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伦敦苏富比将呈现弗朗西斯·培根与奥古斯特·罗丹的杰作,展开一场跨越世纪的形体对话。扭曲的躯体、痛苦的表情与充满冲击力的肌理,折射出两位艺术家对人类情感的共同痴迷。这些巨作目前正在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公开展出。
相隔近一个世纪,弗朗西斯·培根与奥古斯特·罗丹之间却存在着一种出乎意料却强有力的共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罗丹的作品对培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关键影响,塑造了他对人体的表现方式——不再将其视为静态的理想化形态,而是作为承载心理体验的脆弱易变的容器。除了在伦敦接触罗丹作品外,培根还是个不折不扣的亲法派,他长期旅居巴黎,更于1974至1987年间在玛莱区保留了一间工作室公寓。
罗丹的两件铸像源自其巨作《加莱义民》。1884年加莱市政府委托创作此作以纪念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六位勇士。这位雕塑大师以突破传统的现代表现手法,摒弃了此类公共雕塑惯用的神话理想化处理,转而强调人物的真实人性,捕捉他们的痛苦与内心挣扎,也彰显罗丹通过形体探索心理深度的不懈追求。
培根创作于1975年的《Portrait of a Dwarf》与1980年的《*Study for Self-Portrait *》将亮相伦敦苏富比10月16日举行的当代艺术晚间拍卖,与罗丹《加莱义民》中皮埃尔·德维桑与让·德菲尔内两个人物终极版本的大型雕塑同场呈现,更多细节敬请期待。
弗朗西斯·培根
Portrait of a Dwarf
估价待询
弗朗西斯·培根
Study for Self-Portrait
估价待询
拍卖详情
伦敦苏富比
「现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10月16日
展览
香港苏富比旗舰艺廊
中环干诺道中 8 号置地遮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