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爱丁堡艺术节“逾越2013中国绘画”上海巡展隆重开幕

来源:99艺术网上海站 作者:韩春阳 2013-11-15

左起:吴翦、刘国夫、赵野、梁铨、关晶晶、曾琼

2013年11月14日(99艺术网上海站 韩春阳)下午3点,爱丁堡艺术节“逾越2013中国绘画”上海巡展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新星星艺术节主办,珍妮特·麦肯锡博士、杨炼、赵野联合策展,参展艺术家有:梁铨、何工、刘国夫、杨黎明、吴翦、关晶晶等。

作为新绘画精神的代表性艺术家,展览中作品以独特的东方意象和抽象让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当代艺术的表现方式和绘画语言。

“逾越2013绘画中国”的促成,正是由珍妮特·麦肯锡博士、杨炼、赵野三位策展人从中国绘画的历程角度,做了深入的研究和采访并实地考察拜访艺术家工作室以及学术研讨所呈现的结果,早在两年前珍妮特·麦肯锡就开始构想“逾越”展览。在三位策展人不断的深入研究和探索新绘画精神同时,与六位具有中国代表性的艺术家通力合作和交流的情况下,才使得“逾越2013中国绘画”在爱丁堡艺术节的展出。

展览现场

新星星艺术节创始人曾琼认为,之所以将爱丁堡艺术节“逾越2013中国绘画”引入到上海做巡展是希望更多的人去认识和看到具有“新绘画精神”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在爱丁堡艺术节获得了好评。如果不将优秀的展览引入国内,无疑使人们失去了一次重新看待当代艺术的良机。同时,新星星艺术节也会引入更多好的展览,推动更多艺术活动。

赵野介绍说,国外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很关注,但是在他们的印象中,我们的艺术就是意识形态化的政治符号、波普(例如“毛波普”)。两年前,珍妮特·麦肯锡来到中国,走访了北京、南京、成都等地三十多个艺术家的工作室,看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另外一面。这次展览在爱丁堡引起了良好的反响,非常高兴回到国内做此次上海巡展。

梁铨在解读自己的作品时介绍说,此次作品的母题和启发都来自古代山水画作品,尤其从倪瓒的山水中找寻一种宁静致远的趣味,然后用现代手法表现出来。之所以参加爱丁堡艺术节,是因为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对当代的思考,而不是用人们传统印象中的方法去做,同时策展人也非常看重艺术家作品中诗性的流露。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而刘国夫认为,作品表现本身的目的性要从两个角度讨论,一是画面本身,从画面需要而言,另一个是借物传情。通常来说写实和抽象之间是意象,他认为自己则一直在意象和抽象之间的一个点,因为在刘国夫看来,过度抽象其实是丧失想象力。人们都认为抽象是没有边界的,这样反而会失去想象力。中国艺术最伟大之处就是在是与不是之间,它将人们带入到语境中来,如果是具像的画面是无法带入的,就像一个故事讲完了,失去了再阅读的层面,让人们需要用自身的人文背景去阅读它。没有个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所有的东西都是不成立的。

在中国当代艺术不断被认识和深入了解,开始不断摆脱意识形态和政治符号的笼罩,融合中国传统的艺术精髓,结合当下的人文思考再用个体艺术家自己的表现语言和风格所呈现的作品,吸引了更多国内外的机构和展览的关注与认可。“逾越2013中国绘画”正是这样将具有新绘画精神的中国艺术家呈现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上。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13年11月24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