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进驻亚洲十周年重要里程碑,富艺斯将于9月27至28日举行“现代及当代艺术”香港秋季拍卖。拍卖开始前至少48小时提交“预先竞投”,可享较低买家佣金费率,详细规则请见文末。本次香港拍卖除呈献赵无极钜作《27.01.86》外,更荟聚多名二十世纪东西方艺术大师的经典力作,亮点包括皮耶·苏拉吉(Pierre Soulages)、巴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乔治·马修(Georges Mathieu)及朱德群、常玉等大师的代表作品。
1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巨匠
皮耶·苏拉吉(Pierre Soulages)
《画作222 x 137厘米,2015年5月14日》,2015年作
压克力 画布,222 x 137厘米
重要亚洲私人收藏
估价:7,800,000 - 11,000,000港元
此作是皮耶·苏拉吉享誉盛名的“Outrenoir”系列中的典范之作,凝聚了艺术家对黑色毕生的执着探索,他摒弃具象表达,专注于颜料本身的物理与视觉特性。这幅逾两米高的巨作表面,交织着宽窄深浅不一的水平笔触,构成一幅肌理丰富的画卷:起伏的纹路、沟壑与峰脊巧妙捕捉并反射光线,营造出令人沉醉的光影变幻。苏拉吉将颜料与丙烯树脂混合,创造出哑光与光泽表面的对比,让作品肌理更为丰富。
苏拉吉的艺术实践拒绝草图或预设,他依循直觉将颜料直接挥洒画布,让创作过程成为一场与材料的即时交融。若将其简单归类为抽象表现主义,无疑忽视了其艺术内核——他并非以色彩传递情绪,而是构筑一个令人沉浸的视觉盛宴,邀请观者潜入这片墨色深渊,在光影的交响中照见自身内在。正是这种原始力量与当代材质哲学完美融合的见证,奠定了苏拉吉在二十世纪艺术史乃至更广阔时空中的不朽地位。
乔治·马修(Georges Mathieu)
《法国航空》,1967年作
油彩 画布,175.7 x 451厘米
估价:3,000,000 - 5,000,000港元
*无底价拍品
乔治·马修是战后抽象艺术的关键人物,被誉为“抒情抽象”画派的先驱。他摒弃几何形式的拘束,宣导纯粹而自由的笔触——或以长柄画笔挥洒出恢弘的书法性线条,或直接将颜料从管中挤出,以迸发般的即时性与速度完成创作。通过1960至1970年代的重要回顾展与公共委托项目,马修的影响力逐渐扩展至挂毯、雕塑、建筑与设计领域。
本季晚间拍卖推出的这幅巨作原为法国航空委托绘制,并在由法国文化部长揭幕的展览中首度亮相,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艺术家“无预想形式”的哲学理念,以及其代表作中一贯体现的、一种近乎迷醉的、狄俄尼索斯般的生命能量。
巴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
《躺卧裸女》,1961年作
铅笔 蜡笔 纸本,24 x 32厘米
估价:800,000 - 1,200,000港元
这幅作品是毕加索艺术生涯晚期极具代表性作之一,诞生于其与英国收藏家道格拉斯·库珀在法国南部城堡的独特合作项目中。这件作品以极简的单色水平构图呈现,展现了毕加索对线条的高度提炼能力,将卧姿裸女这一经典主题转化为充满雕塑感的平面符号。
它不仅延续了艺术家对马奈等大师作品的重新诠释,更体现了其将私人画作转化为公共艺术的创新实践——通过与挪威艺术家卡尔·内斯亚尔合作的喷砂混凝土浮雕技术,这幅素描最终以建筑浮雕的形式永久留存,完成了从纸本到空间、从私密到公共的跨越,成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对话的杰出范例。
2
享誉国际的华裔艺术大家
朱德群
《构图第461号》,1972年作
油彩 纸本 裱于画布,50.5 x 65厘米
估价:600,000 - 1,000,000港元
朱德群是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享有国际盛誉的法籍华裔抽象绘画大师。他出生于中国,深受中国传统书画与文人精神的熏陶,后于1955年赴法深造,并自此定居巴黎。在西方抽象表现主义风起云涌的时代,朱德群并未简单追随,而是开创了一条独特的艺术道路。
他将中国山水画中的“澄怀观道”与书法的行云流水,融汇于西方油画的浓郁色彩与澎湃笔触之中。其作品虽为抽象形式,却营造出充满光感、动感与深邃空间的自然意象,宛如宇宙初开、山水氤氲的磅礴诗篇。朱德群于1997年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终身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裔艺术家,这标志着其艺术成就获得了西方主流艺术界的最高认可,他也因此被视为连接东西方美学精神的桥梁式人物。
常玉
左起:《半身女子侧像》,水墨 纸本,31.5 x 26厘米
估价:100,000 - 200,000港元
《举臂站姿女子背像》,水墨 纸本,48 x 30.5厘米
估价:100,000 - 200,000港元
《挥手的站姿女子》,水墨 纸本,45.5 x 27.5厘米
估价:100,000 - 200,000港元
《左臂向后的坐姿女子》,水墨 纸本,47 x 31厘米
估价:120,000 - 220,000港元
《作画女子四分之三侧像》,水墨 纸本,55.5 x 44.5厘米
估价:150,000 - 250,000港元
*法国米歇尔·阿拔赫家族 朵莉丝及吉尔·阿拔赫收藏
本次日间拍卖呈献常玉的六件纸本作品,其中五件来自法国米歇尔·阿拔赫家族珍藏,流传有序。
常玉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艺术浪潮中一位无法被归类的大师。他的艺术最大魅力在于其“中西合璧”的纯粹性。他用毛笔般灵动飘逸的线条勾勒出西方语境下的裸女与静物,构图深受马蒂斯等现代派影响,极度简约,却蕴含着中国文人画“留白”与“写意”的哲学内核。
常玉
《格子裙女士》,1920-1930年代作
水墨 水彩 纸本,47 x 30.5厘米
估价:400,000 - 600,000港元
画面简约而概括的线条,形成了其独特的、充满诗性而略带哀愁的视觉符号。常玉以纯粹的艺术精神,使作品超越了技法本身,成为其个人灵魂的直白写照。如今,常玉被公认为中国现代主义绘画的先驱,其作品也正以跨越时空的现代感和深邃的东方情韵,持续地打动着全世界。
非常值得关注的一幅水彩速写《穿格纹裙的女士》,描绘了常玉在法国大茅屋观察学生生活的生动瞬间。
刘国松
《太阳图》,1971年作
彩墨 纸本,59.5 x 45厘米
估价:200,000 - 300,000港元
刘国松的艺术旅程本身就是一部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缩影。他早年系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后转入西画,最终在深厚的文化使命感驱动下,重返水墨领域,立志为其注入现代精神。
刘国松的艺术成就获得了全球性的认可。他不仅是首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个展的台湾艺术家,其作品更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全球70余家重要艺术机构收藏。
关良
《戏曲人物》
彩墨 纸本,24 x 33厘米
估价:150,000 - 240,000港元
关良是现代艺术史上著名的国画家、油画家及美术教育家。他从小跟着父亲看戏,在创作中亦以京剧人物见长,在过去文人画家回避戏剧人物的主题时,关良更是第一位全心钻研京剧人物精髓的画家。
关良的京剧人物特别重神韵、讲意境,作品用笔极简,质朴平易,极富笔趣,以夸张、变形的手法呈现稚拙的趣味,人物情态天真而幽默,此次日拍中亮相的《戏曲人物》便是其典范之作。
3
东南亚艺术代表人物
梅忠恕
《奉茶女孩》,1971年作
水粉 绢本 艺术家画框
作品:35 x 47.5厘米 画框:51.5 x 63厘米
估价:800,000 - 1,200,000港元
梅忠恕是二十世纪越南现代艺术史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先驱之一。作为首批在印度支那美术学院接受系统西方绘画训练的职业画家,他深谙油画技法,却最终选择回归东方传统的绢本与水粉创作。
《奉茶女孩》聚焦茶叙闲暇时刻,是梅忠恕艺术创作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主题,折射出对故土越南的文化回望。画面中,一名可爱少女正为两位成年女性斟茶,构成一幅亲密的生活图景。两位身着越南传统长袄的女性,既流露怀旧之情,更彰显优雅仪态。在越南传统中,奉茶行为蕴含尊崇与教养之意。
梅忠恕在此巧妙发挥绢本特性——通过精心绷绢、调配胶矾水层层敷染水性颜料,形成莹润细腻的画面效果:色彩仿佛悬浮于丝绢经纬之上,形体在柔和的晕染中渐次显现。这种处理方式实现了清晰与朦胧的交融:人物轮廓分明,其所处之境却被温柔地虚化,浸润在怀旧与诗意之中。
梅忠恕
《园中漫步》,1971年作
水粉 绢本 艺术家画框
作品:57.5 x 31厘米 画框 74.5 x 46厘米
估价:800,000 - 1,200,000
《园中漫步》则精彩展现了梅忠恕艺术中更具包容性的跨文化特质。画中母亲庄重立于中央,双手优雅轻抚两个孩子。其黑色长袄与孩童明亮衣着形成对比,而绢本上的水粉渲染仍保有优雅韵致。
孩子们以天真烂漫的形貌紧依母亲身旁。初看虽是东方家庭生活的写照,作品却隐隐呼应西方圣母、基督与施洗约翰的经典图式,令人联想起拉斐尔的杰作。梅忠恕以诗意手法重构这些影响,并赋予其自身文化传统的敏感特质。
黎谱
《大丽花》,1968年作
油彩 绢本,64 x 49厘米
估价:400,000 - 600,000港元
黎谱是二十世纪越南现代艺术史上与梅忠恕齐名的杰出代表,同样毕业于印度支那美术学院,并在巴黎国际艺术舞台取得了重要成就。他尤以描绘温柔娴静的越南女性和亲密温馨的家庭场景而闻名,将东方绢本绘画的细腻雅致与西方写实技巧的柔和光影完美结合,形成独具诗意的抒情风格。
在其创作中,黎谱不仅捕捉了日常生活的静谧美感,更通过人物姿态与神情的细腻刻画,传递出深沉的文化记忆与人文关怀,成为连接越南传统精神与现代艺术表达的重要桥梁。
拍卖详情
现代及当代艺术
香港晚间拍卖
9月27日19:00
香港日间拍卖
9月28日14:00
珍贵珠宝:香港
香港拍卖
9月30日14:00
香港九龙柯士甸道8号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大楼G/F
香港预展
9月22至30日11:00-19:00
富艺斯亚洲总部
香港九龙柯士甸道8号西九文化区管理局大楼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