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541 王琦 「精忠悬日月,正气壮山河」瓷板
一、清韵羽格——现当代瓷艺专场。
作为泓盛新板块“现当代瓷艺”的第一场专拍,泓盛秉承精益求精的征集品质和规范严谨的学术态度,力求创造一场今秋视觉盛宴。拍品汇集清末浅绛彩大家金品卿,“珠山八友”王琦、田鹤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张松茂、王恩怀、李进、李小聪,陶艺大家唐自强、周国祯,当代陶塑家朱乐耕之作,海派画家尉涧松、朱新龙等作品,兼以具有深厚实力的中青年陶瓷家的精品之作,来开拓南方地区“现当代瓷艺”板块的新视野。
“珠山八友”是近代以来中国艺术陶瓷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们创作的文人瓷画代表着从没落中重新大放异彩的景德镇陶瓷艺术水平的延续与革新。
Lot540 田鹤仙 粉彩梅花雀鸟纹瓶(一对)
此次拍场中,以“珠山八友”领衔的民国瓷画板块可谓精品迭出。(Lot541)王琦的人物瓷版画既继承了黄慎的写意画法,又运用了西洋画晕染技法,用笔老辣,顿挫有力,凸显其飘逸狂放之画风。(Lot540)田鹤仙粉彩对瓶,则以其擅长的“梅花弄影”技法,将一幅设色鲜丽的梅花雀鸟图展现在观者眼前,给人以满目留芳之美感。
Lot546 王步(传) 「大清乾隆年製」青花开光双耳尊
(Lot546)王步(传)“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开光双耳尊更为夺人眼目。王步(1898-1968),字仁元,号竹溪,江西丰城县人,被誉为“青花大王”,采用水墨画的技法和独创的“铁线描”笔法绘画青花,创造出具有“谵然无极、众美从之”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的现代青花写意作品,晚年所作青花瓷及中国画常署“陶青老人”。
建国以后,以景德镇为中心,全国各地又涌现出了众多制瓷名家,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张松茂、李进、李小聪等为代表的景德镇文人瓷将制瓷艺术一次次地推向新的高度。
Lot557 李小聪 粉彩「春、夏、秋、冬」瓷板一组 局部
Lot578 李进 「情趣」瓷板
李小聪粉彩“春、夏、秋、冬”瓷板(Lot557)与李进“情趣”瓷板(Lot578)都曾在国内拍卖市场现身,并已高价成交,如今又一次出现在泓盛的拍场中,足以显示两位艺术家在业界的口碑、地位与声望。
相较于传统艺术陶瓷探索的是一个单纯的价值目标,当代艺术陶瓷追求的则是个性的展现,客观地反映了艺术家们自觉的艺术行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在传统山水、人物、花鸟题材上,艺术家们灵活地运用了各种现代光影技法和釉彩渲染,使之产生浓郁的现代气息,集画意美、文学美、意境美与个性美于一体,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Lot607 俞军 柴烧窑变釉「树之灵」瓷瓶
俞军“树之灵”作品(Lot607),用刻刀刻画出树林的具象,再将高温色釉的流动抽象美基础上,加大具象美的表现力,充分利用材料对比、色彩对比、质地对比、视觉空间对比的效果,使作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Lot612 朱建安 「紫韵」瓷板
Lot599 尉涧松 高温颜色釉瓷板一组
朱建安“紫韵”瓷板(Lot612),作者以强烈的自我意识及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致,通过唯美的抒情笔触及色彩宣泄,从而以物传情、以情动人地表现出了作品下汩汩涌动的生命甘泉以及内心无法按耐的对生命的讴歌与礼赞。Lot599作品由海派画家尉涧松创作而成,涧松师从中国知名陶瓷壁画家郭力教授,研习高温窑变陶瓷壁画,是目前国内外极少数熟练掌握高温窑变瓷绘技术的专家之一。
今秋泓盛以中国陶瓷艺术发展为立足点,力求与各方共同建立起良性的现当代瓷艺市场,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辐射往世界的愿望贡献绵薄之力!
二、胜上春台——宫廷瓷器精品专场
泓盛2012秋拍隆重推出“胜上春台-宫廷瓷器精品专场”,场次悉心选取元明清官窑精品三十余件,其中官窑颜色釉瓷几近半数。
中国瓷业历时悠久,于其肇始便以单色青瓷展露颜面,之后再出白瓷,隋唐五代青白已分庭抗礼,宋代名窑迭出,官、哥、汝、定、钧无不求典雅纯净之单色美韵。直至元代,高温钴蓝釉的烧造成功推就青花瓷业异军突起;明清时期,彩瓷愈步入佳境,然而它们均未影响颜色釉瓷之渐进纯熟。或许可言,若以宋代颜色釉为顶峰的高古色釉瓷占尽“纯朴”,那么,元明清三代颜色釉,则因工匠对釉料配方、烧成条件及施釉技法的精进掌握与创新而更得“曼妙”。
Lot223 明洪武 外酱釉内蓝釉印花云龙纹大碗
专场封面作品(Lot223)明洪武 外酱釉内蓝釉印花云龙纹大碗引人注目,早年日本回流。墩式,敞口微撇,深弧腹,圈足略侈,足端稍厚,平削。底部露胎,砂质,底心旋纹明显。外酱釉内蓝釉二色装点。碗外酱釉色布深浅,腹周胎体光素,腹底以纤细线条划刻双勾莲瓣、莲瓣内变形如意云头纹,莲瓣轮廓一周,疏朗隐现于釉下。碗内蓝釉轻薄明朗,内壁模印五爪双龙同向驱逐,蛟龙劲角坚鳞,浮云周流之貌衬其威严神武。碗心弦圈围边,浅刻云纹装点:上下如意云头,中以S形云带勾连,云带外弧各作半如意云头,此般纹样观之恰似“风吹云走”,因而得名“风带如意云”。
目前所见同类者不过七件。分别为:英国大英博物馆藏「外酱釉内蓝釉高足杯」、「外酱釉内蓝釉云龙纹盘」;美国纳尔逊·阿特肯斯艺术博物馆藏「外酱釉内霁青暗花龙纹高足碗」;天物馆藏「明洪武 祭蓝云龙纹盘」;北京光华路五号美术馆藏「外酱釉里蓝釉印花云龙纹盘」;北京诚轩上拍于2010年11月22日「明洪武外酱釉内蓝釉印花云龙纹大碗」;云南典藏上拍于2009年7月12日「明洪武 蓝釉暗刻云龙纹盘」。
Lot229 清雍正 炉钧釉蒜头瓶
封底作品(Lot229)清雍正 炉钧釉蒜头瓶,海外回流。敛口,长颈,斜肩,鼓腹下垂,圈足,底部“雍正年制”四字二行暗刻篆书款。颈肩结合处凸起一弦,为整瓶造型增添变化,全身炉钧釉色,蓝绿、紫红色条交织垂流,仿如青山绿水之间渲染轮廓,自成风景,此类“炉钧釉蒜头瓶”传世极少,故颇为珍贵。
Lot228 清乾隆 豆青釉剔划香草龙纹鱼浅
Lot218 清雍正 柠檬黄釉葫芦形水盂
其他颜色釉类,清乾隆豆青釉剔划香草龙纹鱼浅(Lot228),海外回流。敞口,直腹,圈足,玉璧底中凹施釉,内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内外施豆青釉,腹壁剔划青草龙纹主题。如意云层叠布地,其上做青草龙纹四只同向驱逐,游身前赴伴以卷草疏绕。观之缜密纹饰显透于滢透釉层之下,粗犷形制点缀精悉纹理,大气风范。清乾隆霁红釉玉壶春瓶(Lot224),侈口,束颈,溜肩,圈足,底部“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此壶外体整施霁红釉,色调沉着光雅,厚实胎体,格调富丽。清乾隆柠檬黄釉铃铛杯(Lot216)与清雍正 柠檬黄釉葫芦形水盂(Lot218)等多件精品。
Lot231 清道光 青花云龙纹瓶
本次专场中青花与彩瓷类亦不乏精品。
清道光 青花云龙纹瓶(Lot231),侈口,直颈,斜肩,下腹内收,圈足,底部「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透明地清润,青花龙纹主题。口沿、足沿青花双弦一周,各比邻如意纹与海浪纹。余身青花五爪九龙各具姿态,丰体劲健,旋爪张扬,网鳞铠甲覆身,上天遁海,腾云驱珠,赫赫威严。配以卷云飞流,白浪起溅,九五之躯仿现眼前。此瓶胎质细腻,青花发色明丽,绘笔大气,五爪龙纹九条寓指「九五至尊」,十分难得。
清人赵汝珍说:「道光皇帝,夙以俭称,即位之初,首裁宫内脂粉费数百万两,对于瓷器亦力求俭抑,故亦无多精品,惟瓷器绘草虫,以此时为盛,其他无述者。」,可知此件之珍贵。
Lot221 清乾隆 仿哥釉双耳瓶
Lot212 清道光 黄绿地粉彩螭龙花卉纹双耳瓶
此外还有多件海外回流精品,品相完好,尤显珍贵,如清乾隆仿哥釉双耳瓶(Lot221),侈口,束颈,斜肩,鼓腹,圈足,底部“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此瓶乾隆仿哥窑制品,圈足施紫金釉作铁足状,形制端雅,开片精美。清道光 松石绿地矾红粉彩宝相花纹葫芦瓶(Lot208),直口,短颈,双腹圆鼓堆叠,圈足,底部「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金彩篆书款,圈足内壁与平底款周均施松石绿釉。清道光黄绿地粉彩螭龙花卉纹双耳瓶(Lot212)等。
此期泓盛“胜上春台-宫廷瓷器精品专场”,唯望与各位赏藏家携手纵身宫廷,品御窑之珍馐!
三、嘤鸣和秋——瓷器工艺品专场
2012秋拍泓盛隆重推出“嘤鸣和秋”瓷器工艺品专场,专场汇聚古玩珍物各类。渴望每一位赏藏者皆能在古代工艺品的领域内窥见古人鲜活的生命气息;赞叹古人精妙灵巧的双手;珍存古人千百年智慧的结晶。
Lot388 清 珊瑚圆雕多子寿星摆件
封面作品清 珊瑚圆雕多子寿星摆件(Lot388),珊瑚圆雕「多子寿星」主题。整作古树一株,虬枝四展,苍劲挺拔,寿星高额垂目,倚干而立,一手执曲杖,一手缕长须,身着长衫飘逸,衣褶随形曲摆。其足边,有小鹿温顺俯卧,童子嬉笑相对。树枝之上,桃实团松,童子攀爬嬉笑,葫芦高悬挂起,仙鹤飞蝠各样姿态。此摆件珊瑚质地缜密坚硬,形大而完整,呈色鲜红饱满,艳泽莹润,随形圆雕主题,形象生动,「福禄寿」意吉祥如意,观其雕工纯熟技法精湛,天然珍材配以精工巧琢,可谓难得,值得收藏。下配绿色石座。珊瑚颜色通常为白色、奶油色、粉红色至深红色,偶见蓝色与紫色。然而,追求纯正的审美先导直接决定着人们对于珊瑚质量的评价。白珊瑚以纯白最佳,瓷白次之,灰白再次;红珊瑚则以鲜红最佳,似「孩儿面」或「天使肌肤」的粉红色次之,暗红与粉色发白者价值较低。其次,好的珊瑚还要求大而完整,质地缜密坚硬,无瑕疵,若终能配以绝妙的艺术构思与精巧雕工,可谓完满。观本件拍品,即为如此。
Lot321 明 铜鎏金观音坐像
封底作品明 铜鎏金观音坐像(Lot321),尊像头戴花冠,挽髻于顶。观其圆面,五官挺立,纤眉垂睑,半跏趺坐于莲花座,一脚耷落踏莲,一手垂下施予愿印,另手膝上施结禅定印,双臂左右各出莲花。其身斜披璎珞,璎珞上饰精工纹理。身下,莲花座二层,上下沿边连珠细密,中莲花瓣两层饱满。整像面容端庄,造型优美,鎏金色彩温雅。底部装藏固封完好。
Lot426 清 白玉带皮「红霞晴雪」鼻烟壶一对
又有清 白玉带皮「红霞晴雪」鼻烟壶一对(Lot426),白玉质地,壶体一面微鼓,白如凝脂,一面平滑,带皮色,红如晚霞,红白相映,似红霞晴雪,独具意境。整观,相依成对,琢磨合璧,温润如絮。清代中叶有一批白玉鼻烟壶,仅留红褐色天然石皮为饰,本拍品即属一例。这类作品应是用同一块玉璞雕琢而成,可从石皮纹理推测出玉璞的形状。
Lot361 清乾隆 黄花梨「周芷岩」款竹石图笔筒
清乾隆 黄花梨「周芷岩」款竹石图笔筒(Lot361),直腹圆柱形,以黄花梨为之,木质甚坚,木色沉雅,纹理自然成态。整器壁面作一书一画布局,一侧以平坡式构图,阴刻技法剔刻奇石秀竹,竹叶随风摇曳,神形飘逸,石竹相依,古朴拙雅,布局清朗简明,刀法细腻稳健;另一侧题行书诗文:「莫讶疏狂不何时,清泉白石是心知,闲来爱倚西窗伴,笑听秋风搅竹枝」,后为「乾隆八年癸亥仲春,过就兰山房写此」,落款「芷道人」。整观,以木为纸,以刀代笔,笔意峻拔,刀法壮健,显刻画人技艺之精绝,用料、布局、雕刻一一道来此帧作品之优、妙、奇。上海博物馆亦藏有同款竹石图笔筒,为竹刻。《自珍集》中有言:「大凡竹木雕刻,与书画真迹只有一纸不同,倘从原迹勾摹两纸,由一手刻在两件之上,则两件价值相等,不存在原刻翻刻问题」。
此外,织品如清 蓝地织绣蟒纹吉服(Lot403),老窑如明早期 龙泉窑豆青釉划花盘(Lot295),漆器如明剔红荔枝纹盖盒(Lot387)等等。
Lot411 清 翡翠圆雕仕女摆件
Lot446 明 青白玉透雕花鸟纹带饰一套六件
五十余件玉器中,清 翡翠圆雕仕女摆件(Lot411),一女双脚互错,纤妍而立,头起盘髻,点缀花簪。面容饱满,刻划眉眼巧细,琢磨鼻梁高挺,双唇翕合,如樱桃小巧。其身着对襟衣裙,层迭有秩,衣褶随形。腰系饰带悄然垂落,肩搭璎珞起卷飘逸。仕女双臂弯曲,一手持折枝芍药,观其枝干曲劲,叶儿片片华发,四展舒落,花瓣层层重迭,肥厚雍容;仕女另手盈举,兰花势样更显指貌纤长巧细,只着花叶一角轻捏,柔美娇羞,动人心弦。翡翠质地较硬,成雕颇为不易,而观此立像,雕工精进,层次分明,整身刻划细腻,琢此女模样,足使晶萃淡雅之硬玉顿生滢透温存之生机。下配透雕枝叶纹木座,衬托华丽。明青白玉透雕花鸟纹带饰一套六件(Lot446),白玉透雕成型,形状不同,纹饰对称。方形两件,弧形两件,如意云形两件,依次排开。均作窄素沿边,内中透雕花鸟纹主题,花叶繁茂四发,雀鸟尖喙长羽,有立身回首,有张翅飞旋,姿态悠然各异。此带饰六件,青白玉质地清透,透雕工艺结合划刻线条细致装点,成其精美风貌。
其他小件如明以前 白玉圆雕狗摆件(Lot434),金 白玉透雕「春水秋山」炉顶(Lot438),清 玉圆雕「太平有象」摆件(Lot460),清 白玉圆雕泛舟摆件(Lot464),清 白玉带皮雕松竹梅纹镇纸(Lot476)等等,均玉质优良,雕工精美,值得把玩。
今秋,我们自比林中的鸟儿,于古代工艺之域嘤嘤啼鸣,但求有志同道合的友人闻得呼唤,源源不断地结伴应和,在飞往前方的路上共同啼唱出今秋的和乐欢畅!
【编辑:宋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