦想如何具有解放世界的潜力。

“佩特里特·哈里拉伊:一部不合时宜的歌剧”展览现场
©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Nationalgalerie/Jacopo La Forgia

 

3

冈瑟·弗格《无题》
粗帆布面丙烯,250 x 421 cm,1995年

汉斯·约瑟夫森与冈瑟·弗格:
一次对话
展期 2025年9月5日 – 10月25日
地点 Max Hetzler画廊,柏林

作为两位艺术家的首次联展:约瑟夫森以触感丰富的雕塑与弗格1990年代的网格绘画并置展出,在画廊的顶层空间集中呈现。

汉斯·约瑟夫森《无题(罗拉)》
黄铜,143 x 80 x 76 cm,4/6版、2 件 AP,1996年

 

4

佩特拉·科特赖特《1996_f2_boards》,2025年
© Petra Cortright.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Société, Berlin
Photo: Sebastiano Pellion di Persano

存在状态
展期 2025年9月11日 - 11月1日
地点 夏洛滕堡画廊,柏林

在柏林艺术周期间,法国兴业银行与豪瑟沃斯画廊携手,于法国兴业银行夏洛滕堡画廊空间合作推出展览“存在状态”。本次展览汇集了两个机构共30位艺术家的作品,观众有机会从当代艺术传奇人物路易丝·布尔乔亚和辛迪·舍曼,一路看到跨学科创作代表玛丽安娜·西姆内特和陆扬等不同世代与背景的艺术实践。

“存在状态”一展旨在探讨身份、身体与能动性之间流动而不确定的边界,透过艺术思考“人何以为人”的多种构建与争辩方式。

“存在状态”展览现场
Société and Hauser & Wirth Collaborative Exhibition, Société Charlottenburg Gallery, Berlin, 2025. Photo: Trevor Good

 

5

Photo:Pace Gallery

亚当·彭德尔顿:喷绘光层显现
展期 2025年9月11日 - 11月2日
地点 佩斯画廊柏林加油站空间

佩斯画廊柏林加油站新空间正在展出美国艺术家亚当·彭德尔顿最新个展,精选艺术家"黑人达达"与"无题(日子)"系列的绘画及纸本作品。作为当代美国绘画的核心人物,彭德尔顿以不断重新定义媒介与抽象过程的关系而闻名。

 

6

李培《笔触A3》
青铜,170 x 120 x 165 cm,2025年
© 李培工作室

李培:朔望
展期 2025年9月11日 - 10月18日
地点 施博尔画廊,柏林

此次展览展出韩国艺术家李培的 “浴火重生”系列绘画,以及“笔触”系列,其中还包含了一件覆盖展厅墙面与地面的特定场域作品。

在展览“朔望”中李培以白纸铺满整个展厅,观众只能在穿上鞋套后进入观看,不禁让人联想到韩国传统室内空间。对艺术家而言,东亚生活中例如入室前脱鞋的细致都传递出审慎与专注,这样的环境营造出一种适于思考的氛围。

 

7

陶芭·奥尔巴赫《扩展对象》
布面丙烯、绘制木框,35.6 x 45.7 x 10 cm(装裱),2025年

陶芭·奥尔巴赫:水钟
展期 2025年9月11日 - 10月18日
地点 施博尔画廊,柏林

此次展览展出了艺术家最新创作的“扩展对象”系列新作,这些绘画精细入微地捕捉了协调流体运动中稍纵即逝的瞬间。陶芭·奥尔巴赫的创作横跨多种媒介与形式,她着迷于微观到宏观层面的结构与连结。她的作品自由游走于绘画、编织、雕塑、摄影、影像、书法以及乐器设计之间。

 

8

卡塔琳娜·格罗斯,《无题》
布面丙烯,237 x 157 cm,2025年

卡塔琳娜·格罗斯 :正午之光
展期 2025年9月11日 – 11月1日
地点 Max Hetzler画廊,柏林

作为艺术家与画廊合作的第四次个展,本次展览延续了2025年格罗斯一系列广受关注的重要个人项目,其中包括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项目——巴塞尔艺术展Messeplatz公共项目委任作品,将建筑与物体强有力地融入进一个整体绘制的图像。格罗斯以其壮观的沉浸式绘画而闻名,她直接将迸发的色彩喷射在建筑、室内空间、风景和画布上,在不同的尺度、表面与维度之间作画,打破我们习以为常的秩序感。

 

9

格蕾丝·韦弗《无题(母与子)》,
布面丙烯,300 x 280 cm,2025年

格蕾丝·韦弗:母亲
展期 2025年9月11日 – 11月29日
地点 Max Hetzler画廊,柏林

本次展览为艺术家与画廊合作的第五次个展,也是其作品首次在柏林空间展出。在格蕾丝·韦弗近期的作品中,艺术家开始转向原型母题,包括母与子以及女性裸体等经典图示。对韦弗而言,身体不仅仅是一个主题,更是一处场域——在这里,线条被编排成抒情的姿态,情感通过身体浮现。尽管作品尺度庞大,却在朴素题材之外透露着温情。

“格蕾丝·韦弗:母亲”展览现场
摄影:def image

 

10

童昆鸟《瑞蝠图》
绢本设色,90 x 120 cm, 2023-2025年

童昆鸟:浪卷黄昏后
展期 2025年9月11日 – 10月25日
地点 户尔柏林空间

展览汇集了童昆鸟持续创作的绘画系列精选作品,并对画廊空间进行全新改造,在细微之处改变了画廊的内部与窗户,使观众置身于一个充满自我投射与氛围的场域之中。

灵感源自明代画家戴进的《海水旭日图》。艺术家以棉花覆盖整个展厅地面,并在玻璃上施以海浪纹样,将空间在视觉上延展至室外,透过带有图案的玻璃,宛如海面上浮现的海市蜃楼。对艺术家而言,这一幻象映照着他的心境,在动荡的全球格局中,全球化的时代似乎已然退潮,暮色降临,而未来仍被迷雾与未知所笼罩,如同地平线上若隐若现的远景。

童昆鸟《蝠摇直上图》
绢本设色,90 x 60 cm, 2025年

 

11

安德烈娅·齐特尔,《Public Performance of the Self (9-9-2024 Erewhon with Justine)》(局部),2025年
©安德烈娅·齐特尔,图片致谢艺术家及施布特-玛格画廊

安德烈娅·齐特尔:自我的公共展演
展期 2025年9月12日 - 10月25日
地点 施布特-玛格画廊,柏林

安德烈娅·齐特尔1965年出生于美国加州,是一位雕塑家、装置艺术家和社会实践者。她最为人熟知的是对其所谓“生命系统的理想化结构”的探索,从多角度审视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作品引人深思。齐特尔的艺术实践深深植根于她自身的日常生活,其创作跨越建筑、绘画、摄影、设计、缝纫及烹饪等多个领域。

在她近期的作品中,齐特尔着眼于“表演”一词的双重含义——既指行为的实施,也指向观众的自我呈现。她“演绎自己”,积极参与公共领域中的日常活动,并同时通过手机摄像头和书面报告对这些行为进行记录。

 

12

亨尼·阿尔夫坦《Haircut》,2025年
图片致谢艺术家、施布特-玛格画廊与 Karma
摄影:Aurélien Mole

亨尼·阿尔夫坦:
By The Skin Of My Teeth
展期 2025年9月12日 - 10月25日
地点 施布特-玛格画廊,柏林

亨尼·阿尔夫坦的艺术创作深深植根于对绘画媒介的深入探索,不断审视其方法与历史。她以观察与推演为基础,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转化为既富趣味又带有神秘感的画面,创作出精心构图的具象作品。此次在柏林艺术周期间的个展,展出其全新绘画作品以及首次亮相的粉彩素描。

 

13

贝蒂娜·普斯茨基《地平线》
布面丙烯,138 x 194 x 4 cm,2025年
photo: Joerg von Bruchhausen

贝蒂娜·普斯茨基:地平线
展期 2025年9月12日 – 10月25日
地点 布赫曼画廊,柏林

贝蒂娜·普斯茨基是德国21世纪当代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她以概念性的方式创作雕塑、摄影,录像,现场大型装置艺术,同建筑联系在一起而闻名。此次展览集中展出了这位柏林艺术家三个不同系列的新作品,包括陶瓷和钢制雕塑,以及新同名系列《地平线》中的画布作品。

 

14

萨拉·舒曼《无题》
拼贴,34.6 x 24.8 cm,1959年
私人收藏;摄影:Nicolai Stephan

萨拉·舒曼:
​拼贴与绘画,​1954年至1982年
展期 2025年9月12日 - 11月1日
地点 麦习画廊,柏林

柏林艺术家萨拉·舒曼是德国战后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人物之一。通过这场以舒曼作品为主的展览——其中大多数作品并不对外出售,麦习画廊延续了其对早期女性主义艺术家的推广努力,本次展览也进一步融入当代女性艺术家群体之中,如米里亚姆·卡恩、卡婷卡·柏克、伊娃·卡托塔法与塔米娜·阿玛戴尔等艺术家作品同时呈现。

 

15

瓦西尔·贝雷拉:撞我,但请温柔
展期 2025年9月13日 - 10月4日
策展人 路易莎·赛普
地点 Galerie Met画廊,柏林

瓦西尔·贝雷拉来自格鲁吉亚,本次展览“撞我,但请温柔”中的黑暗装置,源自于他个人的经历与背景——在逐渐衰败的现实与内心逃离之间,贝雷拉探索运动与静止,以及“事故”这一超验时刻。

 

16

陈若冰《2227》
布面丙烯,130 x 130 cm, 2022-2024年

​陈若冰、亚伯拉罕·大卫·克里斯蒂安:​绘画与雕塑
展期 2025年9月20日 – 11月8日
地点 阿尔布雷希特画廊,柏林

陈若冰和亚伯拉罕·大卫·克里斯蒂安都在追求一个他们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这始终是一个挑战,它无法用语言表达。

陈若冰最初在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传统中国水墨画,1992年起在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师从戈特哈德·格劳布纳继续深造。在近年的创作实践中,陈若冰将画面中层层叠如渲染般的中国传统绘画手法与对色彩的觉知深刻地交融。

亚伯拉罕·大卫·克里斯汀的雕塑是用巨大的铁鼓制成的,展览中展出的五件雕塑,在结构让人联想到人形或容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