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嘉德香港•秋拍】汲古润今,绝代风华:丁公纵横古今文明的精妙变奏

来源:中国嘉德香港 2025-09-24

现代艺术大家丁衍庸,1921年以优异成绩成为东京美术学校仅六位外国学生之一,留学期间接触到欧洲如火如荼的现代主义运动,尤其酷爱印象派与野兽派,为其创作奠定了奔放不羁的底色。他认为原始艺术的简洁性最能表达人类复杂且多样的情感,潜心​「挖掘」自身中华文化的根基​:积极吸纳以八大山人​为代表的大写意水墨、高古器物与玺印美学,深入探索水墨「线条」的精粹,成为少数将「以古为新」运用到油画表现上、并取得突出成就的第一代重要艺术家。跨越四十年深耕民族文化的涵养,皆在其油画创作中栩栩体现​。而其晚年的水墨创作也臻炉火纯青之境,作品屡次展出于美、日、澳、法等地。​在汲古出新的鲜活画笔下,书写了现代艺坛汇融古今的大道,赢得高度国际声望​。

「人类创造崇高的艺术时,必须真心诚意,思想纯洁,不容许有丝毫欲望存在其中,尤戒贪念,不为势趋,不为利诱,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丁衍庸

丁衍庸与佛像 ©财团法人立青文教基金会

神色丰满,美的精神气韵

《艳女》雅俗共赏的形神张力

Lot 36
丁衍庸
艳女
油彩 画布 | 一九六〇年代作 | 49.5×39.5 cm.
出版
1996年9月28日,《明报》,世界华文媒体,香港,第C8页
2020年,《丁衍庸油画全集》,衣淑凡编,立青文教基金会,台北,第205页
展览
1996年10月10日至11月30日,「女性形象lll」,少励画廊,香港
来源
香港少励画廊
1996年4月28日,佳士得香港春季拍卖会,拍品编号406
1998年11月2日,佳士得香港秋季拍卖会,拍品编号307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注:画背贴有香港少励画廊标签
估价 ESTIMATE:
HKD 1,000,000–2,000,000

作为丁公创作的重要一环,「人物肖像」是他数十年锲而不舍的题材。根据《丁衍镛油画全集》统计,丁公可考的油画作品共301幅,其中有79幅是肖像,是他创作中的最大类别,但当中仅只49幅有实体画作存世,足显珍稀,《艳女》即为其一难得之作。

作品背景以正红和铬绿两种强烈的对比构成,体现「大红大绿」、「大俗即大雅」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趣。此用色曾是唐代的流行色,尤见于敦煌壁画中的硃砂、石绿,以营造出富丽堂皇的视觉感受。而丁衍庸大胆以此配色占据画幅左右,红绿冷热对撞增强画面立体性,浓艳的视觉效果突显人物焦点与神采。

初唐莫高窟第328窟的西壁佛龛顶部的《说法图》,当中可看到大量使用硃砂红和石绿的对比色描绘人物。在《艳女》中,丁公也大胆使用同样的红绿撞色,人物佩戴的耳环也近似壁画中菩萨的装扮,极富美感

而在人物描绘上,作品以果敢流畅的笔触勾勒五官和身形,寥寥数笔,即展现画中人修眉、凤眼、文鼻、樱桃小嘴的东方女性美。盘发与旗袍打扮增添优雅知性的古典韵味,点睛的眼眸透露出柔和、大方、自信的风采,传神地道出新时代东方女性明丽娴雅的独特魅力。锤炼出以东方笔墨线条与野兽派狂放构型的精彩结合,生动呈现画中人的内在气质和精神面貌,并从中传递出超越时代的精神自由。

毕加索《亚维农的少女》,油彩画布,243.9×233.7cm,1907年作,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究天人、通古今的蓬勃生命力

《人体》中的灵性奔腾

Lot 37
丁衍庸
人体
油彩 画布 | 一九六三年作 | 60×45 cm.
出版
1963年10月22日,《华侨日报》,香港,第5张第2页
2001年,《20世纪中国油画图库1950-1979》,广西美术出版社,南宁,图版29
2020年,《丁衍庸油画全集》,衣淑凡编,立青文教基金会,台北,第391页
展览
1963年10月23至26日,「丁衍庸教授近作欣赏会」,荃湾雅丽珊社区服务中心,香港
来源
1994年10月30日,佳士得香港春季拍卖会,拍品编号14
2006年6月5日,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拍品编号20
2011年11月11日,北京诚轩秋季拍卖会,拍品编号609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注:画背写有艺术家手绘文字,推测为甲骨文字形变体的「寿美」二字,或为表达祝福之意,或为作品赠予的对象之名
估价 ESTIMATE:
HKD 1,200,000–1,800,000

「丁氏为创新中国艺术所开立的第二道良方,即是对原始艺术的研究……当我们知道了原始主义在欧洲的现代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时,却鲜有中国的艺术家在上个世纪的前半期时便懂得利用自己民族的原始、史前或高古艺术来做为革新艺术表现的灵感。」

——财团法人立青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衣淑凡

《人体》以两尊朴拙粗犷、充满自然力量的木雕为主角,完美地将原始艺术和野兽派的语汇熔铸为一,又流露东方书道的演绎,震撼人心。其中雕塑曾五度出现在丁公的油画中,推测为其个人收藏的一环。而综观丁公毕生创作,其现今留存以「原始雕像」为主题所作的油画者仅只5件,再再彰显了作品的珍稀性。

在此他以劲道简练的笔法,勾勒出两尊顶天立地的雕像,充满原始性和几何力量。人物面部骨骼感强、五官量感大,恰似非洲原始部落的木雕亦或台湾原住民的雕刻。两者的身体如呈现英文字母形状的「B」和「A」,巧妙地将东西共融一炉。二者相对而立如沟通姿态,女性雕像高大圆润,象征母性与原始审美;男性则稳立如守护者,双手姿态如持仪仗。作品迸发原始灵性与野兽派张力,同时展现东方「以形写神」的深邃哲思。

左:非洲Hemba 族艺术家《酋长纪念像》,78×19.5×20.3cm,约19世纪至20世纪初作,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右:台湾排湾族雕刻,210×40×30cm,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藏。据丁公女儿丁励贞回忆,丁衍庸对台湾原住民雕刻有着浓厚的兴趣

此外,画背更绘有艺术化变体的甲骨文「寿美」二字,或为展现美好的祝福之意,或是画作赠予对象之名,为作品再添趣意。

丁衍庸《人体》一作背面写有甲骨文「寿美」二字

《人体》在完成该年,即展出于丁衍庸的香港个展,并获《华侨日报》盛赞「熔中西绘画艺术于一炉……实为艺术巨擘精心佳构」,开创以中国金石风格表现西洋绘画的新纪元。

1963年10月22日《华侨日报》刊登了丁衍庸《人体》一作,并大幅报导其个展

彩笔纵横,远古神驹

《桌上水壶》甲骨文字与当代涅槃

Lot 35
丁衍庸
桌上水壶
油彩 纤维板 | 一九七一年作 | 45.7×29.8 cm.
出版
2003年,《意象之美:丁衍庸的绘画艺术》,历史博物馆,台北,第92页
2020年,《丁衍庸油画全集》,衣淑凡编,立青文教基金会,台北,第330至331页
展览
2003年8月5日至9月21日,「意象之美:丁衍庸的绘画艺术」,历史博物馆,台北
来源
2001年10月28日,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拍品编号28
亚洲私人收藏
2005年10月24日,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拍品编号797
2010年11月22日,北京诚轩秋季拍卖会,拍品编号705
现亚洲重要私人藏家直接购自上述来源
估价 ESTIMATE:
HKD 800,000–1,500,000

相较于《人体》中具世界性共鸣的原始精神,另一完成于1971年的《桌上水壶》则着力追溯中国乃至于整个东亚已知最早成体系的成熟文字——甲骨文,透过与浓郁西式色彩和精简造型的融合,所展现一次充满趣味的现代「复古」之创想。

作品以鲜亮活泼的橘调与翠石般的绿彩,激烈地碰撞出色彩解放的西式浪漫。正面以鲜橘色的瓶罐强烈地占据视线与画面的核心,其轮廓被简化为几何化的弧面,犹如高古陶器经烈火淬炼后的当代转生。用笔上,作品融入东方书法中「飞白」的迅疾之笔,以极为恣意的平涂笔刷写就背景,壶口精简至横向一笔、壶身中央的纵向纹路鲜明有度,每一笔皆呈现笔锋的虚实交错、纵横有度,尽现东方式线条的韵味。物体造型更具金石结体之力,磅礴而深具份量感。

圆润的水壶立于四方小桌上,塑造出「方中带圆」的造型考究。桌面右下角亦放置一颗代表「事事如意」的圆柿,与水壶之色相映成趣,将小巧如柿子和硕大似水壶、不同物体间的张力与统一置于同一天地。

壶身可见一由浅粉暗纹绘制或铭刻的「马」字甲骨文。丁公将甲骨文中「马」字原本「头朝上、背朝右、尾朝下」的形状进行了逆时针90度旋转,令马儿稳稳地立于大地,当中保留了三笔鬃毛,却增多了一重马尾,见其幽默。

甲骨文字「马」,丁公将其转化运用于《桌上水壶》一作中壶器的图腾

除此作外,丁公亦在1968年的《三骑士》、 1971年的《仕女与马》中描绘过此甲骨「马」字,显见他对文字和形象的深入研究与钟情。

左:丁衍庸《三骑士》, 油彩木板,60.5×50.4cm,1968年作。
右:丁衍庸《仕女与马》, 油彩画布,89.5×60cm,1971年作, 拍卖成交价4,926,000港币。丁公曾数次在创作中融入甲骨文中的「马」字,除此二件外,唯次上拍的《桌上水壶》。

今次所呈之作,无一例外展现丁公毕生所追求的「揽古观今」、「以西润中」之艺术理念。原始雕塑和甲骨文字的刀锋笔意,经由野兽派色彩的浸染、东方笔势的运筹帷幄,化作一场跨越三千年的视觉盛宴,在方寸画布间奏响古今文明的双重变奏。

Lot 38
丁衍庸
老鼠与苹果
墨 纸本 | 一九七八年作 | 68.9 × 34.8 cm.
出版
2024年,《困乏多情 香江艺缘:丁衍庸的中西艺术》,香港大学出版社,香港,第284页
展览
2022年11月2日至2023年2月26日,「困乏多情 香江艺缘:丁衍庸的中西艺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
来源
丁衍庸弟子梁以珊直接获赠自艺术家本人
亚洲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D 10,000–20,000

Lot 39
丁衍庸
钟馗
墨 纸本 | 一九七一年作 | 138.5×69 cm.
来源
法国汉学家班文干直接获赠自艺术家本人
亚洲私人收藏
注:班文干为著名的法国汉学家,在1960至1970年代间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时结识丁衍庸,成为好友
估价 ESTIMATE:
HKD 60,000–100,000

Lot 40
丁衍庸
两情相悦
彩墨 纸本 | 约一九六〇年代末至一九七〇年代作 | 137.5×34 cm.
来源
法国汉学家班文干直接获赠自艺术家本人
亚洲私人收藏
注:班文干为著名的法国汉学家,在1960至1970年代间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时结识丁衍庸,成为好友
估价 ESTIMATE:
HKD 30,000–50,000

Lot 41
丁衍庸
枫叶虫鸟图
彩墨 纸本 | 一九七六年作 | 76×34 cm.
来源
丁衍庸弟子梁以瑚直接获赠自艺术家本人
亚洲私人收藏
估价 ESTIMATE:
HKD 18,000–25,000


中国嘉德香港2025秋季拍卖会

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拍卖:10月8日 | 10 am
预展:10月3-5日 | 10am-8pm
10月6-7日 | 10am-6pm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展览厅3DE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