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有妖气”:在凋敝的原创动漫市场吹起妖风

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2014-01-15

馒头日记

产业:艰难的动画之路

“你不要看现在广告不少,回头看第一集完全光秃秃的,片尾推广的都是‘有妖气’自己的漫画。”回忆起一开始的尝试,不董还很感慨。“找钱啊,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找钱,我们算是摸着石头过河,把国内外听说过的模式挨个尝试了个遍,什么众筹、点名,互联网里有的新鲜模式也都一个个去探索。”他还记得自己刚去找赞助商的时候,大多数企业都表示从来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尝试,对赞助动画片表示观望。

从漫画到动画,不仅仅是对《十万个冷笑话》的挑战,同时也是整个网站一起经历的一场试炼。漫画可以由作者一个人完成,到了动画阶段,则必须依靠团队作战。开始前,先要进行调查和研讨,首先进行可行性方面的考量,包括受众、市场以及制作成本与难度等。每个动画化的作品都会是一个独立的项目,会有专人推进制作。不仅仅要有人气,还要在这几个方面都能平衡好,才有机会被动画化。

由于步骤多,因此遇到的困难也会很多。最现实的困难就是资金从哪里来。动画,特别是高品质动画,投入很高,但回报渠道极其有限,因此每次投入都需要胆量。

然后就是谁来导演。尝试之初,整个团队面临人才荒,《喜羊羊》的成功让人看到低幼片简单好做又赚钱,国内几乎扎堆都在做低幼片,针对成人的漫画寥寥无几,有成熟能力的动画导演更是难找,几乎没有现成的。

不董说:“同时,制片、监制等岗位也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再接下来就是原画,素质好的非常少。画面刚刚差不多搞定了,音乐和配音也很成问题。这些都是国内长期缺乏作品,产业缺少支撑造成的,因此几乎每个环节都很困难。”

瓶颈:盈利是第一难题

没有人,让国产动漫特别是动画鲜有优秀作品问世,而作品少又直接导致市场的凋敝,从业人员流失。这样的恶性循环曾经死死卡国产动漫的咽喉,让市场一再萎缩。

目前国产动漫、特别是test发展的瓶颈和最大的困难在哪里?不董的答案是:“在如何盈利这块,要制片与出品很简单,也有不少人愿意投资,但如何盈利始终困扰着中国大多数动漫企业。只要动画企业靠品质、靠内容可以盈利了,那么后面的路也就自然通畅了。”

寻找到一条可以赚到钱的顺畅道路,是诸多动漫从业者们正在进行的努力。《十万个冷笑话》算是赚到钱了,从第一集到第十二集,开头结尾的贴片广告一点点多起来,苏宁易购、网易新闻客户端、手机游戏,甚至周杰伦的电影都成为植入广告。“慢慢累积出来好口碑,就有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为此,公司还特意组织了专门的商务销售人员。”

2013年底新推出的《馒头日记》,则更加成熟,从草根平台起步,到运营配套,这部纯国产的治愈系动漫走的是先走红再商业的道路,同时也是“有妖气”网站上众多漫画走的路线。也希望这样一条网络反哺现实的道路,能让更多的国产动漫画家脱颖而出,打造更多优秀的动漫作品。

 

【编辑:霍春常】

相关新闻