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艺术的商业化和艺术所强调的“原创性”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事实上,促使艺术家走上艺术商业化的很大原因是出于对 “原创性”的焦虑。艺术发展到今天,原创的力量越来越微弱。今天,没有哪一场艺术运动能打破这一明显的僵局。贫困而焦虑的艺术家们往往被富人招安,以反乌托邦的视角做着不相关的工作。这些艺术家难道没有选择吗?问题的答案正如我在下文中论述的那样——在今天有一种艺术潮流,其特点不再明显,创作动机也不很“纯粹”,甚至与前卫无关。
对话李津:四十年后,再谈中国画“穷途末路”
对话张大力:入行四十年,依然要“为艺术战”
艺术家是怎么过暑假的?
这场跨越百年的艺术大展,为何不用“做功课”也能看懂?
专收“不安与怪诞”的顶级藏家,如何缔造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收藏?
尚扬
罗中立
周春芽
毛旭辉
隋建国
郭伟
方力钧
张大力
曾梵志
张恩利
尹朝阳
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